宋朝民间佩香风俗 宋徽宗赐名 太监引领流行

   2020-05-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古籍点校是非常烦难的工作,多种因素都能造成失误。障碍之一是,古人笔下的很多细节属于既往生活中曾经存在的现象,早已随着风俗的变迁而消失,在今天的人眼里,这些细节仅仅是些空洞的字眼,于是难免在理解上发生误差。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一段涉及北宋末

古籍点校是非常烦难的工作,多种因素都能造成失误。障碍之一是,古人笔下的很多细节属于既往生活中曾经存在的现象,早已随着风俗的变迁而消失,在今天的人眼里,这些细节仅仅是些空洞的字眼,于是难免在理解上发生误差。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一段涉及北宋末年“时尚”现象的记述,近年整理出版时,就曾被错点成:“政和、宣和间,织文及缬帛,有遍地桃冠,有并桃香,有佩香曲,有赛儿……”实际上,宋时文献中并没有“并桃香”这样一种香品名称,相反,倒是有一类颇流行的合香制品称为“佩香”。

生活于两宋之交的蔡绦于《铁围山丛谈》中即谈到,政和四年,“时于奉宸中得龙涎香二,琉璃缶、玻璃母二大篚……香则多分赐大臣、近侍……每以一豆大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于是太上大奇之,命籍被赐者,随数多寡,复收取以归中禁,因号曰‘古龙涎’,为贵也。诸大珰争取一饼,可直百缗,金玉穴而以青丝贯之,佩于颈,时于衣领间摩挱以相示。坐此遂作‘佩香’焉。今佩香,盖因古龙涎始也”。

按其说法,在宋徽宗时,由大太监们兴起了佩带异国名香的时尚,具体方法是把小块的珍贵香料截成小饼状,在当中穿孔——孔洞的边缘还镶上金或玉框——孔内串上蓝丝绳,挂在脖子上。他们还喜欢把所配的小香饼从衣领当中掏出来,用手摩挲着,彼此互相炫耀。这种带有穿孔、以绦子吊挂在身上的香料制品就叫“佩香”。在太监们引领下,带佩香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做法。

《铁围山丛谈》中说,“今佩香,盖因古龙涎始也”,而在《陈氏香谱》中,恰恰有一条“古龙涎香”的制造方子,是将沉香、檀香、丁香等多种香料研成细末,调入苏合油、皂子白之后“浓煎成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环之类”。这一合香方与《铁围山丛谈》的记载互相印证,为宋代一种时尚风气的产生提供了解释:宋徽宗的时候,在内库中发现了前朝留下的珍贵异国香料。这种香料一旦焚炷起来,香气异常迷人,被宋徽宗命名为“古龙涎”。太监们流行把这种“古龙涎”佩在胸前,结果带动了民间带佩香的风气。同时,社会上还兴起了对所谓“古龙涎”的仿制,因而,民间大量使用的“古龙涎”,其实是宋人自己利用各种贵重香料调配而成的一种合香制品。

由此可见,“佩香”是宋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个词汇,专指带穿孔、吊挂在身上的人工合成小香饼。据《铁围山丛谈》的介绍,如此的香品出现于北宋政和年间。《老学庵笔记》涉及“佩香”的论述恰恰是指斥“政和、宣和”间的“服妖”现象,所以原文当为“香有佩香”——这个时期的香品中出现了佩香。并且,该书卷一提到:“徽宗南幸还京,服栗玉并桃冠……”可知北宋末年有一种头冠名为“并桃”。因此,《老学庵笔记》之文义应理解为:“织文及缬帛有遍地桃,冠有并桃,香有佩香,曲有赛儿。”

佩香虽属微末细节,但却也证明,如果留心古人留下的丰富文献资料,一些看似空洞的名物词称并非不可以形成有效的解读。

 
标签: 太监 宋朝 宋徽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的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
  • 太监是哪个朝代产生的?
    太监是先秦时期朝代才有的。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06-24
  •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1、赵无极是麒麟教教主,他擅长使用邪术,拥有一身无敌的邪门功夫和邪术,办事手段干净利落,为了接近皇帝企图威胁皇帝交出江山,故意接近王爷僧格林参,助其消灭朝廷叛逆,让其带回皇宫接近皇帝,意图找到机会杀死皇帝,最惧怕降龙十八掌,最终死于苏灿的降
  •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1、明朝有太监。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2、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死于1433年。10岁时,马叁保
  •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1、明朝的太监权力为何那么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并设立内阁和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文武百官。而在其他朝代,丞相能够把控权力,也就没有太监什么事啦。2、明朝根据历朝历代得出的教训是所有篡权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把君
  •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的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1、竖刁。2、周朝开始有了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应该是无名无姓。第一个有名姓留传下来的宦官不是赵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的竖刁。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1、历史上的第一个太监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一个仆人竖刁,竖刁本来不是太监,只不过当时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就自己自宫,以表示对于齐桓公的忠心。2、竖刁本来只是一介平民,但是他为了得到齐国大王重用,就专门把自己阉割,跑去献媚齐桓公。此时的齐桓公也
  • 古代太监和宫女同居的悲惨代价 竟要剥皮
    《甄嬛传》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看,一部经典的古装剧,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对食恋”很实在,往往发展到“对食婚”,从恋爱走向神圣的婚姻殿堂,他们的婚姻也有浪漫气息。紫
    12-31
  • 史上最牛的太监 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