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 隋朝北伐高句丽的真正原因

   2020-03-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灭掉高句丽,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当时最强大的突厥帝国,这是一个庞大的不亚于匈奴的国家,基本上北方国家都是其盟友,想要搞掉突厥,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先搞掉其周边的小国,而高句丽号称有50万中国人,所以,即使高句丽求和派出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灭掉高句丽,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当时最强大的突厥帝国,这是一个庞大的不亚于匈奴的国家,基本上北方国家都是其盟友,想要搞掉突厥,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先搞掉其周边的小国,而高句丽号称有50万中国人,所以,即使高句丽求和派出使者隋炀帝也没有停战,继续执行武力解决高句丽震慑北方国家的战略。今天我们来说一下隋朝北伐高句丽的真正原因。

其实隋炀帝要灭掉高句丽,是因为当时最强大的突厥帝国,这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但想要灭掉突厥,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先杀鸡给猴看,而高句丽号称有50万中国人,所以,即使高句丽求和派出使者隋炀帝也没有停战,继续执行武力解决高句丽震慑北方国家的战略

但是从战略上来看是正确的事情,在当时的经济和技术上却变成了最大的错误

当时水稻主产地是河南和江浙,连河北的北边一带都无法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所有的物资都需要用运河从中原运到辽东地区,路途遥远,路上的消耗就高达80%。

所以隋炀帝犯了急功近利的大忌,在如此不利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他急于求成要求出兵3年即解决高句丽,其中路上就需要约一年半,也就是一年半之内就击破高句丽,为了一战灭掉高句丽采取了重锤砸核桃的做法,出兵50万,最远的军队要从浙江杭州开拔达到辽东已经是一个春秋了。

隋炀帝三次攻击高句丽,第一次就给予高句丽重创导致高句丽国内经济一落千丈,但隋炀帝认为需要彻底消灭之,于是发动第二次东征,第二次高句丽采取诱敌深入重点设防的办法,而隋炀帝亲征为了面子又拒绝从海路发动突袭一定要从陆路突破防线,结果打成胶着状态,最后严冬降临全军后撤的过程中溃散,战场上战死大约几千人,而溃散时竟然损失了20多万人。。

第三次东征时,国内已经发生叛乱,但隋炀帝非要灭掉高句丽然后回师讨平叛乱,这样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不稳定的后方,最后100万人征高句丽,只有大约几万人抵达辽东地区,随后国内全面叛乱,隋炀帝退保扬州,100万征夫全部溃散,一部分抵达辽东地区的军队被隔绝在偏远地区自立为王,小说里罗家将就是这个原型演绎而来

纵观整个隋炀帝的决策,决策本身非常睿智,战略层面的部署非常的正确,但是在战术层面和局部问题的态度上过于追求皇帝的面子追求胜利大于害怕失败,急于求成好大喜功

本来大运河只挖到洛阳,没什么问题,中间也有不少河道可以利用,但是为了征高句丽临时决定将大运河一直挖到黄河北方,又为了东征临时修造北京的临时总指挥部沿途还令居民义务劳动只付出来运输的费用而没有考虑回程的费用导致民间苦不堪言,此时的隋炀帝只有靠战场上取得胜利才能稳定局面但战场上又考虑自己的面子强攻猛打遭到失败

隋炀帝仅仅是为了征高句丽这样的小国就导致国家灭亡自身败死,说明再高明的策略也需要按照客观实际去施行,任何事情都不能从计划到过程到结果都按自身的主观想法去进行,假如隋炀帝有一半的事情不考虑自己的面子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出决定,那么至少隋朝不会灭亡

而且唐朝就是走的隋朝的路子,但是唐朝将隋朝的战略路线的时间节点拉长进行,屡次只出兵3万人发动局部战争不停地骚扰削弱高句丽的国力,最终,高句丽被新罗灭掉,而突厥内部也发生变动,唐朝成功地灭掉了隋朝一直都没有灭掉的这两个国家,但是因为隋朝的挫败致使中国浪费了50年的时间才灭掉高句丽,所以间接的导致吐蕃顺利地崛起,成为与唐朝,阿拉伯帝国并列世界前三的强大国家。

从隋朝以后中国再没有朝代和帝王做事情急功近利甚至有点消极怠工,也再没有朝代和帝王因为攻打一个小国而导致国家灭亡,隋炀帝的故事就是传说中的王炸+4个二+飞机+带翅膀+顺子,但是仅仅因为太骄傲轻敌而最终输掉赌注的最经典的战例。

 
标签: 隋朝 高句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