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内总管的伏法之路 安德海案及其权争

   2020-09-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祖制上的缺口,意味着某些权力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三不管地带”往往有利可图,玩“擦边球”高手安德海得以乘虚而入。安德海,直隶南皮人。他大约在咸丰元年(1851年)自阉入宫,年仅十岁,故人称“小安子”,因在家中排行第二,得势后人们遂称其“安二

祖制上的缺口,意味着某些权力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三不管地带”往往有利可图,玩“擦边球”高手安德海得以乘虚而入。安德海,直隶南皮人。他大约在咸丰元年(1851年)自阉入宫,年仅十岁,故人称“小安子”,因在家中排行第二,得势后人们遂称其“安二爷”。由于安为人“艺术精巧,知书能文”,熟读《论语》《孟子》,多少有点文化水平,加之极善察言观色、阿谀逢迎,入宫后很快跻身咸丰的御前太监。叶赫那拉氏获选进宫后,为博取皇帝宠爱,着意对安德海进行笼络安抚,关照有加。安氏眼瞅着叶赫那拉氏日渐受宠,并生下皇子载淳,于是死命巴结,有求必应,不时透露咸丰的日常信息。

安德海真正被慈禧倚为心腹还是在“辛酉年打虎”的时候。当时慈禧、恭王分别身在热河、京师两地,无法随时沟通政情军情。这次安德海把赌注全部押在慈禧与恭王身上,不惜扮姑娘、装难民,彻夜不停歇、日行数百里,两度冒死潜伏回京,向恭王密报热河局势,为叔嫂打掉肃顺计划牵线联络。故政变成功后,安氏便由六品太监一跃成为四品太监,时年不过二十出头。

正因居功至伟,所以有恃无恐。安德海此后的举动堪称“霸道”。首先,他居然压恭王一头。终日追随西后,安深知慈禧颇为忌惮恭王,担心其尾大不掉,故其找准时机便挑拨离间,促使叔嫂关系恶化。1865年罢黜恭王时,安德海替慈禧四处运作,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不亦乐乎。经此一劫,恭王对安德海可谓恨之入骨。

其次,安德海甚至不把同治小皇帝放在眼里。早在同治年少时,安太监便与其结下了梁子。依仗西后撑腰,安德海平日里看谁不爽,便巧舌如簧、说人坏话。彼时小皇帝也是十几岁的孩子,早已洞悉宫中情势,暗下决心,来日必杀此太监不可。后来慈安和恭王也知道了小皇帝的心思。

当然,安德海最招官场公愤之举,还要说是飞扬跋扈,腐败不堪。作为总管,安德海最大的职权便是负责宫中日常事务,其中油水极大。安氏巧立名目,常借两宫看戏、工程营造、政府采购等机会中饱私囊,大肆渔利。早在同治三年,御史贾铎便上折揭露安德海之罪行。其后又有御史数次弹劾安德海,皆被慈禧一一化解。正因太后罩着,安氏告不倒、查不着,遂更加放肆。据说同治七年冬,安德海在京师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慈禧为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太监竟也能娶妻,此事在京城大街小巷也迅速传播开来。想必此时此刻,不知多少人欲图取安德海之首级而后快。

若要安德海脑袋搬家之人,须是手腕强硬之辈,于是丁宝桢应时而出。丁氏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虽出身科举,但丁氏却半生戎马倥偬,咸丰四年、六年,其在平远、平越等地镇压苗民起义。后左迁山东按察使,参与追剿捻军之役。而且更难能可贵之处,丁氏为官刚直不阿,算得上软硬不吃的严吏。

安德海与丁宝桢,实代表了彼时政坛官吏形象之两极,二人一旦相遇,必然势同水火。

 
标签: 安德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巡抚诛杀慈禧宠臣安德海 曾国藩称他豪杰也!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晚晴重臣丁宝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既不爱钱,也不惜死,还敢斩杀慈禧宠爱宠臣安德海,一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丁宝祯(1820年__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人(今贵州省织金县),历任湖南岳州、长
  • 为何慈禧的加急懿旨没能救宦官安德海一命?
    清末一代名臣、山东巡抚丁宝桢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的故事,虽流传甚广,但知道其中内幕和具体细节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作者最近在事发地山东济南和泰安等地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了此文。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安德海的两艘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
  • 揭秘清朝宦官安德海是一个假太监吗
    安德海8岁净身入宫,25岁被丁宝桢斩杀于山东济南。生前的安德海一直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所以坊间有着很多他和慈禧太后的流言,其中最离谱的是传言说他与慈禧太后有了一个私生子,而安德海不是太监的流言就由此而来。说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一是说安
  • 咸丰御前太监安德海剧照之死是必然的吗?
    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那拉氏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等。同
  • 谁杀了慈禧身边大红人安德海?安德海怎么死的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率两只太平楼船沿京杭大运河顺流南下,楼
  • 大太监安德海与慈禧是否有私生子?
    从安德海到李莲英,在慈禧当政的五十年间,清宫内外大小事宜多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史学家、言官及皇帝太保太傅等人无数次强调,明朝之所以逐渐腐朽衰落,直至灭亡,主要原因在于宦官对宫廷及官员的恶劣影响。因此,数百年来,不断有人以此规劝
  • 解密慈安太后之死 竟祸起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
    还有一种说法说,说慈安因为杀掉了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又抓住她和戏子私通。慈禧为遮蔽事实,便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这一说法在《清宫琐闻》等野史之上记载很多。咸丰帝去世之前,既怕八大臣会谋权篡位,又怕慈禧擅权专政。于是,他一方面安排八大臣“赞襄
  • 安德海究竟有何妙招能让慈禧对他言听计从
    李莲英为什么能够把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通吃?不管李莲英是好人还是坏人,在清朝的历史上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多多少少对清朝历史的进程有点影响。那么他是如何在公众玩弄权术的,为何慈禧和光绪都听他的?李莲英小时候就会察言观色、见风转舵,就能够认得清眉
  •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 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率两只太平楼船沿京杭大运河顺流南下,楼
  • 太监安德海VS李莲英 李莲英和慈禧的关系如何?
    大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曾经都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各个都煊赫一时,安德海和李莲英师傅是谁?竟然能教导出如此大能耐的两个大太监。尽管安德海和李莲英都成为了大太监,但是终究要分出个胜负,那么太监安德海VS李莲英谁更厉害?太监安德海VS李莲英从职称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