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用人 有用则用 无用则废

   2020-05-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冲动,这完全是冲动。等到尚可喜反了,他才惊奇地发现,就自己这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打个兔子什么的倒还凑合,至于说造反那事,门儿都没有。他已经做好了被剁的准备。天无绝人之路,一丝希望的曙光,出现在了尚可喜的面前。在皇太极他爹时代,对明朝人,只用

冲动,这完全是冲动。等到尚可喜反了,他才惊奇地发现,就自己这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打个兔子什么的倒还凑合,至于说造反那事,门儿都没有。他已经做好了被剁的准备。

天无绝人之路,一丝希望的曙光,出现在了尚可喜的面前。

在皇太极他爹时代,对明朝人,只用一个字来对付:杀!原因很简单,就是万历朝名将李成梁,不小心把努尔哈赤的爹与爷爷都剁了,他心里感觉很不爽,想报仇。然而,他儿子皇太极却不这样看,毕竟年代久远,皇太极没有经历那灭门惨案,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怨恨。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皇太极是个厉害的主儿。相传此人七八岁,就能管理他爹的整个家族,因为他爹整日在外打仗,而家里无人能管,而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居然能管一家子。

看来,管理这学问,有时候是与生俱来的。

除此之外,皇太极还是聪明的主儿。满族人的文化水平是很差,一百个人,九十九点九九个是文盲,他们只会打个兔子,采点儿蘑菇啥地,而皇太极,在满族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自从额尔德尼创立了满族文字,皇太极就虚心学习,成了第一批脱盲的对象。与此同时,皇太极还有一个让满族人惊讶的能力,他居然能读懂《三国演义》,这真是太有才了!

《三国演义》这玩意在当时的汉族是闲书,下三滥的人读的,街上说个书啥的,不是《金瓶梅》,就是《三国演义》,然而,这书在文盲众多的满族,却是一部深奥得不能再深的书。

没文化的人是可怕的,有文化的人,是更加可怕的。

在皇太极接管他爹的王朝以后,用了一极损的招对付明朝,凡是来降的明朝将领,不仅不杀,而且还赏,赏银子,赏官做。因为明朝将领大多没文化,当兵混饭吃,在哪混不一样。

所以,投降皇太极的明朝将领很多。但是真正能堪当大任的,只有几个,在尚可喜到来之前,另两位厉害的主,已经投降约一个多月了,这两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孔有德与耿仲明。

由于此二位都属于熟人型的,关于他们的事,就不再啰唆。天聪七年十月,尚可喜带着他那破破烂烂的家当,投奔了皇太极,随后,一个颇有战斗力的汉军战斗群汉军八旗形成。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位猛人,加上后来山海关投奔的吴三桂,替清朝当局打下了半壁河山。他们四位,从山海关打到西安,从西安打到南京,然后接到一个雷人的命令。

诸位王爷打仗辛苦,摄政王颇受感动,为不使各位更加操劳,你们回辽东休养吧!

虽然四位都是粗人,但是,四人却都能明白,摄政王的意思:江山都快打完了,至于江南,你们这些汉人去打,总有些让人不放心,所以诸位请回去养老,剩下的交给满洲八旗打。

四位无可奈何地回到了辽东,回到了这一片蓝天黑土,回到了这片荒凉,一个直觉告诉他们,他们可能在这里颐养天年,甚至很有可能最后被满族人干掉,他们实在是不甘心啊。

他们这样的考虑,应该来说是有根据的。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个传了几千年的历史定律,总是不停地被演绎。

然而,他们命好!

满洲八旗兵虽然在北方很能打,但是,他们在南方却很糗。因为满洲人大多是骑兵,南方沟壑纵横,骑兵发挥不了攻击力,加之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就更谈不上战斗力了。

多尔衮试过多次,想借用满洲八旗的力量平定江南以及云贵,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战事越来越坏,在失望之余,他想到了被他扔在了辽东关外的四个人,你们四位都回来吧。

这就是投降者的命运,要的时候必须马上到,不要的时候必须立刻滚。

然而,这四位此时无暇思考什么尊严,带着他们的全部家当,出发了,他们知道,如果自己不打好,就证明自己没有实力,没实力就是无用的,必须拼命一搏,否则只能坐以待毙。

为了生存,入关四位更猛。孔有德带领耿仲明、尚可喜,从中部南下,占领湖南。但是,耿仲明因为部下犯法而惧怕,自己抹了脖子。这就是投降者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得战战兢兢。

没办法,满洲人不愿意去,皇帝总不能亲自上阵吧!思来想去,尽管觉得那几位打下这片土地的主儿并不是什么善茬,然而还是非用这几位不可,反正,先用着呗。

 
标签: 皇太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极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吗 皇太极是不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
    皇太极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吗 皇太极是不是
    1、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第二位皇帝,也可以说是清朝的实际开创者,之所以这样说呢,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不少人熟悉的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二是皇太极不只是单纯的改国号为大清那么简单,他在位17年,使后金(大清)从统治松散的汗国过渡成为
  • 皇太极总共有多少个女儿?分别都嫁给谁了
    皇太极总共有14个女儿: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四
    12-29 皇太极
  • 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顺治六岁继位之谜
    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六岁继位之谜: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嗣”,在他逝世之时,围绕新一任皇位的争夺便开始了。争夺这个位置的主角主要是两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一场蓄谋已久的斗争即将展开。我们先看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揭秘皇太极贵为天子为何会娶俩个寡妇
    按照史籍纪录,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职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而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攀亲说起。首先,让
  • 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有讲究 为啥没满族味?
    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味都没有,这
  • 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 海兰珠死后葬入昭陵吗?
    皇太极与海兰珠。清朝的皇帝都很痴情,其中最出名的当属皇太极和顺治帝。顺治的痴情表现在,他最爱的妃子董鄂氏死后,顺治看破红尘出家了;而皇太极在宸妃海兰珠去世之后,失魂落魄差点马上随之而去。那么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又是葬在了哪里呢?宸妃,博
    12-25 皇太极
  •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皇太极的真正死因
    皇太极是怎么死的:皇太极,生卒于公元1592年—1643年,出生于辽宁新宾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介绍一下皇太极是怎么死的。
  • 皇太极为其抑郁而终 恩宠就连孝庄也无法比拟
    爱好历史的都知道,清代帝王多情,野史记录更是层出不穷,引人入胜。开门见山,小编先来介绍下人物,爱新觉罗氏·皇太极,大清帝国的缔造者,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八大贝勒中的老四,又称四贝勒。他就是多尔衮的哥哥、顺治的父亲、康熙的祖父。天命十一年
  • 清朝国号 皇太极称帝 改国号为大清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清代;亦称为大清国、清国。因为统治者是满族也有满清这一称呼。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