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西域战略 第一笔“丝路基金”

   2020-03-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这是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用今天的流行用语,就是“姑娘,约吗?”如果只是邻家男女打情骂俏,倒也罢了。问题在于,它除了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是一封两千年前的情书。

用今天的流行用语,就是“姑娘,约吗?”如果只是邻家男女打情骂俏,倒也罢了。问题在于,它除了是一封情书,还是一封国书。

写它的人,姓挛鞮,名冒顿。收它的人,姓吕,名雉。

这封“情书”的背后,关系到两个帝国的战和兴衰。

C形包围圈

在冒顿写这封信之前,刘邦去世了。汉朝被托付给他的妻子。吕雉这年46岁,新寡。她无法忍受匈奴王的亵渎和轻慢,她要斩使者,发兵北向,击之!樊哙在一旁请命:愿带10万铁骑,横行匈奴中!季布连忙喝止:当年高祖亲率汉军32万,被匈奴困在白登,你樊哙作为上将军,尚不能救,今安敢妄言以10万横行!

吕雉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一个女人的隐忍。在那一刻她是伟大的。回信里这样写:国宝给你,且先放过我们这初建的国家吧。然而我国本无罪,你若想踏塞而来,也得掂量下自己的斤两。这回信不卑不亢。后人皆称汉朝为“强汉”,殊不知在匈奴帝国的强压下,也必须学会韬光养晦。

权力与实力成正比。国与国之间,向来是丛林法则。今日是,他年也是。冒顿有资本羞辱汉朝的皇太后。此时的匈奴帝国,已经占有东至大兴安岭,西至葱岭,南至长城,北至贝加尔湖的广阔领土,“控弦之士30万,诸引弓之民俱为一体”。这意味着所有草原部落都将为匈奴提供兵源与赋税。根据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法则,匈奴人已足以和中原王朝大兵团抗衡。

从地缘角度看,匈奴还给汉朝布下了一个“C形包围圈”。这个包围圈共有两层。内层是河西与漠南:河西地(今甘肃境内黄河以西)驻有匈奴右部的修屠王、浑邪王,可以直接威胁汉朝陇西;漠南地则以河套平原为核心,驻有白羊王、楼烦王,威胁汉朝的代郡(今河北蔚县)、雁门(今山西代县)、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上郡(今陕西榆林市)等。尤其是河南地,距离长安只有不到500公里,匈奴骑兵跑快点儿,两天就到了。

外层是河湟与漠北。河湟在青海东部,驻牧有大量羌人部落,通过河西走廊,与塞外的匈奴联合行动;漠北则是匈奴王庭所在地,单于在此遥制诸部。

匈奴除对汉保持军事压力外,还积极培养第五纵队,与赵、吴、楚等藩王暗通。幸而七国之乱很快平定,否则带路党交相呼应,北骑直入,汉地江山不保。

对于初生的汉朝来说,和亲,纳贡,赏赐,也许是唯一的办法。然而,韬光养晦之外,强汉的力量在积蓄。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汉朝的反击即将到来!只不过匈奴居无定所,汉与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即便取胜,或能伤其四肢,却不能断其根本,茫茫草原,苍苍大漠,几百万平方公里,如何犁庭扫穴?

上天给了汉朝君臣一个机会。

汉武帝从匈奴降卒口中得知,匈奴袭破了一个名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将他们国王头颅制成了饮器。大月氏国恨家仇,希望与他国结盟,共击匈奴。要通使大月氏,必须取道匈奴,一路凶险,说不定就交代在路上了。朝廷发布了招募令,一个叫张骞的郎官应聘。

张骞是汉中人,此地南接巴蜀,北望关中,属于通衢,这开阔了张骞眼界。而擅长武艺与骑射,也是作为郎官的必备条件。张骞的使团有100多人,从陇西出发,踏上了漫漫西行之路。这里的使团,除汉使的随员、将吏之外,可能还有民间企业家——富贵险中求,只有高额的利润才能驱使人走上绝域。队伍里既有汉廷的赐物,也有商人的货品。

史书上记载,张骞一行不久就被匈奴兵抓住了,还被带到王庭,单于亲自质问他:大月氏在匈奴西北,汉使想作甚?假使我派人出使南越,要经过汉地,你汉朝愿意么?张骞被困在匈奴十几年,娶妻生子,但力保汉节不失。随着看管日益松懈,张骞和部分随员逃出了匈奴,西行数十日,来到了一个国家。这是大月氏吗?不是。这里叫大宛,张骞向大宛王阐述了汉廷的意图,并描绘了汉朝的富庶,希望与之通好,大宛方面便向导指引张骞一行,经康居到达大月氏。

