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婵”儿子长大成一代权臣 曾大破鲜卑十万铁骑

   2020-07-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首先,“貂蝉”不是人名,而是安装在汉朝侍从官员所戴官帽上的一种饰品,黑而薄,薄而轻,轻而透,极具美感。因为后宫中设有专门管理帽子的官职,人们先是用“貂蝉”代指这种管理帽子的女官,后来又演化为指代美女。其次,在《三国志》中是没有关于貂蝉的任何

首先,“貂蝉”不是人名,而是安装在汉朝侍从官员所戴官帽上的一种饰品,黑而薄,薄而轻,轻而透,极具美感。因为后宫中设有专门管理帽子的官职,人们先是用“貂蝉”代指这种管理帽子的女官,后来又演化为指代美女。其次,在《三国志》中是没有关于貂蝉的任何记载的。最早出现貂蝉这个人物,是在《三国志平话》一书中。书中写,貂蝉姓任,原是吕布妻室,因临洮乱中失散,流落入王允府中。貂蝉焚香拜月,王允问起情由,酝酿出连环计,送她入董卓府中,挑拔吕布杀了董卓。元代无名氏《锦云堂美女连环计》杂剧沿袭该说,丰富了该故事,说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因曾被选入宫中掌貂蝉冠,故以“貂蝉”为名。

后配与吕布为妻,在阵中失散,为王允所得。王允利用她行使“连环计”,挑拔吕布杀了董卓。《三国演义》在二者基础上进行构思,给貂蝉设定的最初角色是王允府中的歌妓,美而聪慧,王允视若亲女。其因董卓暴虐,汉室将倾,主动请求协助王允行使“连环计”,以身饲虎,巧妙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使吕布诛杀董卓。显然,以上三处都是巧妙地利用《三国志》中“布与卓侍婢私通”一句敷衍出的精彩故事。

《三国志•吕布传》中,裴注转引《英雄记》中记“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曹操)粮道。布妻谓曰:‘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是也。……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根据这个,《三国演义》便交待了吕布杀董卓后貂蝉的下落,即吕布以她为妾,当吕布为曹操擒杀,曹操“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大犒三军,拔寨班师。”也就是说,貂蝉被作为战利品带回了许都。

不过,元杂剧《关公月夜斩貂蝉》却是这样安排的:刘、关、张水淹下邳,擒了吕布。张飞俘虏了貂蝉,送给关羽铺床叠被。关公夜读《春秋》,看到《春秋》书内尽都是妖女误国事,便杀貂蝉以除祸根。也许人们觉得“斩貂蝉”太过残酷,有损关公的形象,该剧又被改为《关公月下释貂蝉》。即曹操为了笼络关羽,将貂蝉连同赤兔马一起送给了关羽。关羽只留下赤兔马,让貂蝉走了。

不管如何,关羽和貂蝉是扯上关系了。为什么人们会把关羽和吕布的妻子“貂蝉”联系在一起呢?与《魏氏春秋》及裴松之为《三国志•关羽传》转引的《蜀书》中所记一件事有关:关羽和曹操一起攻打吕布,战前就向曹操要求,城破之后,务必要将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婆赐给他。下邳城破,曹操见色生心,临时变卦,将秦宜禄的老婆收归自己享用。民间艺人不经考证,就将“秦妻”说成是貂蝉。这就使后来的戏曲中,出现了“关羽纳貂蝉”、“关羽斩貂蝉”、“关羽释貂蝉”等等故事了。

可以这样说,秦宜禄之妻,是传说中的“貂蝉”原型之一!

曹操得了这个“貂蝉”后,纳之为妾。

这个“貂蝉”当时还带着一个孩子,即她和秦宜禄的儿子,秦朗。

曹操很厚道,不但收了“貂蝉”,也一并收了秦朗,以为养子,非常宠爱。

曹操曾洋洋得意地对别人夸耀:“你们见过有像我这样宠爱继子的人的吗?”

