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杨妃得宠 血统最高贵 命运最坎坷

   2020-09-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世民后宫中的这位杨妃虽然是隋唐之类的电视剧的常客,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实际上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

李世民后宫中的这位杨妃虽然是隋唐之类的电视剧的常客,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实际上只有7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在长安的公主了。也由此可知杨妃的生母身份较低,且并不得宠,只是一名普通后宫。

说起出身,在唐太宗身边,真的没有人比她更高贵的了。身为隋炀帝的女儿,身为李唐皇室的皇妃,身为太宗表妹,可是她的一生,却让人无法羡慕,因为从小,她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人。

在史书上,对于杨妃的出身记载就是七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和“蔺相如,赵人也。”这样的介绍没啥区别。堂堂隋朝公主,生母是谁,排行第几(据说第二),有啥封号,都没有任何介绍。隋炀帝登基后去了洛阳,对于还是公主的杨妃,也许是不记得,也许是真没空给她个封号,或许因为她的母亲真的拿不出手,但无论怎么样,关于她的身世,除了公主的身份外,真的不会知道太多。

有朋友会说,杨广女儿不多,对这个,他总是记得的。真的有奇迹的话,也不会在杨妃这里。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但是在长安的日子是少之又少,他人生的很多时候就是在巡幸路上,或者准备在巡幸的路上,重要的人肯定得带在身边,一直跟着他的就有南阳公主,父亲真的不待见她。

她进入唐后宫的真正时间也没有记载,不过,她生下李恪是武德二年,按正常来讲,应该是在早一年进宫的。或者这样说吧,唐高祖一登基,杨妃就进了李世民的后宫。这里面当然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说李渊对表弟李广的亲情?没有。唐名义上还是禅让得来的,虽然这禅让说起来让人觉得好笑,但表兄弟的女儿,好歹也是个公主,怎么着也得给个好点的人家高点的地位配着。公主做正妻应该是可以,可是李渊没给太子李建成做太子妃,得,如果说是前朝公主不待见就罢了,给秦王李世民也成,问题是给老二也不是当正妃,而是当个妾室,这是什么样的重视,如果历史不出意外,她就只能是个亲王的妾。

她在李唐皇室是没有地位可言的。有人又要说了,都当皇妃了,还不重视?公元618年3月杨广被逼自杀,李渊5月称帝……李恪619年出生。父亲死去,女儿怀孕,啥意思,大家都懂得。亡国公主,沦为后宫,就只能如此。

有人会说她是正一品妃,很了不得。但是贞观四夫人贵淑德贤,韦贵妃,燕德妃,郑贤妃,另一位杨贵妃是生了十三皇子李福的那个主,不过同姓,有她什么事吗?怎么算都象死后追封。

杨妃生了两个儿子,武德二年生吴王李恪,武德八年后生蜀王李愔,武德年间的皇子皇孙们都是一岁时册封。武德八年李世民的儿子中只有李祐受封。

她的两个儿子都似乎很受宠,托电视剧的福,而且吴王似乎还是说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是李恪的待遇真心让人觉得差。

李恪最迟是贞观七年去的封地,与他同岁的李泰不但没去,而且还差点住在武德殿,虽然最后被魏征给搞黄了,但可见唐太宗心里的地位。李恪离开时,唐太宗说:“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本来是有父子之情的,但是国家面前,一律作不得数。但是转身后,李泰必须离开时,唐太宗就不答应了。李恪与李治当然是没得比。

当然唐太宗还是做了了慈父的样子,他在贞观十二年写给李恪的《诫吴王恪书》里就说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在封地上老实点,别惹事,为了让你不骄奢,珍玩这些东西就不给你了。不给就不给吧,偏偏面对李泰与李承乾时,就“赐泰物万段”,李承乾可以直接去府库拿,没有限制。这就是区别!