此时的大月氏已经占据了中亚国家大夏的领土,肥沃安逸,已无复仇之志。张骞呆了一年,遂经南山(昆仑山)回国,途径青海羌人地区时,又被匈奴捉住,乘单于新死,国内大乱之际,才与匈奴妻子、向导甘父回到长安。出发时的100多人,只剩下张骞与甘父两人了。

张骞与中国第一笔“丝路基金”

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1.“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这么多中亚国家,需要翻译。张骞身边只有甘父是匈奴人,可做通译。这说明,匈奴语可能是中国北方,乃至中亚的通用语。匈奴既把持着草原丝绸之路,也把持着沙漠丝绸之路。狭义的西域——天山南北,是匈奴粮秣、兵源、赋税的来源。而广义的西域——葱岭以西大国,如奄蔡、条支、安息、大秦,则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市场,既买进中国的丝绸,也卖出香料、珍玩。匈奴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取高额利润。

2.“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张骞推测身毒与中国西南部有商路通行。这说明,贸易路线的开辟,远远早于国家外交的开凿。无论西南商道、沙漠商道还是草原商道,都是很早就存在的。

3.匈奴击月氏,乌孙击月氏,月氏击大夏,掀起了亚洲大规模民族迁移的序幕。大夏本是亚历山大东征后,希腊化国家之一。目前月氏占有其地,意味着希腊文明在中亚的消退,操东伊朗语的诸民族重新崛起,为从汉末到唐朝,粟特人把持丝绸之路商道打下了基础。

一切都茅塞顿开了!打通西域,由汉朝来接管丝绸之路,打断匈奴的经济命脉;再施以持续的军事打击,减少匈奴的有生力量。就这么做!

汉朝君臣的执行力极强,这一点值得当下政府和企业学习。

公元前121年——张骞回国后的第5年,只有19岁的“95后”将军霍去病,发动河西会战,将匈奴势力逐出河西走廊,彻底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通道。

公元前119年——河西会战两年后,汉廷又发动了漠北会战,卫青和霍去病双璧同耀,一出定襄,一出代,击破单于本部,杀匈奴士卒10万以上,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同时,武帝设盐铁官,算缗钱,筹集军费。从此以后,漠南无王庭。笔者多年来一直认为,漠南、河西、漠北三场会战,是汉匈之争的主要转折点。但目前看来,也许只是为了争一个时间差——给我几年时间,我要完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伟业!

是的,就在这一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从长安到葱岭,已无匈奴威胁,一路通畅。张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国。”这大概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丝路基金”了。张骞既是“丝路基金”的支配者,也是汉朝西域政策的前方指挥官。史载张骞的性格是:“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这里面包含两个信息,一是要宽厚,二是要强悍。

 
标签: 汉武帝 西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1、刘秀不是汉武帝,刘秀是汉光武帝,东汉的开创者。2、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3、西
  •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哪些建议?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达到思想的统一。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02-27
  • 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 将西汉王朝推向顶峰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第七位皇帝,他的原名叫刘彻。自他登基后,先在朝中设立制度。而后对外开始扩充国家领土。他为西汉开创了最繁盛的时期,成为在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有如此高的造就呢?汉武帝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
  • 汉朝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与汉武帝的求仙动机
    :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太史公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经营西域无疑有“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目的,也有“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的军事用意,通西域的这些动机已成史家定
  • 东方朔 一位写自荐书向汉武帝要官的奇人!
    智圣东方朔焔故事:汉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史记?滑稽列传》中这样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
  • 汉朝名臣汲黯:敢当面数落汉武帝 假传圣旨赈灾
    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於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事功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
  • 英明的汉武帝为何因一个女人牺牲了十万士兵?
    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拥有雄才大略,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好皇帝,并且班固在《汉书》中也称赞与他,但是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牺牲了十万士兵的
    12-29 汉武帝
  •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 一场毫无必要的战争!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惨“胜”,最终导致领土变属国!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不过期年,半岛便全部纳入燕国版图。后来,秦亡燕,尽收其地,朝鲜半岛无可争议地成为大秦王朝的一部
    12-29 汉武帝
  • 开疆拓土功绩卓著 汉武帝的中国心
    汉武帝的功绩世人有目共睹,但其晚年的暴戾也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他晚年的暴戾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残杀儿女妻妾,眼都不眨一下。但是,作为一位代表中原文化的皇帝,汉武大帝刘彻的中国心值得赞赏和褒奖,正是他改变了几百年来靠修长城抵御外侮的历
    12-29 汉武帝
  • 大汉贤后卫子夫简介 历史上的卫子夫与汉武帝
    卫子夫简介,卫子夫一代绝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简介卫子夫其实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卫子夫简介(?-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