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也复仇 孔子为何要诋毁卫灵公?

   2020-11-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孔子被尊为一代圣人,圣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应该是品德高尚、大度宽容。但是孔子却曾经诋毁过卫灵公,究竟因为何事使得一代圣人做出如此举动,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孔子曾对人说卫灵公是无道昏君,康子听到后反问他:“既然如此,卫国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

孔子被尊为一代圣人,圣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应该是品德高尚、大度宽容。但是孔子却曾经诋毁过卫灵公,究竟因为何事使得一代圣人做出如此举动,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孔子曾对人说卫灵公是无道昏君,康子听到后反问他:“既然如此,卫国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王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这个回答已不攻自破,能是用贤臣就不是无道昏君,无道昏君必然不能使用贤臣。(对话见之于《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翻译成现代文则是:孔子谈论起卫灵公种种倒行逆施及昏聩无能,康子问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败亡?”孔子解释说:“卫国有仲叔圉负责外交,祝鮀负责祭祀。王孙贾掌控军队,因为这个,怎么会败亡!

卫灵公是不是无道昏君,看一下试试就能清楚。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姓姬名元。生于公元前540年,卒于公元前493年,他的功绩有几点。

一,平定四家贵族势力的联合叛乱。第一次,据《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年,因灵公之兄絷轻慢卫国左司寇齐豹,得罪了北宫喜、褚师圃,遂与齐豹、公子朝联手叛乱。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卫灵公还在平寿,得知叛乱发生后返都,但时局已失控,灵公只得带少数人逃至死鸟(地名,离濮不远),不久北宫喜家宰攻杀齐豹,灵公当晚赶回国都与北宫氏盟约,首先稳住这一支力量。第二天又跟”国人“盟誓,迅速稳定了局势,然后开始追究责任,褚师圃、公子朝看到大势已去,只好逃亡到晋国。

卫灵公杀了叛乱根源之一的宣姜,彻底稳定了卫国局势。北宫氏因”平乱“之功,势力已日渐壮大,几乎已不能控制。卫灵公与齐景公密谋,先派北宫结出使齐国,让齐景公找理由把北宫结抓起来并出兵侵卫。卫灵公把齐国入侵的责任归咎北宫结,趁机削弱北宫氏势力,然后和齐景公盟约让其退兵,既解决了北宫氏尾大不掉的威胁,又不使大臣心生疑心,同时加强了与齐国联盟关系,可谓是一石三鸟。

二,能接受批评建议。鲁国伐晋时,没有向卫国借道竟直接通过,返回时依然如此。卫灵公派兵追击,经公叔文子劝阻,卫灵公遂将追兵召回。

卫灵公在冬天大兴土木开凿水池,大臣宛春以天寒地冻,百姓难耐严寒加以劝阻。卫灵公亲自查看后下令停工。另有大臣说:您不知天寒而下令凿池,如今因宛春劝阻而作罢,必然是德归宛春,怨归于您。卫灵公说:”不然。宛春只是鲁国一个普通人,是我任用他成为大夫,过去大家不知道宛春,今天我让他们都知道好了。宛春有善举,我则有用他的善举,宛春的善举,不也是我的善举吗?“

三,威望崇高。卫国是小国,但在卫灵公时日渐强盛。公元前501年,为支援齐国,卫灵公率五百乘兵车欲过中牟,当时晋国有兵车千乘在那里防卫,卫灵公豪情地说:前进!卫国兵车是中牟兵车的一半,我抵他们的另一半,加起来正好匹敌!

晋国本想乘机教训卫国,况且在力量对比、主客之势上,对卫国都很不利。二十年前因未遂政变从卫国逃亡在中牟的褚师圃却说:”卫国的兵力虽少,但卫灵公在,他是不可战胜的,还不如去攻打齐国的军队。“中牟果然放弃卫军攻打齐军,可见灵公当年的威望。

据《孔子家语》载:鲁哀公曾问孔子:”现在的国君谁最贤?“孔子回答说:”最贤的我还没见过,似乎只有卫灵公能勉强算上。“哀公又问:”听说灵公闺门之内无别(指南子参政),你怎么说他是贤君?“孔子答道:”我说的是他在朝廷的行事,不是指家里的事情。“哀公再问:”他在朝廷上行事如何?“孔子讲了卫灵公选贤任能的几件事,由此可见孔子对卫灵公评价。

孔子在鲁国不得志,开始跑官要官的”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第一站就到了卫国在那里住了四年,不惜走后门拜见南子,为的是谋一官半职。大概卫灵公知道孔子想获得一个虚名,为其敞开招贤之路,给他每年六万斛粟米的俸禄,却不任用。这是孔子诋毁卫灵公实质所在,由此可见人非完人。

我们通常把圣人想得太过于完美,但是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孔子也不例外,所以才有了孔子诋毁卫灵公一事。

 
标签: 孔子 卫灵公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1、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前551~前479),名孔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又是中华文化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2、孔子主张世人以“德治教化”、“礼乐”、“仁义”为哲学思想。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并影响了
  •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1、“素王”是孔子的众多称呼中的一个,有“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说法。 2、在先秦文献中,“素王”本指远古帝王,还用以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第一次将孔子与“素王”联系起来的是西汉的刘安。他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孔子虽然
  •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原因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
    1、因为孔子首开儒家私人讲学的学风,垂范后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有意无意都会附会为孔子的门生,奉孔子的学说,自认为是儒学正宗,所以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集其大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
  •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
    1、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1、老子与孔子,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他所开创的道论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教育理论至今仍有巨大的实践意义——他们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 文
  •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1、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开创了私人
  • 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什么?
    衍圣公府即为孔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它是孔子嫡长孙来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其职责为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02-23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能忍吗?孔子的祖先竟被人夺了娇妻
    孔父嘉,孔子六世祖。子姓,名嘉,字孔父。有点拗口呀,反正,他们那个时代,姓啊氏啊名啊字啊,规矩多多,如今咱这一般人,难以听懂,今日也不去追究。因想说的,是一段爱恨情仇杀人弑君之事。此事《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载。不过《左传》里,写得比较简略
    12-29 孔子
  • 巧施妙计登君位 孔子眼中最伟大霸王横空出世
    在郑庄公“昙花一霸”之后,九五之尊的周王室开始歇菜了,不但歇菜,更没诸侯拿他当盘菜。之后的多年,是各路诸侯相互争雄的时代。霸王是人人都想当的,麻烦是大家相互找的,周天子是没人拿着当盘菜的,大抵就是这期间的主要特征了。但第一个当上霸主的,却是
    12-29 孔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