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人物介绍 深入了解鲁智深的人物特点

   2020-07-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鲁智深人物介绍,在历史上,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被大家称为侠客,那么到底因为什么样的故事才让鲁智深有着这样的一个称号呢?今天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鲁智深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看一下鲁智深和林冲之间到底是如何认识的,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鲁智

鲁智深人物介绍,在历史上,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被大家称为侠客,那么到底因为什么样的故事才让鲁智深有着这样的一个称号呢?今天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鲁智深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看一下鲁智深和林冲之间到底是如何认识的,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鲁智深介绍

侠义英雄,也可以叫侠客。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侠客出现,而先秦以前的典籍并不曾记载;为此,司马迁颇遗憾地说:“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在《史记》这部伟大巨著里,司马迁专门撰写一篇《游侠列传》,为一些著名侠客树碑立传;他实事求是记述了不同类型的侠客,充分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等高贵品德。

直到唐代游侠之风依然盛行,这不仅与古代任侠传统,而且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商业经济繁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语)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他自幼勤苦读书之外,“十五好剑术”,“高冠佩雄剑”,一生与剑结下不解之缘;他以神剑般妙笔写了歌颂侠客的诗篇《侠客行》,诗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唐代元稹也在同题诗中赞叹:“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在欧洲中世纪,也曾出现过骑士,类似于中国的侠客。骑士原是受过正式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骑士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荣誉称号,是战斗、忠诚、正义、荣耀的象征,每一个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在一个人具有骑士素质之后,国王把剑放平,封一名青年为骑士。当时就有不少文学作品记述骑士的传奇故事,世界名著《堂·诘诃德》中的主角堂·诘诃德成天就梦想做一名行侠仗义的骑士。

欧洲骑士崇尚骑士精神,具有骑士美德。骑士精神是指“对个人的人格的爱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中世纪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它后来转变为绅士风度,形成了现代欧洲人对于个人身份和荣誉的注重,对于风度、礼节和外表举止的讲究;对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妇女的浪漫气质的向往;以及恪守公开竞赛,公平竞争的精神品质。骑士具有八大美德,即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

毫无疑问,中华侠客自然有他们的侠客精神,也有他们的侠客美德。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中华侠客精神和侠客美德进行完整的归纳总结。我个人认为,中华侠客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义、勇”。所谓“仁”,就是仁爱,仁者爱人,也就是对他人尤其是弱者,充满仁爱和同情。所谓义,就是崇尚正义、伸张正义,这个义,不是哥们义气,而是发自内心的正义感,只要路见不平,便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哪怕人家与我非亲非故,也要为他讨回公道。所谓勇,就是勇敢,为了伸张正义,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同样,中华侠客也有中华侠客的美德,而且与欧洲骑士美德相似,尽管中欧国情有所不同,但是人性是相通的。

鲁智深原名鲁达,智深是被迫出家后的法号。鲁智深开始出现在《水浒传》的时候,是延安府一个提辖,相当于县团级的武官。尽管他当时身份不是侠客,但是他身怀侠肝义胆,较之其他梁山好汉,更富有侠客精神,更富有侠客美德。这么说,并不是刻意抬高鲁智深而贬低其他好汉,而是依据事实说话的。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堪称《水浒传》里最精彩的篇章,也是最感人的仗义行为。在渭州,鲁智深与史进、李忠一起下酒馆,听到有一个女子啼哭,问出一段冤情:民女金翠莲随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遇,母亲染病身亡,父女沦落他乡。那个郑大官人趁人之危,使人强媒硬保,要金翠莲做妾;他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娶了金翠莲为妾,未及三个月,又把金翠莲赶打出去,并索要原典身钱三千贯。金家父女不敢和他争执,只好每日到酒楼上唱曲,挣得一些钱,将大半用来偿还典身钱。大家看到,郑大官人实际上未曾支付典身钱给金老头,他没花一文钱,居然把人家黄花闺女骗到手,玩了三个月之后,又将她赶打出去,到头来还要追索子虚乌有的三千贯典身钱。白玩了人家女儿,还要敲诈一笔钱财,真是混账透顶,欺人太甚!

其实,郑大官人并不是大官人,而是一个卖肉的屠夫,用咱们家乡话说,就是一个杀猪佬。一个杀猪佬,仗着手头有几个臭钱,凭借金钱的力量能支配几个地痞流氓,竟然在地方横行,欺男霸女,鱼肉百姓。对于侠肝义胆的鲁智深来说,遇到这样仗势欺人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打抱不平。而史进、李忠却劝他明日理会,其实是敷衍一下,因为他们并不介意金家父女受凌辱,也不想管这桩闲事。但是,鲁智深嫉恶如仇,遇到这样的闲事,他非管不可。他不仅要管,而且管到底。

