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2020-10-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呢?王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诸葛亮刚刚死,你们就要起内讧,你们就要夺权,有点类似宫廷争夺皇位一样。王平说完这番话,魏延的士兵知道错误在魏延,不给他卖命,都跑了。

魏延还是很单纯,现在身边就只有他和他的几个儿子了,他依然往汉中方向跑,这足以证明他不想谋反,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平没有乘机派兵追杀他,说明王平是不想杀魏延的,谁想杀魏延?杨仪派王平去抵挡魏延,没有做掉魏延,杨仪又派马岱去把魏延给追杀了,归根结底,想杀魏延的人是杨仪,并非是诸葛亮。此时的杨仪,相当于是行使的诸葛亮的权力,他可以说这是诸葛亮让他这么做的,而且魏延做的这些事情有悖常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连刘禅都不相信魏延,谁还相信他呢?刘禅派蒋琬率领宿卫营奔汉中,还没有到,就听说魏延被杨仪杀了。也许蒋琬即使赶到的话,魏延还不至于这个结局,即使刘禅要杀魏延,按照蒋琬宽以待人的性格特征,也会上书后主,认为魏延北伐功勋卓著,最多削去爵位,贬为庶民而已。魏延的死,只怪自己平时的为人处世太差了,不说刻意去讨好每个人,那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来吹嘘自己了不起,魏延孤芳自赏,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这也不能单纯的怪杨仪,杨仪也有自己的性格,有独特的书生脾气,不过最后杨仪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

杨仪把军队安全带回蜀汉,自认为平定了魏延叛变,功劳很大,可以代替诸葛亮辅佐朝政,然而诸葛亮却将大事交给了蒋琬,仅被封为中军师,这个时候杨仪的官位才和生前的魏延对等,魏延是前军师,不过魏延还假节。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后事托付给蒋琬呢?个人认为就是因为蒋琬做事很大度,在《三国志·蒋琬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诸葛亮认为杨仪性格狷狭,意在蒋琬,可以看出,杨仪和魏延原来是一路人,都因性格缺陷造成最后的悲剧。杨仪觉得自己年宦长于蒋琬,才能又超过蒋琬,为什么上天对他这么不公平?这是杨仪自己想的,魏延也这么想,他的才能比杨仪的好,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军队交给杨仪呢?

当时的人都害怕杨仪乱说话,没有人敢和他在一起,只有费祎去安慰他,杨仪对费祎的到来很感动啊!杨仪就和费祎交心,喝一点小酒,可能是喝多了,对费祎说:“当初丞相病亡的时候,我把整个军队都交给魏延,怎么可能像今天这么孤独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延已经定性为谋反了,杨仪还说这样的话,费祎怎么办呢?费祎只有向后主密奏,没办法啊!如果不如实说,那么费祎不就和杨仪是一党的了吗?本来费祎只是好心来安慰杨仪的,如果以后追究起来,费祎不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吗?杨仪被削为庶民,迁徙到汉嘉郡。从这里看出,很可能魏延也不会被刘禅所杀,他和杨仪都是有功勋的人,魏延也很可能只会被削为庶民而已。

杨仪到了汉嘉郡,还是不老实,这一点跟魏延非常的像,李严被削为庶民之后,老实许多。杨仪继续上书非议朝政,被关进了监狱,杨仪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出路了,自杀而死,他的老婆和子女回到了蜀中。

晚清名臣左宗棠年轻的时候脾气很大,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吵大闹,而当他成为一方大员的时候,脾气越来越小了,别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想起杨仪和魏延的结局,虽然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实更是他们的贪欲造成的,对于本来就缺乏人才的蜀汉来说,这就是蜀汉王朝的悲剧。

 
标签: 魏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1、魏延是被马岱斩杀,并诛灭三族。2、《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其意是说魏延只是反对马岱北上作战,并没有叛变的意思。然而杨仪造谣魏延要造反,致使魏延冤死。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也认为
  • 三国杨仪简介 魏延和杨仪有何恩怨?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 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建兴五年(227
    12-29 三国魏延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汉中太守一职,是蜀汉要位,其地位不次于“荆州牧”,得此职相当于“第二关羽”。当这块云彩飘落到魏延头上下起雨来时,蜀汉众将无不艳羡。个性同本领一样强,这是魏延的特点。关于他的才气与功绩,无论史书还是演义,都是公认的卓著。每次战役均打前锋,斩王
  • 诸葛亮为何临死前还要遗计马岱杀死魏延
    每每看点评三国的文章,当提到三国里谁死得最冤的时候,四大叔魏延(为什么叫魏延四大叔呢?额,估计得是八零后以上年纪的朋友才知道,哈哈)都排第一,为什么呢?四大叔可是五虎将死后,蜀汉的第一将啊,也就是和我们的诸哥有些意见不和,诸哥就在临死前还要
  • 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魏延有多厉害魏延,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他从早年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支援刘璋抵抗张鲁大军时,魏
  • 魏延为何不能跻身进入蜀汉第一武将行列之内
    魏延是蜀汉大将,颇有谋略。此人精通军事,而且武艺高强,昔日曾受到刘备的重视。当年刘备命人镇守汉中的时候,众人都以为非大将张飞莫属,结果刘备却中意魏延。刘备问魏延如何应对,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
    12-26 魏延武将
  •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 赵云官职为何比不上其他五虎 甚至不如魏延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
    12-24 赵云魏延
  •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 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
    历史上的魏延魏延出生年月不详,字文长,是义阳(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中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曾经在刘备入蜀的时候率领部曲追随而去,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魏延和长史杨仪向来不和,后来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加剧,最后被杨
    12-23 魏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