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为何传奇?他在当天子前一直被认为是傻子

   2020-10-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

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给晚唐打上了一抹绝无仅有的辉煌亮彩!

唐宣宗李忱原名叫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儿子,被封为光王,不过却是庶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宫女,因此他的出生和成长都不被人注意。后来长着长着,大家才发现他有些呆傻。大家回想了一下,都觉得好像之前他并不是傻的,他变傻,应该是在那一次刺杀案发生之后。那次他入宫谒见懿安太后,刚好碰上有官人行刺,虽说这次事件有惊无险,但好像从那时候开始,这个光王就变傻了。大家于是认定,这个光王一定是被吓傻的。从此以后,这个李怡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会被人嘲笑。

唐宪宗死后,中间还有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其中穆宗是李怡的哥哥,敬宗、文宗、武宗都是李怡的侄子。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怡一直是人们取笑找乐子的好材料。有一次,文宗宴请诸王。席间,所有的人都欢声笑语,只有李怡坐在那里,默默不语。文宗便拿李怡开玩笑,说:“你们谁要能把光王叔逗笑,朕便重重地赏他!”于是诸王各展才能,百般戏谑。但是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木头一样的李怡掀一掀嘴唇。众人见他那模样,越发开心。

不过,有一个人笑着笑着,突然不笑了。不但不笑,还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这人是谁呢?他就是后来成为武宗的李炎。李炎为什么不笑了呢?因为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疑惑。一个人被众人如此戏谑逗笑,如果是一个平常人,他早就生气了;如果不是平常人是傻子,他肯定也会跟着笑的。这个人既不生气又不笑,惟有一种可能,他不是真傻子,也异于平常人,他是装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装呢?难道是有所图?后来文宗去世武宗继位以后,每次看到李怡,他的疑心和忧虑又起来了,于是,武宗开始处心积虑地害李怡,或者让他骑马的时候突然从马背上跌下来,或者在台阶上走着的时候让他突然绊一跤,顺着台阶往下滚。有一次,武宗与诸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出去游玩,结果李怡掉到雪坑里,被雪埋住,众人遍寻不得。正当众人以为他就要死了的时候,他却突然满身风雪鼻青脸肿一瘸一拐地从雪地里了跑回来。

当然,所有这些“意情况”,都是武宗有意制造的,目的是要让李怡“意外”地死去。但是这个李怡生命力太强大了,怎么整也整不死,于是武宗不搞意外了,干脆直接把他整死。随后的一天,李怡突然被四名内侍宦官绑架,不由分说把他关起来,几天后又把他捆起来丢尽茅厕里。过了一天,内侍宦官仇公武对武宗说,这个傻子命很硬,恐怕丢在茅厕里也整不死他,干脆给他一刀杀死算了。武宗点点头,让仇公武去办理。可是仇公武去后,却把李怡捞起来,偷偷地用粪车运出宫外,让他出家当了和尚。

仇公武为什么要救李怡?不是他有多好的心,是因为在晚唐有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皇帝几乎都是宦官议立的。宦官的权力非常大,想废谁就废谁,想立谁为太子就立谁为太子。文宗之后,本来应该文宗的儿子继位。但是宦官仇士良等人矫诏废了皇太子,立文宗的弟弟李炎为帝,是为武宗。那么武宗之后,立谁为帝呢?这也不由武宗说了算,而是宦官说了算。而如果能把一个傻子立为皇帝,那对宦官来说,简直差不多相当于自己当皇帝了!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认为应该立武宗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马元贽说武宗的儿子都很年幼,武宗还有一个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适。并且两宦官还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个傻子和尚带了回来。大家看着这个傻子流着口涎,傻傻憨笑的样子,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李怡改名为李忱,当了皇储。

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继位后,看到这个新皇帝处理政务,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面前这个神色威严,谈吐不凡,处理事情有条不紊的皇帝,难道就是那个傻子吗?所有的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人傻了36年,原来只不过是装疯卖傻!而仇公武终于明白,当年武宗为什么要一心把光王处死,原来所有的人都没看出来,只有武宗看出来了,这个光王不是真傻,而是装傻。但现在明白有什么用呢?生米煮成熟饭了,改不过来了。这个新皇,想要随便控制,简直是不可能的。不但不能随便控制,而且这个新皇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动作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第一件事,就是第二天就把宰相李德裕及他的一班人马全部拿下。李德裕是中晚唐著名的大臣党争“牛李之争”的主将,为祸朝廷很多年。唐朝之所以衰败,肇始于安史之乱、发展于藩镇割据,加深于大臣党争,腐烂于宦官专政,灭亡于农民起义。唐宣宗把这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要想实现中兴,第一件事就是驱除大臣党争。而把李德裕驱逐出朝,也意味着结束了长达半个时机的“牛李之争”。接着,宣宗再治理宦官专政。除了凡事自己亲自上手,绝不交给宦官外,还对宦官进行了一次严厉的敲打。

宣宗亲自上手熟悉处理业务,最显著的表现是,吏部对多如牛毛的官员都分不清楚,尤其是六品一下的官员。但是宣宗要求宰相把百官编制一套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通读强记,力争了解官员的所有情况,从而明察秋毫。此外,他还经常借游猎为名,出去微服私访,查探民情。天下之大,他不可能都走遍,于是命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命名为《处分语》,专门供他阅览。对宦官的敲打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宣宗突然宣布把宰相马植驱逐出朝,众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了解道原来是马植腰上系着的一根腰带惹的祸。为什么呢?因为这根腰带是宣宗赏赐给宦官马元贽的,显然是马元贽把腰带又转赠给了马植。宣宗没有处理马元贽,因为马元贽是宣宗上台的功臣,但是处理马植,其实是在敲打马元贽。而且告诉他们,大臣不可与宦官结党,否则,一定会受到处罚。

