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满族的习俗 揭穿了多尔衮身后隐藏的秘密

   2020-09-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一代枭雄多尔衮外出狩猎,死在了喀喇城,那一年他才39岁。消息传到北京后,孝庄皇后和顺治帝震惊之余,心里那口憋屈了七年的气一下就云开雾散了。当多尔衮的灵柩返回北京的时候,顺治帝率领文武臣工,身穿孝服在东直门外迎接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一代枭雄多尔衮外出狩猎,死在了喀喇城,那一年他才39岁。消息传到北京后,孝庄皇后和顺治帝震惊之余,心里那口憋屈了七年的气一下就云开雾散了。

当多尔衮的灵柩返回北京的时候,顺治帝率领文武臣工,身穿孝服在东直门外迎接,并下旨命“中外丧仪,合依帝礼”。随后规定了五条治丧条例,其中有全国举哀,不论官民人等一律服孝27日;禁止屠杀牲畜,禁止一切婚嫁等。

过了几日,顺治帝又追封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此举对于多尔衮意义很重大,死后被追封为皇帝,实属难得,以至于后世的一些史料中称清朝有十三个皇帝。

随着多尔衮的陨落,顺治帝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帝国最高的权力,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十二日,大清王朝的第一次亲征大典在庄严肃穆的太和殿举行,14岁的福临神清气爽的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接受了大臣的朝贺。

然而小福临的内心还是有气的,一个14岁的孩子当然不知道如何发泄。背后的暗流正在慢慢的涌向多尔衮,政治风云向来变化莫测,昔日多尔衮的亲信正白旗议政大臣苏克萨哈、护卫詹岱开始积蓄力量向死去的多尔衮发难,揭发他僭越皇帝,还企图到永平府圈房给两黄旗移住。

顺治命大臣审查此事,经过一番审查,多尔衮被罗列了十款大罪,各大臣纷纷奏清处死其党羽河洛会、胡锡兄弟、籍没多尔衮的财产、家属入官为奴。顺治批准了大臣的奏清,照此办理。

根据一位外国传教士的记载,顺治为了泄愤,下令毁掉了多尔衮的陵地,掘出多尔衮的尸体,用棍子打,又用辫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挫骨扬灰。

现在有关多尔衮死后的境遇基本上都持这一观点,但是小编对此说法有怀疑。

根据满人的习惯,人死之后一般实行的是火化,入葬的时候只有骨灰,和现在是一样的。有记录显示,比多尔衮早一年多去世的孝端文皇后死后就是火化;比多尔衮晚死了十年的孝献皇后、顺治帝以及孝康章皇后都是火化,之后才将骨灰葬入了孝陵。

在顺治年间乃至康熙初年,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满族人普遍实行的都是火化。从康熙十三年以后,到了孝诚皇后死的时候才开始实行土葬,但这还是仅仅局限于皇帝和后妃的范围。而皇子皇女以及民间还是火化。

一直到了乾隆年间,满族民间火化的现象还很普遍。多尔衮在死的时候是正常入葬,按此推算应该也是火化。既然是火化,那怎么能鞭尸和挫骨扬灰呢?

1943年,北京东直门外大街的多尔衮墓被盗掘,打开后发现地宫里仅剩下一个三尺多高的白地蓝花瓷瓶,很明显这个瓷瓶就是多尔衮的骨灰坛子了,所以小编大胆猜测,多尔衮死后应该没有受到顺治的鞭尸之刑。

多尔衮去世的118年之后,他的曾孙侄子乾隆给他翻了案,乾隆把这件事看的很透彻。作为皇帝,他很明白多尔衮要是想篡位,早在握有军权的时候就做了,哪里需要等到快死的时候才做准备。

乾隆帝为多尔衮平乏昭雪,恢复了其宗籍,追还了原封爵位,世袭罔替,补谥“忠”并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良祠,自此多尔衮才被盖棺定论。

 
标签: 满族 多尔衮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关姓是满族哪个姓氏 关姓满族是什么旗
    关姓是满族哪个姓氏 关姓满族是什么旗
    1、关姓对应的是满族瓜尔佳氏,瓜尔佳氏家族庞大,人丁兴旺,基本在满洲八旗的各个旗都有注册。 2、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
  • 剃发易服竟是满族征服其他民族的标志吗?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控制百姓,禁锢百姓的思想,进而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是执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满族人采取了让百姓“剃发易服”的方法。那么剃发易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剃发易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与满清政府逐渐打败
    12-28 满族
  • 皇太极改建沈阳城有讲究 为啥没满族味?
    我们讲到过,努尔哈赤舍弃了当时东北最牛的城市辽阳,连刚刚建成的新宫殿都不要了,毅然迁都当时不及辽阳一半大的沈阳,这才有了后来的“大城市”沈阳。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个大规模改建了的沈阳城却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点儿满族味都没有,这
  • 清朝服饰之 清代满族女服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
    12-25 满族清朝
  • 古代女子高跟鞋花样繁多 满族女人的最高
    满族“高底鞋”的跟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鞋跟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称为“花盆底”;另一种是鞋跟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和落地的印痕像马蹄印,所以称为“马蹄底”。满族“高底鞋”的木底高跟一般高度为5-10厘米,最高可达25厘米。这样的高度
    12-15 满族
  • 四小碟压桌菜本是满族饮食习俗 与努尔哈赤有关
    自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解体,清王朝在北京统治了268年,与此同时老北京饮食习俗中也融入了很多满族特色。单说这老北京过年或家里请客,不论上几道菜,这炒咸什、炒酱瓜儿丁、豆儿酱和芥末墩儿四道压桌小菜
  • 揭秘沈阳故宫 满族第二宫殿建筑群
    沈阳故宫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满族人建立的清政权的早期皇宫。原名盛京皇宫。为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皇宫。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用11年时间建成。沈阳故宫主体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27年——1643
    12-12 满族
  • 袁世凯如何搞定满族高层 十万白银和一个戏子
    对于大清皇室来说,大清帝国政府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首领庆亲王奕劻的贪贿,犹如致使大堤垮塌的巨大蚁穴。奕劻在朝上不断的赞誉,令慈禧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对袁世凯深信不疑,致使袁世凯在北洋新军中的亲信以及同党纷纷擢升要位,他掌管的兵力也从一镇扩为四镇
  • 清朝灭亡一百多年了 满族后裔还在说满语吗
    清朝最后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山海关一战,打开了中华民族被异族统治近三百余年的命运!入关后的满清大屠杀使中国人口由明光宗泰昌元年的五千一百多万下降到一千多,满清达子为巩固专制统治便杀光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残暴程度虽令人发指却只用短短的二十年的
    11-24 清朝
  • 揭秘满族内部友谊的小船要如何才能不翻?
    从历史上看,满族内部闹不团结的事情就很多。无论金源时期,完颜部通过几代人努力统一女真各部,还是清前时期,努尔哈赤统一各部,都遇到很多内部不团结的事情。辽时期就有人说,女真满万不可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先人勇敢,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内部经常不团结,
    11-20 满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