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梦鹦鹉折翼 狄仁杰解梦造唐

   2020-12-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图谋篡位的野心家基本上都是男性,唯有武则天是例外。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篡唐自立为武周皇帝,除了靠自身的美貌和才智外,还有赖一次次难得的机遇。纵观武则天一生,从唐太宗到唐高宗、王皇后、萧淑妃,几乎所有与她相关的重要人物都有意无意地为她登

中国历史上图谋篡位的野心家基本上都是男性,唯有武则天是例外。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篡唐自立为武周皇帝,除了靠自身的美貌和才智外,还有赖一次次难得的机遇。纵观武则天一生,从唐太宗到唐高宗、王皇后、萧淑妃,几乎所有与她相关的重要人物都有意无意地为她登上权力顶峰铺设台阶,难怪李淳风对唐太宗说,“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是不可违抗的“天意”。

民间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李世民想杀尽所有“疑似者”

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封建帝王对天象无不十分关注,连号称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白金星屡次在白天出现,唐朝的天文官太史经过占卜,认为这是“女主昌”的预兆。与此同时,民间又流传一本叫《秘记》的谶纬书,上面写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对此,唐太宗深感不安,对带有“武”字的人名、地名、官名都特别留。

当时,负责守卫皇宫玄武门的是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李君羡。一次,唐太宗在宫中宴请高级武官,行酒令时叫众武官自报小名,轮到李君羡时,他说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唐太宗顿觉愕然,当着众人的面他不能表露对李君羡的猜疑,便笑道:“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因为李君羡的官职和封邑都有“武”字,唐太宗对李君羡很不喜欢。不久,就把他调离京城,出任华州刺史。李君羡赴任后,和当地一个自称能很多天不吃不喝、懂得佛法的平民员道信过从甚密,常屏人密语。御史劾奏李君羡与妖人来往,图谋不轨,唐太宗马上下令诛杀李君羡,除掉心头大患。

杀了李君羡后,唐太宗并没有因此而高枕无忧,“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传言仍困扰着他。《资治通鉴》记载:“上(唐太宗)密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对曰:‘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居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上曰:‘疑似者尽杀之,何如?’对曰:‘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上乃止。”

《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是非常严谨的历史学家,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不会在书中采用唐太宗和李淳风的这段对话。李淳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他对三十年后武则天篡唐已有十分准确的预测,还成功地阻止了李世民滥杀无辜,真可谓料事如神、功德无量,至于这段记载是否属实,还有待历史学家进行深入的考证。

王皇后与萧淑妃后宫争宠

武则天重回宫中渔翁得利

众所周知,唐太宗在世时武则天已在后宫。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是唐都督武士彟的女儿。武则天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四。大哥武元庆、二哥武元爽均为武士彟原配相里氏所生,大姐、自己和妹妹均为武士彟续配妻子杨夫人所生。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曾经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但唐太宗的太子李治却对她一见钟情,念念不忘。

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同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次年,立妃王氏为王后。

本来,武则天当尼姑后已没有机会再入宫廷了,但李治后宫的一场斗争,使武则天又有机会“重见天日”。当时王皇后无子,李治宠爱萧淑妃,王皇后十分嫉妒,和萧淑妃明争暗斗。在唐太宗忌日那一天,李治到感业寺上香,偶然遇到了日思夜想的武媚娘,相见时,两人相对哭泣,难舍难分。王皇后知道这件事后,想出了一个制约萧淑妃的办法,她“阴令武氏长发,劝上内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这正是李治求之不得的,他满心欢喜地把武则天接回后宫。

武则天在唐太宗的后宫中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对服侍皇帝和皇后驾轻就熟,加上她天性“巧慧,多权数”,刚入李治后宫时,“卑辞屈体”服侍王皇后,王皇后自然对她十分喜爱,经常在李治面前称赞她。没过多久,武则天被升为昭仪,成为李治最宠爱的人。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被冷落。王皇后没想到“前门驱狼,后门进虎”,又与萧淑妃站在同一阵线,两人轮流在李治面前说武则天的坏话,但李治只当耳边风,他只相信武则天一人。

亲手掐死女儿陷害皇后

涉猎文史参与处理政务

随着地位的变化,武则天的欲望不断升级,产生了当皇后的念头。

王皇后虽然失宠,但李治并没有想废掉她。心狠手辣的武则天便设局陷害她。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王皇后把婴孩抱在怀里,爱不释手,在王皇后出去时,武则天亲手把女儿掐死,然后用被子盖住。这时李治刚好来到,武则天装作很高兴地让李治看看女儿,她揭开被子,结果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断了气的婴儿,武则天扑上去失声痛哭。李治问左右:“刚才谁来过?”左右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大怒,喊道:“后杀吾女!”王皇后虽知武昭仪陷害自己,但无以自明。这件事发生后,李治下决心废掉王皇后。

尽管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唐高宗还是在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将王皇后和萧淑妃贬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随后武则天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死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临死前骂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它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武则天有点心虚,便下令宫中不准养猫。接着,她又经常梦见王皇后和萧淑妃披头散发、满身是血的样子。武则天移居蓬莱宫后,还是经常梦见她们,武则天只好长住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武则天对那些反对李治立自己为皇后的人恨之入骨,她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等大臣,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起用了许敬宗、李义府等亲信掌管朝政。

