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刘备三顾茅庐 还是诸葛亮耐不住寂寞?

   2020-02-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见?《三国演义》里是绘声绘色啊——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失了耐性,只想把这不识相的家伙绑了来。刘备慌忙阻止,再次造访,终于见到了这个被称为卧龙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从此如鱼得水,比起从前投了一个又一个主公来

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见?《三国演义》里是绘声绘色啊——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失了耐性,只想把这不识相的家伙绑了来。刘备慌忙阻止,再次造访,终于见到了这个被称为卧龙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从此如鱼得水,比起从前投了一个又一个主公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类……

不得不说,罗贯中确实是个写小说的高手。然此处,他还是依了《三国志》的,“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诸葛亮在上给刘禅的《出师表》中亦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两相对照,三顾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然在陈寿于西晋写《三国志》之前,即有魏人鱼豢著《魏略》。南朝宋裴松之著解《三国志》便引用了很多《魏略》的史料。在此书中,诸葛亮与刘备相见,可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里面写到,当时曹操初定北方,诸葛亮又知道刘表太过于优柔寡断,不懂军事,非成大器之人。于是去见刘备。刘备之前又不认识他,又觉得他太年轻,应该没多少料,于是对他不冷不热,跟普通士子没啥区别。当时的宴会,人不少,大家都散了,独独诸葛亮不走。编草鞋出身的刘备,喜欢织牛尾巴,当下正织着呢,诸葛亮凑过去,说将军应该是有大志的人,怎么能编这东西呢?刘备听这话,才觉得这家伙不一般,于是……后面大家就知道了,从此相识相知相伴一生……

差不多同时代的人,却有不同的记载,到底,是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耐不住寂寞主动求进?其实已说不清了。因为,《三国志》是正史,但《魏略》却比他成书更早。史料价值,可谓不相上下。且三顾之说,既有《三国志》所载,又有诸葛亮的自白,可谓证据确凿,更胜一筹。

到底信谁呢?咱还是信《三国志》了,《魏略》毕竟是魏人所写,他那般记叙,既消解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又嘲笑了诸葛亮卧龙不卧。很可能,有着小小私心的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顾茅庐指的是谁 三顾茅庐说的是谁
    三顾茅庐指的是谁 三顾茅庐说的是谁
    1、“三顾茅庐”的人是刘备。“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三顾茅庐”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刘备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当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刘备三次到茅庐之中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是栩栩如生,同时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和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是惟
  • 揭《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描写详细的原因
    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三国
  • 三国领袖奇异选人方式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孙中山先生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是呀,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有了人才,一个国家就有希望。只要发现人才,一些领袖往往争先恐后的去争取,让这些人为自己效力。三国霸主在选择人才的方式上各有千秋。下面看看这些人的做法:其一,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
  • 趣闻 三顾茅庐竟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刘备第
  • 三国密史 为何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并不是曹操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
  •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并为此而大力招揽人才,因此真正有才之人不用君主将他放置“囊中”,也能够脱颖而出。诸葛亮跟随刘备时已经二十七岁,按理说那个时代也不算年龄太小了
  • 三顾茅庐 诸葛亮玩“三顾”给他带来哪些利益?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商自诩,其实,他们身在山林,心在朝阙,待机而出,作帝王师。就说那个诸葛亮吧,他生于东汉末年,本是个躬耕南阳的平民百姓,可他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他的真心话吗?他不甘心躬耕,
  • 诸葛亮曾三顾茅庐请哪位高人出山而不得?
    刘巴(?-公元222年),今湖南衡阳人,少便知名。207年,曹操征伐荆州时,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其命前往长沙等地,招降刘表残部。谁料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北归,劝降告吹,不过刘巴仍打算回去复命。此时诸葛亮在衡阳催缴税赋,他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他当时很了解​诸葛亮​吗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往汝南(袁绍的本郡)一带活动,以扰乱曹操的后方。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进击刘备,备逃到荆州,刘表令备屯驻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从这时起,备在荆州居住达十年之久。荆州靠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