在一些人看来,鲁智深只是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莽夫,其实他是一个粗中有细、面恶心善的英雄。在采取行动之前,他对金家父女做了妥善安排,先是给了父女十五两银子作盘缠,然后去父女羁留的客栈,解除店小二对父女的监控,让父女远远离去之后,才去找那个郑屠夫理论。随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熟悉,鲁智深找到郑屠夫,故意让他分别切十斤肥肉、十斤精肉和十斤软骨,惹恼了郑屠夫,两人动手打起来,结果郑屠夫被三拳打死。

当然,鲁智深并非有意打死郑屠夫,只想狠狠教训他一下,不料出手过重,三拳致命。不过,从郑屠夫平素为非作歹来看,也是死不足惜的。从鲁智深解救金家父女来看,他身上的确闪耀着侠客精神:首先是仁,具体表现为他对贫弱的金家父女充满关爱和同情;其次是义,尽管金家父女与他非亲非故,可他毅然挺身而出,不仅慷慨解囊相助,而且出手教训恶霸;再次是勇,不管对方是否有钱有势,也绝不畏惧,勇于出击,勇于担当。

除了解救过金家父女,鲁智深还解救过刘家父女。这一次,更是典型的侠客之举。鲁智深由于打死镇关西,被官府通辑,不得不丢掉官职逃亡。途中巧遇被他解救的金氏父女,经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介绍,他到五台山文殊寺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了一偈:“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鲁智深由此得名。在文殊寺,鲁智深不守清规戒律,吃肉喝酒,还闹出一些事来,智真长者因此推荐他去东京相国寺。

鲁智深投奔东京相国寺,路过桃花村的时候,又遇到一件麻烦事:刘太公的女儿因为长得漂亮,被桃花山匪首小霸王周通看中,强行送上彩礼,硬要入赘刘家做女婿,跟人家闺女成婚。尽管嫁给山大王做压寨夫人,可以吃香喝辣的,但良家妇女一般不愿与强盗一起生活,所以刘太公和他女儿从内心里是不答应这门亲事的。面对山大王强行入赘,父女却无可奈何。

关键时刻,鲁智深再次挺身而出,出手相救。不过,这次他不是出手便打,而是脱光身上衣服,钻进销金帐里,冒充即将成婚的新娘,等候土匪新郎的到来。小霸王周通兴高采烈地步入洞房,正要与“新娘”亲密接触,没想到迎来一顿的呵骂和拳打;周通被打得鼻青脸肿,直喊救命。最后,在鲁智深调停下,小霸王周通折箭为誓,从此不再打刘家闺女的主意。

在相国寺,鲁智深与林冲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结为异姓兄弟。

林冲遭到高俅父子的陷害,鲁智深表现得极为仗义,尽管两人只有一面之交,可是他待林冲亲如骨肉,一直在暗中护卫他。在野猪林,两个公人秉承高俅的旨意,准备谋害林冲的性命,鲁智深及时出面解救。能结拜如此义薄云天的兄弟,可谓林冲不幸中的幸运。

那个被鲁智深打过的周通后来也上了梁山,成为108条好汉之一。鲁智深,行侠仗义,扶弱济困;周通打家劫舍,抢占民女,同样是梁山好汉,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答案在于,鲁智深侠肝义胆,富有侠客精神,而周通则不具体这种精神。何止周通,就是那些被公众视为英雄的武松、杨志、李逵等人也缺乏这种精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也是《水浒传》的精彩篇章。其实,武松此举主要是为了报答施恩,因为施恩父子不仅让他免遭一百杀威棒的毒打,而且让他在牢房享受最好待遇,每天吃好喝好,吃嘛嘛香;在武松看来,若不为施恩卖力,就不够哥们义气;从施恩角度看,似乎在做一笔交易,小恩小惠施给武松,以便让他感恩戴德,替自己打架出气。不管怎么说,武松打蒋门神,谈不上行侠仗义,只是江湖争斗而已,甚至有点黑吃黑的味道。

一般读者,尤其是当时的东京市民,大多为杨志杀了牛二而拍手称快。杀死牛二,客观上的确是为民除害,但这并非杨志的初衷,他原意是卖掉祖传的宝刀,换一些盘缠,投往别处安身。假如有人出钱买刀,他便一走了之。偏偏遇到牛二这个泼皮胡搅蛮缠,想占有宝刀,却不肯出钱。在牛二步步紧逼之下,杨志只好把他杀了。这是无可奈何之举,而非行侠仗义的壮举。

再看李逵,这里且不说他滥杀无辜,就说他唯一一次与行侠仗义沾边的行为吧。听说庄主狄太公家里闹鬼,李逵主动提出帮人家捉鬼,结果发现狄女与情人私通,于是拿起斧头三下五除二,把一对情人的脑袋砍掉。闹得狄太公夫妇肝肠寸断,伤痛欲绝。为了捉鬼,竟然把人家女儿杀了,算什么行侠仗义?即便人家女儿有奸情,也轮不上你李逵来处死!或许有人为李逵辩解,说他是“好心办坏事”。不过,这坏事也办得太坏了。实际上,李逵并没有悲天悯人的好心,他与鲁智深有天壤之别,一个是杀人恶魔,一个是侠义英雄。