看唐太宗在征高句丽前给李治《两度帖》,里面什么“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有没有点妒嫉?同人不同命啊,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好歹也是个王,但是此王彼王相差太大。李恪与李泰同年受封,李恪受益州都督,封地8州,李泰扬州大都督兼越州大都督,封地22州。这个更看清楚了哟。后来,李恪因为马踩了庄稼,降级,后来因为和奶妈的儿子赌博,罢官削户,以后再没翻身,至于他的胞弟是被唐太宗斥为“不如禽兽铁石”。啥情况?李承乾谋逆,唐太宗还说是朕之爱子,被贬后不到四年又被挥回来重新晋封濮王。

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皇子都是都督,只有李恪与李李愔两人是刺史;别的皇子都是实封800户,唯独李恪与李愔一个被削户600一个被削户400,这就是区别啊

虽然有所谓的唐太宗想立吴恪为太子事件,但是那更象心血来潮的冲动,因为立了李治后,觉得他不成熟,想换储而已。事实上不是他多么喜欢这个儿子,而是他所有的儿子中,除了李恪外,要不就是年纪太小,要不就是夺嫡被贬。还有的就是完全烂泥扶不上墙的,也就李恪稍像样一点。但是早干嘛去了?立太子都半年了,才来想这出?啥意思?正史中不过一笔带过的事,可见李恪过得多憋气。

李恪最终没有被立为太子,原因自然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流着前朝皇室的血,更多的恐怕是他与他母亲杨妃都不得宠的原因吧?

 
标签: 争宠 杨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后宫入选秀女争宠上位的那些非常手段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开始的一幕就是清朝皇室大选秀女,许多八旗出身的名门闺秀进入了选秀的行列。经过层层筛选,17岁的女儿甄嬛与沈眉庄、安陵容3人被皇帝看中而一起入选进宫。3人进宫后由于家世和门第的不同,以及其父官职地位的不同而被册封的封号和位
  • 女皇武则天争宠 用残刑除掉后宫两大劲敌
    母亲听到这话,不由止住哭泣,吃惊地望着女儿,她隐隐感到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比自己想的要更多、更远。这个被迎入宫的女孩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的美貌确曾吸引过唐太宗,唐太宗甚至给她赐号武媚。但是她很快就被冷落在一边,在长达十四年的后宫生活中,成了一个默
  • 唐朝史上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
  • 揭秘古代皇帝后妃龙床争宠四大独门秘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妩媚动人、无人可敌的名句。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寿王的爱妃,她姿色超群,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唐明皇为得到他儿子的爱妃,选召进宫面授机宜,命她暂时
    12-24 争宠后妃
  • 杨玉环到底有多得宠?揭秘杨玉环的奢侈人生
    古代朝廷养一个妃子需要多少代价?根据《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白那首《清平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来。为杨贵妃缝制衣裳就需要有七百人的一个大工厂。当然,为杨贵妃雕刻
  • 清朝后宫别以为除了争宠就是侍寝 门道深着呢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千古一帝”,可是他有件事情是为后人所诟病的,那就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拖泥带水,交代不清,导致了康熙晚年各个阿哥各自为阵,形成了所谓的“九王夺嫡”的局面。不过也难为康熙爷了,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个皇上,还是上
    12-21 清朝争宠
  • 美艳武则天贴身服侍唐太宗多年为何未得宠爱
    史书、戏文、小说、野史等作者总在渲染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关系。大家皆怀有各自的目的,尽情描绘,乱编一通,无非让文章染上桃色,或欲把武氏比诸妲已、褒姒,如《讨武曌檄》中骂她“秽乱春宫”。而有的作者则站在女子尊严的立场上,与传统针锋相对,认为武则天
  • 古代侍寝 嫔妃争宠大展万种风情讨皇上欢心
    侍寝,指帝王的嫔妃进御。是一件关系到帝王后嗣血脉的事情。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妃子侍寝。侍寝的人员包括已封的妃嫔、宫女、面首。特殊情况下会有官员上献的女子,赠送的女子。在清朝,皇帝会用到“翻牌子”的方法决定侍寝的嫔妃。侍寝的嫔妃多数是被太
    12-19 争宠嫔妃
  •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何会与史湘云争宠
    话说在薛宝钗生日宴会上,戏曲散场之际,贾母因怜爱一小丑和小旦而把他俩叫到跟前,又是问候,又是赏赐。这时候,爱热闹,爱玩笑的王熙凤,或许是看出了贾母的某些心意,于是连忙开口指着那小旦笑道:“这孩子扮相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王熙凤一语
  • 为何红楼梦中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
    在红楼梦中,作为嫡长孙的贾兰为何不受宠。贾兰是贾政的嫡亲长孙,按道理讲,这应该是掌上明珠级别的待遇,可以纵观整个红楼梦,看到的全是贾宝玉如何受宠,如何讨大家喜欢,而贾兰就像贾府的小宠物一样,一年也没听谁提起过几次?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