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死因同治帝惨死于梅毒病下?

   2020-08-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同治帝,清朝入关第八位皇帝,在史记载或当代影视片中一直是个不得志的少年天子,同治帝英年早逝,其短暂的一生存留着无数的遗憾。清史上同治帝惨死于梅毒病下是真的吗?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一直沉浸于酒色,而荒废朝政的咸丰帝最终驾崩于承德避

同治帝,清朝入关第八位皇帝,在史记载或当代影视片中一直是个不得志的少年天子,同治帝英年早逝,其短暂的一生存留着无数的遗憾。清史上同治帝惨死于梅毒病下是真的吗?

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一直沉浸于酒色,而荒废朝政的咸丰帝最终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卒年31岁,他那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登基,年号开始定位了“祺祥”,在辛酉政变之后,便改为了“同治”,意思是东西两宫太后打破了清朝的祖制,来垂帘听政,共同治国。

在载淳执政的前十二年期间里,每天上朝不过就是摆摆样子,真正操纵国家大权的是“垂帘”的慈禧太后。在载淳十八岁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成年的载淳早已经到了该亲政的时期,慈禧太后才不情愿的撤帘归政,让儿子同治帝亲政。

可惜的是同治帝亲政还不到两年,就忽然患了重病,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驾崩了。死的时候年仅1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同治帝的突然死亡也成为了大清朝无数的谜案之一,为我们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猜测和疑问。

民间传说同治帝是死于了梅毒,而又有传说是死于天花,那同治帝的病情和死因究竟

是什么呢?

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中《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的情况,御医诊断同治的症状是:“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近年来,历史学界以及医药学界的专家和教授们,对清宫御医们留下的这些《脉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这些资料是翔实可靠的,在对同治皇帝的病情发展和用药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和档案中所记载的一样,“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那为何民间都传说同治帝死于梅毒呢?而据野史中《清宫遗闻》的记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但他又说:“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其实,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说同治帝和学伴(恭亲王的儿子载澂)经常私自从紫禁城里跑出去“微服私访”,在青楼寻花问柳,而且没有史官看见并记录在案,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

翁同龢在他的日记中记载,同治帝在临死的前三天,头脑还一直很清醒。19岁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际,不会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由于惧怕慈禧太后,他把密旨密传给既是师傅又是权臣的李鸿藻是极有可能的。

据说,同治帝是在养心殿单独召见了既是师傅也是军机大臣李鸿藻的,当时屋中还有皇后阿鲁特氏,由于事情紧急,皇后也没有来得及回避外臣。同治帝先问皇后黄伟继承人意何人,皇后阿鲁特氏答道:“国家的兴衰应该依靠年长的国君,我并不愿担个太后的虚名,而抱一个没成年的幼子,如果这样的话,会给祖宗社稷带来无穷的祸患。”同治帝听到皇后通情达理的回答,非常满意,于是同师傅李鸿藻密商,最后决定立贝勒载澍为继承人,并当即口授了千余字的遗诏,命令李鸿藻在病榻旁记下。

李鸿藻早已熟知宫廷事故,深知这是同治帝为了防备慈禧在他死后自立储君,好继续执掌朝廷。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估计慈禧早晚都会知道,那样自己一定会遭到杀身之祸,李鸿藻越想越怕,他不敢得罪慈禧,于是将密诏送到了慈禧所在的储秀宫......

同治帝虽然一生有着无数的遗憾,但其实在他同治的年间大清也遇到了难得的机遇,当时内处“太平军”与“义和团”两大社会动荡之间,外处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宫廷内太后垂帘,亲王议政,宫府一体,尚能协和,推行新政,有一定成效。我们所说的“同治中兴”主要就是在在同治统治的年间。这期间,全国各地普遍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对之后中国逐渐迈入现代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载淳离开了这个世界,归葬于清东陵惠陵。他是清朝皇帝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同治帝一生并无无子女。在正史《清史稿。穆宗本纪》中却给了穆宗非常高的评价。论曰:“冲龄即阼,母后垂帘.国运中兴,十年之间, 盗贼划平, 中外乂安.非夫宫府一体, 将相协和,何以臻兹?泊帝亲裁大政,不自暇逸。遇变修省,至勤也。闻灾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蕲至中寿,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与前古媲隆。顾乃奄弃臣民,未竟所施,惜哉!”

可见,后人在编撰清史的时候,仍然给予了这个一生抑郁不得志的少年皇帝很高的评价。

 
标签: 梅毒 同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同治皇帝死因之谜 同治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
    12-20 同治天花
  • 同治帝死因之谜 天花还是梅毒
    清入关后第八代皇帝同治,是叶赫那拉氏(慈禧)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所生,同时也是咸丰皇帝(奕)的独子。同治六岁时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登基称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亲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时距其亲政
  • 同治皇帝为什么得梅毒 为何同治流连于烟花巷
    同治皇帝为什么得梅毒,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广为后人所探讨的,很多人都认为同治皇帝其实是死于梅毒而不是天花,那么如果同治帝真的是死于梅毒,那么同治皇帝又是怎么染上梅毒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同治皇帝为什么得梅毒。紫禁城作为皇权的象征,高墙耸
    11-26 梅毒同治
  •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同治皇帝死于梅毒病?
    在咸丰皇帝31岁就死去,他那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登基,年号开始定位了“祺祥”,在辛酉政变之后,便改为了“同治”,意思是东西两宫太后打破了清朝的祖制,来垂帘听政,共同治国。年纪轻轻的咸丰皇帝为什么就轻易的死去,现在跟着kk历史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
    11-25 同治
  • 帝王秘闻 同治帝是同性恋死于梅毒
    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一同治帝病逝经过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
  •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或因女主掉了门牙或梅毒
    世人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沉醉了500多年,现在,考古学家的铲子也为她不能自持。2014年2月中旬,在佛罗伦萨某所修道院的祭坛边,意大利考古学家揭开地板,打开一座古墓。墓室里躺着的妇女,极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绸缎商人的妻子丽莎·盖拉
    10-28 梅毒
  • 探秘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 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
    10-21 同治
  • 揭秘慈禧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之死 因染梅毒致命
    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清朝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六岁登基为帝,十九岁便命丧黄泉,清朝史上最为短命的皇帝,他,究竟是如何死亡,是天花亦或是慈禧的掌权导致的郁郁不得志?竟然会是因为逛妓院身染梅毒而死。紫禁城作为皇权的
  •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或因梅毒不能开口
    世人为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沉醉了500多年,现在,考古学家的铲子也为她不能自持。2014年2月中旬,在佛罗伦萨某所修道院的祭坛边,意大利考古学家揭开地板,打开一座古墓。墓室里躺着的妇女,极有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绸缎商人的妻子丽莎·盖拉
    10-15 梅毒
  • 大清最悲惨同治皇帝 死于梅毒尸骨被毁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