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如此痴迷“红楼梦”?

   2020-04-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文学巨著《红楼梦》成书不久之后,即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直至今日仍旧是人们眼中不可多得的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之一,在我国整个文学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这本书不仅给予了人们许多精神上的财富,还让很多“红学家”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真正从书里

文学巨著《红楼梦》成书不久之后,即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直至今日仍旧是人们眼中不可多得的值得细细品读的好书之一,在我国整个文学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这本书不仅给予了人们许多精神上的财富,还让很多“红学家”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真正从书里面找到了黄金屋,而从派别上说,他们主要分为三派,分别是:考证派、索隐派,以及小说评论派。有的研究其有关思想,有的则研究其有关艺术,甚至连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都逃不过他们的“魔爪”,能够因为他的真实籍贯而争执个不停。

从大方面来说,有的人研究书中各大家族兴盛和衰败的历史,有的人在研究里面出现的经典诗词,有的连大观园都不放过,也要拿出来研究研究,另外还有医学、饮食学、服饰学、礼仪学、器物学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不怕你没东西研究,就怕你不愿意研究,而且关键是无论你研究什么,总有人出来拆你的台,因此而吸引住大众的眼球。

然而不只有当代的学者们对研究这本书研究的如痴如醉,甚至从它刚问世的时候,就得到了皇族和民间的追捧,著名贪官和在看完这部巨著的时候,专门呈给当朝皇帝赏读,皇帝读罢后即说道:这书中记载的正是康熙时期,大学士明珠的家事,从此之后,人们便知道了此部书的出处从何而来,书中的主要人物宝玉,自然就是这位大学士的儿子纳兰性德。

明珠学识渊博,因为称赞康熙帝的丰功伟业而受到赏识,成了皇上面前的红人,生活自然是过得体面的很,家里金银珠宝堆积成山,宅院规模巨大,一副富贵奢华的大家族气象。不仅如此,后来的纳兰性德,所创诗词都比较伤感,而这也与宝玉的后期境况相仿,更是与原著中的一些词曲几近相同,这也是证据之一。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这部书已经成为了研究文学所必须要提到的一部文学作品,甚至当时的很多学士都将能够通读这本书、研究这本书看做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将其与经书划分到了同一档次。而且不仅是民间在研究这部巨著,在以慈禧为代表的皇宫内,更是对其痴迷有加,太后本人每在处理完每天的事务之后,就会拿起这本书捧读,到了关键的地方还会披阅一二。直到今天,我们都能够在她所居住的长春宫里,依旧能够看到其中有彩绘的,与这本书有关的场景,不仅如此,她还让朝廷中的翰林等学士抄录这本书,并命令戏班时常在紫禁城中表演相关曲目供她解闷。

太后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四大名著被她读了个遍,而像是《封神榜》等书籍也曾被她阅读过。清朝的文人就曾在书中提到过,关于太后喜爱阅读小说,尤其是红楼梦的一些相关情况:称其对这本书极其痴迷,甚至于每页上都会留有朱笔批语,读小说能读到这种份上,可见其对此书有多么喜爱。

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有位陈姓商人,在琉璃厂开了间书店,为了躲避战乱,他只好撇下家产去往外地避难,而当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书店早已经被洗劫一空,让他着实是心痛不已。后来他在去乡下的时候,遇到一个朋友,这人称打仗的时候,有人扔了两大箱子的书,在他家的院子里,碰巧陈姓商人懂行,就像问问他,看能不能够卖点银子花花。

陈姓商人不由得有些好奇,连忙翻看起那些书来,发现这些书居然全都是手写的,字体是那精致的小楷,而且每页都有抄写人留名,尽皆是清朝时期的状元郎,他顿时明白,这东西是皇家的,在平民手里算是违禁品,这要是给朝廷知道,那可是杀头的死罪,因此赶紧先带着这些书回到了他自己的家里,并将这些书小心的收藏起来,不敢拿出来示众。

一共用了半年时间,陈姓商人自己才偷偷的看完,发现书上每一页都会有太后亲笔写下的批语,因此才知道原来太后也是个小说迷,同时他也知道这套书的价值绝对非常高昂,足以弥补他在战争中随时的那些财产。果然,后来在同行书商的帮忙下,他将这套书以巨资,卖给了外国一驻华使馆中的一位秘书,之前损失掉的,连本带利都返了回来。

 
标签: 太后 红楼梦 慈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