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和管仲是什么关系?乐毅和管仲又有何故事

   2020-08-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乐毅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魏国的使臣,出使到了燕国,因为燕国的燕昭王几句好话,给了乐毅一点甜头,乐毅就留在了燕国,成为燕国的一名大将,并率领着弱燕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这让乐毅一下子就从历史舞台的幕后站到了台前。乐毅,出生年月不详,

乐毅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魏国的使臣,出使到了燕国,因为燕国的燕昭王几句好话,给了乐毅一点甜头,乐毅就留在了燕国,成为燕国的一名大将,并率领着弱燕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这让乐毅一下子就从历史舞台的幕后站到了台前。

乐毅,出生年月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他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代,他先在魏国任职,后又到了燕国,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其实乐毅先祖乐羊是魏国人,他的祖先也是一位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曾经将中山之国攻取,并封地于此,他的祖先曾经和法家李俚一起,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之一。

提到乐毅,大家都会想到他在公元前284年的精彩的一战。他统帅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燕军,在和五国的军队合作,结成联军攻打齐国,接连攻下七十多座城,乐毅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他为燕国的复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燕国能够打败齐国,很大的程度是他的作用。乐毅后因受燕惠王猜忌,转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乐毅少年时期就对兵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早期,还曾在赵国任职,赵国人因为他喜好兵法,就推荐他做官。但是乐毅没有在燕国做多久,因为他遇上了赵国的沙丘之乱。

在最后又和全家一起避难来到了魏国,有一次作为魏国使臣的乐毅到燕国,燕昭王此时刚刚经历了燕国几乎被齐国灭国的遭遇,遭受了重大挫折的燕昭王,决心振兴燕国,他发布招贤令在全国甚至在天下征求贤才,并且还修筑了黄金台专门招待这些贤才,他听说燕昭王礼贤下士,便心生向往之心,想到燕国任职。

刚好燕昭王又遇到了出使本国的乐毅,燕昭王听说乐毅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人,于是便极力劝说他留下。乐毅被燕昭王的诚意打动,留在了燕国,燕昭王便随即任乐毅为亚卿,将国家大事和兵权交付给了乐毅。

于是,便有了后来乐毅率领弱燕的军队,联合各个诸侯一起对付齐国。最后竟然将齐国攻取下,要知道齐国曾经败秦破楚,一度成为了与秦国比肩的大国,而这样强大的齐国被乐毅率领的联军打败了,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乐毅的军事能力。

乐毅一生最主要的功绩有两件事,一是辅佐燕昭王将燕国变得强大,另一件事是统帅五国联军伐齐。这也许是诸葛亮推崇他的原因。诸葛亮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那么管仲和乐毅什么关系?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 ,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的记载。

在真实的历史上,管仲和乐毅的关系不大,管仲是齐国的丞相,管仲可谓通才,其名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影响至今,而关于他的典故“管鲍之交”,更是一度传为了千古佳话。

乐毅是燕国的将领,二人并直接的联系。诸葛亮在文章里提到二人,只是将自己比作此二人而已,表达了诸葛亮对这二人的敬佩和欣赏,说明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佼佼者。

 
标签: 管仲 乐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使自己的才能尽得施展。不仅成就了齐国东方强国的雄姿,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显赫身份,更成就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名。一、得遇知己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两人是同乡,又是年轻
  • 齐桓公想称霸 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
  •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对于齐国
  • 管仲是怎样发展经济的?管仲为何要设立“妓院”
    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北宋苏洵著)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
    12-23 妓院管仲
  • 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是谁 管仲的故事有哪些
    在我国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管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正是因为他协助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才成为了春秋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有很多人对管仲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管仲到底是谁?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
    12-20 管仲春秋
  • 管仲如何成功忽悠诸侯买自己的破石?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对管仲说,咱们举办这么大一场盛会,花了不少钱,风头也出尽了,可怎样才能把这些虚名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呢?不然的话,寡人想去朝拜天子,会感觉费用不足,仲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管仲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怎样帮他的
    12-16 诸侯管仲
  • 齐国名臣管仲如何使得邻国鲁国服服帖帖?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春秋时代齐国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管仲为了能使公子纠当上国君,途中埋伏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
    12-15 管仲
  • 名臣管仲不为人知的一面:早年曾三次求职失利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
  • 浅析齐桓公用管仲之谋 管仲的经济思想分析
    管仲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辅佐齐桓公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管仲为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等一系列口号和改革措施,为齐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代的大圣人孔子也对管仲的才华大加赞赏,儒家理想中的明君忠臣的典范便是齐桓公和管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齐
  • 齐国管仲 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齐国管仲: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齐国管仲: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众所周知,今天的娼妓是一个被世
    12-11 妓院管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