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著名军事家乐毅如何报强齐伐燕之仇?

   2020-04-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乐毅是现今河北灵寿西北人,祖先是魏国的开国君主手下的猛将乐洋。因为乐毅年少时就机智敏捷过人,常常与众人讨论研究兵法,所以在他成年后就有人将他举荐给了赵国,后来赵国爆发了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赵雍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这时的乐毅才离开赵国来到了魏

乐毅是现今河北灵寿西北人,祖先是魏国的开国君主手下的猛将乐洋。因为乐毅年少时就机智敏捷过人,常常与众人讨论研究兵法,所以在他成年后就有人将他举荐给了赵国,后来赵国爆发了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赵雍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这时的乐毅才离开赵国来到了魏国为官!他在赵魏两国期间并未有任何大的作为。直到后来乐毅奉魏昭王之命出使燕国他才算真正在战国历史上崭露头角,而这个也是他拉开了报强齐伐燕之仇的历史帷幕!

公元前318年,燕国相邦子之发动内乱继承了燕王哙的王位,因为子之的执政燕国大乱,此时十分强大的齐国趁机攻打燕国,燕王哙因此被杀,所以后来登基为王的燕昭襄王对齐国恨之入骨,而且把杀父破国的血海深仇铭记于心。但是连番内外战乱,已经让原本不是强国的燕国更加的衰弱,于是燕昭襄王为了招揽天下名士,纡尊降贵礼贤下士。而乐毅作为魏国使臣到达燕国的时候,燕昭襄王也用了十分高级的宾客礼仪招待,乐毅受到了在魏国没有得到的最高尊重,虽然乐毅谦让推辞,但是燕昭襄王的诚意让他十分感动,所以便加入了燕国,燕昭襄王当即任命他为亚卿。

乐毅到了燕国之后,全力帮助燕昭襄王进行了燕国军队和国内政权的调整,而这个过程足足用了28之久,燕国的情况也得以好转,并开始逐渐强盛起来。而当时的齐国却因为君主齐湣王不体恤百姓,税收战事不断,让齐国子民怨声载道。燕昭襄王认为伐齐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目前燕国的兵力和齐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乐毅向燕昭襄王提出了“与天下共图之”,应当联合赵国、楚国和魏国等共同进行伐齐的战略,很快得到了认同!于是乐毅先领命去和赵惠文王结成友国联盟,同时也派人前去楚国和魏国进行游说!后来赵惠文王还派人前去利诱秦国也加入了伐齐的队伍。因为这个时候列国都受到了齐国的压迫和羞辱,所以很快就和燕国达成了伐齐的协议!

乐毅完成了游说列国共同伐齐的任务完成之后,燕昭襄王几乎是出动了全国的兵力,并任命乐毅为这次战役的大将军,而赵惠文王也把相国大印交给了他。乐毅自然也成为了这次发动列国伐齐的最高将领,当时五国军队兵马都听其调遣。齐湣王见如此阵仗,也亲自挂帅上阵,带领了齐国的主力兵马前去迎战。

两军在现今的山东省济南附近正面冲击,乐毅带着五国兵马奋力厮杀,齐湣王很快就败下阵来,只能带着残余部队马不停蹄的逃向齐国的都城临淄,后来乐毅马上凑请让燕国兵马乘胜追击,直捣齐国都城临淄。但是却遭到了官员的反对,而乐毅则坚持到:“齐军目前的精锐部队已经被杀,齐国内部一定纷乱,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

后来燕昭襄王同意乐毅带领燕国兵马独立灭齐。齐湣王见乐毅追来,怕回临淄孤城难守,便调转方向逃到了莒邑一带的城城池严防死守起来,乐毅见齐湣王已经上当,就故意亲自带着兵马每天子他死守的城池周围晃悠,但是背地里的主力部队已经攻去了临淄,还把齐国的国库王都中的奇珍异宝和城内的宗庙祭祀的值钱器物全部都收入囊中,很快就运回了燕国。燕昭襄王见到如此多的战利品十分高兴,亲自前去乐毅的军营慰劳士兵将领,还把昌国此封给了乐毅,并将他封为“昌国君”。

 
标签: 军事家 乐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著名军事家蒙哥汗亲征南宋时南路军由谁率领
    蒙哥汗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蒙哥汗一生战绩颇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亲征南宋。史料记载蒙哥汗在攻打南宋时所耗费得时间和物资都是很多的,但蒙哥汗一直没放弃攻打南宋,甚至同时兵分几路进攻南宋。那么,蒙哥汗亲征南宋时南路军由谁率领呢?史料记
  • 三国军事家打分曹操第一诸葛亮第二
    今年是三国时代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从荆州入蜀的1800周年。为弘扬三国文化和纪念刘备入蜀1800周年,8月15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主办的纪念刘备入蜀1800周年暨全国第十八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开幕。包括日韩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蓉城,他
  • 五国联合攻秦跟军事家公孙衍有什么关系
    公孙衍是魏国的阴晋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厉害的军事家,他和张仪是政治对手。公孙衍曾经历仕过秦国和魏国、韩国。他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是诸国合纵一起抗击秦国。因为秦国的咄咄逼人,采用强劲的东进政策,
  •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
  • 战国军事家公孙衍是怎么死的
    公孙衍简介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败了。公孙衍画像商鞅死后,公孙
  • 军事家蒙恬居然发明了这些东西
    古代许多军事家往往容易发明出新的作战策略或者行军工具等,这和古代行兵打战各种条件匮乏有关。秦始皇时代,行军作战讲究的效率和速度和现代相比都是非常落后的,两国对战,除了有彼此的细作,古代的烽火狼烟等外就没有更便捷的工具了。相传那个时候还没有发
  • 杜预简介 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生平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官曹魏尚书郎、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
  • 三国天才军事家邓艾为何结局那么惨?
    邓艾(约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
  • 战史: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指的是谁?
    “三个半军事家”指的是哪三个半?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在日本人当中盛传中国有三个半军事家:曾任北洋政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黎元洪总统府顾问、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部总参谋长,时任蒋介石特使、国民政府
    12-08 军事家
  • 揭秘三国将星如云 但称得上军事家的仅此九人
    作为被广泛关注的时代,东汉末到三国结束的近百年里确实给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战将,但能被冠以军事家头衔的其实不多,我罗列了一下,不会超过九个人。至于具体的标准,基本以对当时及后世多造成的影响为主。1.曹操:曹操一生都在征战,胜多负少,不仅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