宣宗便是用如此强硬的手段打击大臣党争,压制宦官专政,一度让腐朽没落的唐王朝重新出现了清明廉洁的政治局面。宣宗的巨大的历史功绩还体现在他对河湟的收复。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湟地区已经被吐蕃占据了将近百年之久。玄宗之后的历任天子,尤其是宪宗李纯,虽然大都怀有收复河湟的志向,但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藩镇之乱连年不绝,朝廷不得不屡屡用兵,而且朝政又被党争和宦祸搞得乌烟瘴气,使得李唐王朝自顾尚且不暇,更不用说腾出手来对付吐蕃人。不过在宣宗的时候,却出现了利好,因为吐蕃国内出现大规模内战,国内政局紊乱,人心离散。宣宗于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打了个大胜仗,收复“三州七关”,对巩固唐版图,做出重大贡献,后人称他为“小太宗”。

从这些举措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宣宗当年一定是在装疯卖傻。 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宣宗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呢?很简单,因为他要避祸。要知道,那时的朝廷被权臣和宦官把持,权力斗争、宫廷斗争诡谲凶险,整个朝堂充满厮杀和阴谋。作为一个王子,如果他过早地把他的聪明睿智表现出来了,那他可能很早就被杀死了。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正因为他是傻子,他才最后活了过来,最后竟然被推为天子。

有人不同意,说,你不是说这个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傻吗?难道他那么小的时候就有那么大的政治智慧?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在那次刺杀案中受惊被吓,肯定是真的。但肯定没有被吓傻(谁会被吓一下就变傻呀),不过后来,由于他反复遭遇嘲弄,加上无权无势,所以就忍着,忍成了习惯。到了最后,当他长大蒙事,看到朝廷斗争和凶险的时候,他这时候就故意装了。能够被武宗看出来而要拼命置他于死地,也可以说明,他虽然在忍,终究是人不是神,身上是有破绽的。最终因为那仇公武觉得奇货可居,才救了他一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标签: 唐宣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宣宗为抗拒诱惑而毒杀最心爱的女子
    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我们今天要讲的唐宣宗的故事,为了定心与江山社稷而将诱惑斩尽杀绝。唐宣宗毒杀女艺人唐宣宗,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皇帝,生活在唐朝后期,前面提到的大名鼎鼎的唐玄
    12-30 唐宣宗
  • 唐宣宗李忱有何人生经历?唐宣宗李忱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公元810年(元和五年),李忱生于唐长安城大明宫,为唐宪宗的第十三子,生母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侍妾郑氏,李锜谋反失败,郑氏入宫后当郭太后的侍儿,后来被唐宪宗临幸,生下李忱。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
  • 唐宣宗李忱装傻36年厕所险被害被太监利用却兴唐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除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外第十六位皇帝,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的叔叔,也就是说,在李忱登基为帝中兴唐朝之前,除了他父亲唐宪宗李纯,前头排了四个皇帝。虽说在那几位皇帝面前非兄弟即皇叔,期间李忱却是
  • 唐宣宗为何要对公主严加管教 公主作风有问题吗
    唐宣宗李忱(810年-859年),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未包括武周政权)。唐武宗死后,以皇太叔身份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宣宗是唐后期唯一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并颇有成效。宣宗一即位,他即撕掉一直以来痴呆愚笨的假面,以雷
  • 唐宣宗李忱 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人生
    在唐朝的二十位皇帝中,诞生了很多英明神武的皇帝,比如说着名的盛世“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国力鼎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建立者唐玄宗李隆基。这些都是做出了显赫功绩的一代明君。但是在唐朝末期,有一位开创了“大中之治”的皇帝唐宣宗李忱,
  • 唐朝平原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平原公主生平介绍
    平原公主(833年—862年),唐宣宗李忱第十一女,母不详, 出家为女道士。逝世于唐懿宗咸通三年十二月,享年二十九。追封平原长公主。相关史料万寿公主,下嫁郑颢。主,帝所爱,前此下诏:“先王制礼,贵贱共之。万寿公主奉舅姑,宜从士人法。”旧制:
  • 唐宣宗李忱 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来时糊涂去时迷那一年,在丹阳街头,一个郑姓少女和一个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从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寻常的命运:郑氏将来会成为一位帝王的母亲。虽然说这位郑姓少女就是后来唐宣宗李忱的母亲,但预言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都是荒诞剧。有人听了摇摇头一笑
  • 史上英名盖世的唐宣宗为何无法挽救自家天下
    宣宗李忱,是大唐王朝倒数第五位皇帝。宣宗辞世后四十二年,唐即灭亡。可是史家对宣宗的评价却很高。《旧唐书》说他执政没几天,就把权贵、奸佞和宦官,全都镇住。结果,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五湖四海,如沐春风;官民朝野,一片赞颂。难怪《资治通鉴》
  • 唐宣宗是怎样恩威并施用智慧治理国家的
    唐宣宗临朝,对待群臣如待宾客,从未有倦容。宰相奏事,他威严不可仰视。奏毕,他脸上放出微笑,让群臣闲语,或问里坊琐事,或谈宫中游宴,无所不至。经一刻时辰,复严肃地告诫群臣:“卿等好自为之,朕常担心卿等负朕,日后难以相见!”说罢,起身回宫。大中
    12-16 唐宣宗
  • 唐宣宗为什么装疯卖傻数十年?
    元和五年,李忱出生于大明宫,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按照继位的顺序,李忱是永远没有机会做皇帝的。而且,他的母亲郑氏出身卑微,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宫女,所以李忱虽然是皇子,也享受不到其他皇子一样的待遇,因为自己的身份,他总是被其他皇子嘲笑捉弄
    12-12 唐宣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