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是谁?为何吕留良死后数十年还被戮尸

   2020-06-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坚决反清,甚至在后来清朝统治稳定后,还坚持“华夷之防”而在江浙一带颇有名声,深受当地士子的赞扬与崇拜。反清失败后的吕留良专注于评点时文,并将其汇集成册,装印发表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坚决反清,甚至在后来清朝统治稳定后,还坚持“华夷之防”而在江浙一带颇有名声,深受当地士子的赞扬与崇拜。

反清失败后的吕留良专注于评点时文,并将其汇集成册,装印发表。晚年的时候,为了拒绝清朝的应召,因而退避山林,剃发为僧,到他五十五岁的时候自然失去,安详的走过了自己的一生。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死如灯灭,还有一句话叫做死者为大。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去世了,身前事多半会一笔勾销。但是偏偏吕留良却在死后被问责,而且其罪还祸及家属、亲友、门生。

雍正六年,湖南学子曾静因为不满满清统治,而意图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岳钟琪收到其信之后,大惊失色,赶紧上书雍正皇帝表忠心。谋反可不是小事,要真让皇帝误会自己有这个心,先不说前程尽毁,很有可能被杀头问罪。

岳钟琪在上奏的奏疏中,言辞恳切,力图让雍正相信自己的清白。在奏疏中他写道:“且谓臣系宋武穆王岳飞后裔、今握重兵、居要地、当乘时反叛、为宋明复仇等语、臣不敢卒读、亦不忍详阅、惟有心摧目裂、发上冲冠、恨不立取逆兽夏靓烹食其肉。”

说来也好笑,曾静的理由就因为别人岳钟琪是岳飞的儿子,所以必须反清,坚持民族大义。在清朝统治已经稳定之后,仅凭岳钟琪一人谋反,简直是活腻了。岳钟琪不反清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对自己一家老小来说最好的选择。

毫无疑问的,曾静被捕下狱了。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他最后却被雍正放了。一个意图谋反之人,最后竟然安然无恙,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有了一个完美的替罪羊,这个人就是吕留良。

雍正帝说吕留良:“吕留良生于浙省人文之乡、读书学问初非曾静山野穷僻寞顽无知者比、且曾静止讥及于朕躬、而吕留良则上诬圣祖皇考之盛德、曾静之谤讪由于误听流言、而吕留良则自出胸臆造作妖妄、是吕留良之罪大恶极诚有较曾静为倍甚者也。”也就是说反清这种事情是吕留良的责任,而曾静作为一个学子,是受吕留良蛊惑,因而才犯下此种大错。

雍正帝在将吕留良剖棺戮尸之后,还问罪于他的亲友门生,当时吕家之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宁古塔,甚至他的学生中也有许多被斩杀,子孙被流放。雍正帝还在《大义觉迷录》大骂吕留良:“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

谋反的主谋人没有事情,吕留良这样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的人却被牵扯出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吕留良在汉族文人中的影响力要比曾静大。雍正帝将吕留良作为主谋处置,就是为了给汉族文人一个警示,所谓“杀鸡儆猴”便是这个意思了。

清朝虽然入主中原,但是一直以来都遭到汉族士族阶层的抵触。汉族人心中仍然不屈服于满清统治,心里想的还是如何反清复明。清初大大小小的反清活动不少,严重威胁了清朝的统治。要扭转一个社会的风气,首先就要抓住舆论,只要将舆论制造者的文人书生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反对清朝统治的言论自然会减少。

但是说吕留良有谋反之心,倒并不是冤枉他。毕竟吕留良心中一直以明朝遗臣自居,而且在明朝灭亡之后,一直参与反清的活动。不过将曾静所做之事扣在吕留良身上,倒的确是一桩冤案了。

 
标签: 吕留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吕留良是怎样的人 吕留良是怎样被牵进文字狱的
    吕留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在江浙一带极有名声,是受人尊敬的大儒。明清之际是两个分属于不同种族的朝代更迭之际,因而那个时候的朝代更迭远比同族改朝换代要来的惨烈。涉及到这个时期的文人,不是自缢殉节,就是投降清朝,当然还有第三个
  • 吕留良是谁?吕留良是怎么死的?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削发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崇祯二
    11-20 吕留良
  • 吕留良是谁 吕留良案被灭十族是什么情况
    吕留良是谁?他是明末清朝时期,面对国破,亲人被清军斩杀而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愤慨之情的文学家,也正是因为这一层原因,他是一个杰出的反清志士。也因此,他间接范案了,成就了千古冤案——吕留良案。那么,吕留良案被灭十族又是什么情况呢?吕留良是谁吕留良
    10-30 吕留良
  • 吕留良是怎么样的?为何死了之后才被灭十族
    吕留良在明末清初时期,面对着国破,亲人被清军斩杀而只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的小小文人,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他是一个反清志士,也因为这样,他间接的犯案了,千古冤案——吕留良案。那么,吕留良案为什么会被灭十族呢?吕留良出生在浙江嘉兴
    10-01 吕留良
  • 理学大儒吕留良为何死后数十年还被戮尸 是冤案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坚决反清,甚至在后来清朝统治稳定后,还坚持“华夷之防”而在江浙一带颇有名声,深受当地士子的赞扬与崇拜。反清失败后的吕留良专注于评点时文,并将其汇集成册,装印发表
    08-21 吕留良
  • 吕留良是怎么死的?吕留良为何拒绝朝廷应招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削发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崇祯二
    07-02 吕留良
  • 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吗?吕四娘为何刺杀雍正
    吕四娘此人,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吕四娘此人见于民间传说中,她替父报仇,刺杀雍正,并且削下雍正帝的头颅,使得雍正帝尸体没有头颅下葬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而这位在民间留下赫赫威名的侠女,在传说中就是吕留良的女儿。雍正六年,湖南秀才曾静因不满清廷
  • 吕留良怎么死的?吕留良为何死后数十年还被戳尸
    吕留良是反对清王朝统治最为决绝的明遗民,也是受清政府镇压最为惨烈的明遗民。他反对清政府的宣传工具是倍受当时名士鄙弃的八股文,他的这种怪异的反抗路径却难以得到朋友的认同,吕留良在生前是寂寞的。在他死去几十年后,终于有了一位知音——曾静,可是这
    02-29 吕留良
  • 清朝曾静吕留良案是怎么回事?清朝最大的文字狱
    清朝是中国文字狱最泛滥的一个朝代。产生文字狱的根源是因为一个不具备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着据有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者面对被统治者的蔑视而作出的反抗与镇压。作为一个异族统治者入主中华,文化上的冲突和民族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两个民族在历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