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患风疾,目不能视,开始让武后处理部分政务,武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此后,唐高宗经常把政务交给武后处理,武后的权力几乎和皇帝一样。

利用佛经大造舆论

武则天的权力欲永无止境,她要把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史书称武则天得志之后,“专作威福,上(李治)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麟德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和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上官仪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唐高宗便命令上官仪起草废掉武后的诏书。左右见状,“奔告于后”,武后迅速来到李治面前“自诉”,当时诏书还在李治手里,还没发出去。李治一见武后便泄了气,他怕武后怨恨自己,就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他这样说上官仪可遭了殃,当年十二月,上官仪和两个儿子都被武后以谋逆的罪名处死。

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临朝处理政事,武后也在后面垂帘听政。“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后为皇太后。所有政事均由皇太后决定,中宗毫无权力。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太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太后临朝称制。同年九月,李敬业、魏思温、骆宾王等人在扬州聚集十万人马,发动了一场针对武则天的叛乱,武则天派三十万大军迅速平定了叛乱。因顾命大臣裴炎等人劝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武则天在平定叛乱期间诛杀了裴炎等人,把朝中的反对派清除出局。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假惺惺地下诏复政于皇帝,李旦知道太后并非诚心,“奉表固让”,太后再次临朝称制。同年三月起,武则天开始奖励告密,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极力打击反对派,诛杀李唐宗室子孙。与此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明堂,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写《大云经》四卷,称武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武则天在佛经中找到自己称帝的依据,下制把《大云经》颁于天下。同年九月,武则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就这样,武则天以67岁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为立太子左右为难

武则天称帝后,一直没立太子。她把原来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立为皇嗣,但皇嗣的身份却不是太子。武则天又立侄子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承嗣尤其受武则天器重,官至宰相。按照中国古代“家天下”的传统,皇权都是在一家一姓中传递的。这种继承方式让武则天感到左右为难,如果把皇位传给儿子,虽然是一家人,但却不同姓;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虽是同姓,却不是一家人。

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想当太子,多次找人劝说武则天:“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拥护李唐的大臣李昭德说:“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最受武则天器重的大臣狄仁杰也说:“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两种意见针锋相对,武则天仍然犹豫未决。

一天,武则天做了一个梦,醒来后,她找狄仁杰来,对他说:“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狄仁杰回答说:“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武则天觉得狄仁杰的解释很有道理,“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最终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

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之后,武则天已无什么后顾之忧,开始耽于享乐。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因自己年老体衰不能上朝亲理朝政,便让二张当助手,张易之、张宗昌趁机插手朝政,势倾朝野。宰相魏元忠不畏权势,对张氏兄弟毫不客气,武则天想提拔张易之的弟弟张昌期为雍州长史,魏元忠极力阻止,因此张氏兄弟与魏元忠势同水火。张氏兄弟担心武则天驾崩后被魏元忠诛杀,便在武则天面前说魏元忠的坏话,贬魏元忠为高要尉。

张氏兄弟还与其他大臣结怨,引起了政局的动荡,甚至使武则天和儿子的关系也紧张起来,在危急之际,大臣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李多祚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终年82岁,遗制说:“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标签: 武则天 狄仁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武则天是什么朝代的 武则天的简介
    1、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 2、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曌”(zhao,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
  •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武则天在哪个朝代
    1、武则天属于唐代人,但是武则天创立的武周朝,后又将皇位还于李唐。且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国家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所以也被纳入了正史之中。武则天称帝,史称“武后革命”,这里的“革命”不是革命的本意,革是动词,命是朝代,所以,革
  •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武则天是如何当上皇帝
    1、武则天是通过废立皇帝、把持朝政一步步当上皇帝的。2、自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作为新帝生母的武后被尊为皇太后。因为与中宗不合,武太后不久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3、此后武太后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幽皇
  •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的原因
    为什么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武则天会留下无字碑
    1、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
  •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
    1、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 2、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唐朝人,都生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武则天出生于杨贵妃之前,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后的第14年杨贵妃才出生。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
  •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吗 武则天历史上有没有
    1、历史上真的有女皇武则天。 2、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
  •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武则天周朝皇帝列表 武则天为什么叫周朝皇帝呢
    1、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她参政到辅政的从属地位,实现她亲自称帝治国的政治目的。其主要原因有两条:为显姓氏,掌根本。据史书记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首曰武,遂以为氏”。武则天也以周氏后裔自居。唐显庆初年,高宗曾封
  • 李治与武媚娘不伦恋情 李治与武媚娘相差几岁
    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
  • 武则天墓上有几个字?一代女皇武则天墓之谜
    千古功过任人评——武则天无字碑之谜: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登上帝位之后,武则天一方面消灭异己,一方面励精图治。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倒也安定,而民间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有很多。
  • 揭秘武则天最满意的接班人是谁?武则天立嗣之谜
    武则天当朝期间,一直为接班人问题而头疼。一方面,她作为篡位者,一直将自己的儿子视为政敌,杀死了两个,贬谪了一个;另一方面,对武承嗣、武三思,武则天也是心有忌讳的。这两位侄子的父亲被她流放于偏远地带,二人均忧虑而死——长期的两难抉择武则天建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