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2020-03-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

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

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项羽的军队被滞留在齐国,留下范增来防守彭城。刘邦所带领的50万联军,大张旗鼓地攻打彭城,致使范增无法防守,但也是有计谋的撤出,并没有损失多少的兵力,退守在萧镇。

刘邦占领彭城之后,就号令三军可以痛快的玩乐,士兵们肆意掠夺,光天化日的强抢民女,军纪极为混乱。刘邦其他的将领都在玩乐中,唯独韩信,他身为大将军,只有他发现了其中的危机,占领了彭城并不是胜利,只是范增有意的退让,而且他深知项羽必定5日内回来,带着精锐楚军归来,必定有一场大战。他先是率领2万汉家军出城驻扎,然后跟刘邦说明缘由,但是自信满满的刘邦,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认为韩信是危言耸听,继续玩乐。

没想到的就是,项羽果真在5日内,聚集了3万楚军,兵临彭城。本来韩信已经做好了战略部署,重点守护南北城门。没想到项羽先是派2.5万的兵,由季布和钟子期来带领,去吸引韩信的主力兵,自己率5千士兵,连夜渡过沼泽地,直接攻破东门,东门是汉军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韩信所没想到的。导致城内一片混乱,诸侯联军只不过是滥竽充数,没几下,就四处逃亡,就这样韩信在跟项羽的第一次交锋中就落入下风,可以说是他拜了。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虽然每个人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少有败绩,那都是因为他有着胸怀全局的大局观。在刘邦还待在蜀地的时候,韩信就根据自身的条件,比较了一下敌我各方面的实力,分析了敌我军事力量的优劣,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胜利。至少从整个楚汉争霸中,都能证明韩信是一个从大局观着想的一位杰出军事家。

他的战略很明确,先让刘邦重用贤将,改善军纪,做到有功必赏,对周边的黎民百姓有所救济,收复天下的民心。再出蜀地,灭掉三秦,连续攻打其余诸侯国,最后在与楚霸王一决雌雄。

韩信用兵的特点,很多人认为是在局部方面用兵,其实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在刘邦出蜀地之后,连破三秦,取得了硕硕战果之后,开始骄傲自满,最终被项羽的三万兵马,打的诸侯联军节节败退,很多之前归汉的诸侯们都投奔到项羽帐下。此时,汉军已经退回荥阳驻守,可以整个战场形势对于汉军来说,那是非常的不力。韩信为了改变局面,先是攻取魏地,却发现整个战局依旧处于下风。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韩信估摸了一下我方势力,再跟楚军对比了一下,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跟刘邦提议:“臣愿领三万兵马,可以攻取赵、齐等地,替大王收复各诸侯国,并且可以从后方切断楚军粮道。”

由于这一战略的实施,使处于下风的汉军有了转机,至少可以跟楚军的对峙不处于劣势方。使汉军得到了缓冲的余地,而楚军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依旧跟汉军呈对峙局面,却不知自己的后方被韩信切断。致使自己形成被三方势力夹击的局面,最终兵败垓下。

韩信始为布衣时干了些什么事情

韩信始为布衣时是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传》中的《淮阴侯列传》中的一句话,说的是韩信从前是平民百姓时的意思。在这句话的段落中,介绍了韩信出人头地之前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记载下的韩信落魄时的生平。

在司马迁的记载中,韩信原本是淮阴地区的人。他在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庭贫困。但是韩信本人一没有突出的品格能够被大家推举为官员;二没有出色的经商能力,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自己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不断地靠着同村的好心人的接济。

后来淮阴那里的亭长看到了韩信,认为韩信不是池中之物,就多次接济了韩信。但是亭长之妻十分厌恶韩信,就故意早早地做饭躲在房中吃掉。当韩信来乞讨时,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饭可以给他了。几次之后,韩信看穿了他们的用意,十分生气,就与他们绝交后离开。

多年之后的韩信被封为了淮阴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再一次见到了这个亭长,就赐给了他一百钱,并且说亭长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做好事不能够持之以恒。

而韩信始为布衣时就是出自这里。韩信此人本身才能卓越,青年时期之所以过得如此困苦,不过是因为还没有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就迎来了一展能力的机会。在他的谋划下,刘邦逼死了项羽成为了汉室王朝的建立者。

 
标签: 韩信 战神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