不但曹操宠爱秦朗,曹操的儿子曹丕也很厚待秦朗。

而秦朗走上人生巅峰是在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睿即位期间。

曹睿很宠幸秦朗,什么事都要和他商量,并为他建造了豪华的宅邸,称呼他的小名“阿苏。”秦朗的权势迅速壮大,资财雄厚,为“富均公侯。”公元232年,魏国大将苏尚、董弼被鲜卑首领轲比能斩杀于楼烦。魏明帝曹睿启用秦朗为骁骑将军,与鲜卑对砍。按《三国志》所载:“(轲)比能众遂强盛,控弦十余万骑。”鲜卑可是一个很强劲的对手。

但秦朗马到功成,一击破之,逼得轲比能远遁漠北,此后数年,“漠南无王庭”。

由此可见,秦朗绝非一般的宠臣、弄臣,而是很有能力的能臣。

魏明帝曹睿在临死前,安排秦朗与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武卫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同为托孤重臣。

可惜,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司马懿执掌了大权,秦朗被免官驱逐。

不过,秦朗的儿子后来还是做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博士。

 
标签: 鲜卑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鲜卑族建立了哪个朝代?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崛起的少数民族,魏晋时期内迁至中原,卷入了西晋末年代的动乱。随后,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部完成了部落的统一之后,在中原地区建立北魏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公元439年统一北方。
    03-24
  • 鲜卑首领檀石槐简介 第一个整合鲜卑各部的雄主
    檀石槐(137年―181年),鲜卑部落首领。少时有勇有谋,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在高柳北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边各郡,北边抗拒丁零,东方击退夫余,西方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的故土,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永寿二年(156年
    12-26 鲜卑族
  • 他威震鲜卑吓破敌胆 政绩常为天下第一!
    王思有一次向曹操报告事情的时候,因为说话不恰当,曹操很生气,就传唤主事的人,要治王思重罪。王思恰好不在,有个人就代替王思前去,等这个人被关进监狱时,王思才回来。王思向曹操说明自己的罪过,表示自己该当死罪。听完之后,曹操感叹的说:“原来我军中
    12-19 鲜卑族
  • 北魏贺兰夫人的来历 竟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
    北魏的前身代国,被前前秦灭掉。这时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纵横捭阖的女人——贺兰夫人。此人出身匈奴贺兰部,是匈奴血统,两任丈夫都是鲜卑族。也就是说,贺兰夫人实际上是鲜卑族和匈奴和亲的产物。贺兰夫人第一任丈夫叫拓跋寔(史书上所谓的献明帝,是拓跋珪建立
  • 秦朗作为曹操继子曾大破鲜卑十万铁骑权倾一时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出现了一个人物,名叫秦朗,小说中称此人是魏国前将军,率领部队与司马懿一同与诸葛亮作战。司马懿命人假冒秦朗的弟弟秦明诈降蜀军,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诱骗司马懿劫营,最后,魏军中计大败,秦朗战死于乱军之中。秦朗
  • 出卖父兄谋害同族 鲜卑慕容竟出了这么个败类
    由于他的告发,父亲慕容垂逃命途中遭到追杀,逼投前秦;由于他的泄密,长兄慕容令图谋起事功败垂成,兵败身死;由于他的作梗,皇兄慕容宝与其庶子反目成仇,战场对决;由于他的谋叛,后燕帝国暗流涌动内忧外患,险些覆亡。慕容麟,这个身体里流淌着慕容家族血
    10-29 鲜卑族
  • 两大鲜卑政权参合陂大战 慕容氏惨败 北魏崛起
    公元394年,即建兴九年,慕容垂继建兴七年征服丁零翟魏后,一举消灭了与他争夺正统的西燕政权,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唯一的“燕国”。在随后的征战中,慕容垂又从东晋手中夺回了许多的郡县。至此,后燕几乎已尽复前燕北疆,慕容垂威名大振,成为当世无可争锋的
  • 匈奴和鲜卑!曾经雄踞北方的两个民族去哪啦?
    在中国北方的400mm等雨量线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修筑了万里长城。匈奴、鲜卑是两个先后统治北方大漠的马上民族,他们用骏马弯刀一次次的南下,让中原的皇帝们头疼不已。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两个民族逐渐
  • 在三国历史中梁习如何制服凶悍鲜卑安定边疆?
    因为并州的稳定,加上最强大的乌丸部落大单于蹋顿被曹操消灭,其他的少数民族部落渐渐归附。当时,有位鲜卑部落酋长育延,手下有五千骑兵,经常在并州边境劫掠百姓。后来并州稳定了,梁习空出手来整顿防御,育延看捞不到什么好处,就要求和梁习互市,以马匹交
  • 六镇起义 鲜卑贵族最后的狂欢
    元法僧去建康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萧老大是信佛的,对这种老年人格外照顾,据说在建康,还是锦衣玉食,舒舒服服的过了好些个年头,徐州这摊浑水,留给了南朝,梁武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萧综,就是那个疑似萧宝卷儿子的二皇子。从建康到徐州,路还蛮远,担任
    10-08 鲜卑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