文殊寺智真长老说鲁智深“心地刚直”,可谓慧眼识人。别看他相貌凶顽、语言粗鲁,心地却非常刚直,充满浩然正气,而且有悲悯的菩萨心肠,是梁山好汉中至真至纯的人物。或许《水浒传》作者出于对鲁智深的喜爱或崇敬,给他安排一个很好的结局——在浙江一家寺院禅坐圆寂,证得果位。

鲁智深虽然坐化升天了,可是他的侠义精神却长留人间,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尤其是今天,当地痞恶霸在城乡胡作非为的时候,当流氓阿飞公然调戏妇女的时候,当权贵“恶少”横冲直撞侵害百姓的时候,更需要富有侠义精神的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这样有助于形成激浊扬清、止恶向善的社会风气。面对坏人坏事,公众如果保持沉默或忍气吞声,只会助长“牛二”之流更加骄横。

 
标签: 鲁智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为什么说鲁智深的综合武力比武松高很多?
    大家对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为武松几件事让大家热血沸腾,其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试刀飞天道人,这是水浒的经典华章,所以大家也就认为武松步斗武功天下第一。其实不然,武松从来就没有和一流高手打多,也没有战胜过一流高手的经历,为什么,因为武松有
  • 揭秘水浒第一好汉鲁智深也曾遭遇强拆?
    话说鲁智深自挂单东京大相国寺,凭其倒拔垂杨柳的气魄震慑住了菜园外那些泼皮无赖后,再无杂扰,每日不是池畔钓鱼、园中种菜,就是在自己的茅屋里饮酒耍拳,间或会一会新结拜的义弟林冲,日子过得悠闲爽气。这一日,他又去找林冲闲叙,黄昏日落、鸦雀归巢时方
    12-23 鲁智深
  • 水浒新说 鲁智深为何敢和宋江公开唱反调
    宋江要招安,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生性耿直的武松。武松虽然和宋老大交情深厚,但原则问题上却历来寸土必争,他腾地就站起来向宋老大抗议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看得出,武松对招安深恶痛绝。以武松的耿直性格,如果他深恶痛绝
  • 水浒传里武松最好的朋友真是花和尚鲁智深吗?
    武松和鲁智深相见甚晚,大概是二龙山才真正成为知己的。除此之外,二人似乎并不相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二人成为过命之交。一直以为,梁山上,只有武松鲁智深才是真汉子大英雄。武松一路打猛虎打蒋忠杀潘金莲杀西门庆,鲁智深救金翠莲救林冲,似乎一部水浒最荡
  • 揭秘:在小说水浒中最喜爱鲁智深的女人是谁?
    鲁达是水浒里的大英雄,古语说:自古美女爱英雄,那么喜爱鲁达的女人到底是谁?江湖以为莫过于金翠莲,此人乃是鲁达救出的女孩,本是镇关西郑屠的小妾,因为不堪忍受大老婆的气,和父亲逃难到处卖唱,多亏了鲁达,最后帮助这个女子解了围。金氏父女是个有恩必
  • 水浒中真正最孤独的人?竟然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是个保有更多天性的率真洒脱之人,简单真实,一直童心未泯,洒脱不羁,特立独行,爱自由,不做作,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性情中人,也是水浒人物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本文只对鲁智深的人生智慧作一下浅谈。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真正名副其实、能担得起“好
  • 宋江招安后鲁智深为何要坚决反对呢?
    宋江招安后 宋江鲁智深关系如何?鲁智深为何坚决反对?宋江要招安,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生性耿直的武松。武松虽然和宋老大交情深厚。但原则问题上却历来寸土必争。他腾地就站起来向宋老大抗议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看得出,
  • 水浒世界中的第一条好汉 鲁智深九大侠义之举
    义举一 甘弃前程,援手弱女鲁智深出场时是西北军中的一名提辖。提辖虽不是什么显官要职,但从书中描写来看,一身好本领的鲁智深深受主政西北的老种、小种两位经略相公的赏识和器重,老种甚至专门将鲁智深派来辅佐小种,足可见鲁智深在大小种以及西北军中的地
  • 花和尚鲁智深喜欢金翠莲这究竟是真还是假
    鲁智深为了金翠莲父女两人打死了,并因此而成为了一名和尚,很多人都认为鲁智深喜欢金翠莲,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那么这是真实的吗?鲁智深喜欢金翠莲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吗?鲁智深喜欢金翠莲这件事还要从他们的相遇开始说起,当时原著中也对这一段进行了描
  • 揭秘鲁智深两次见到的美女金翠莲有何不同
    鲁达在潘家酒楼上遇上了一位叫做金翠莲的女子,怦然心动,为了救这位金翠莲不惜打死人命,弃官潜逃。可是,这位金翠莲在离开鲁提辖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就攀上高枝,给一位赵员外当了小三。在世人眼中,鲁提辖何等英雄,不想在金翠莲眼中,却比不上乡
    12-04 鲁智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