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盐枭张士诚起义为什么最终以失败结束

   2020-11-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元末盐枭张士诚为什么失败了?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张士诚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双方打来打去,谁也不能打败谁。直到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同时又击溃了张士诚的军队,最终朱元璋举得了胜利。优柔寡断、斤斤计较的性格是张士诚为什么

元末盐枭张士诚为什么失败了?这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张士诚跟朱元璋相持有近十年,双方打来打去,谁也不能打败谁。直到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同时又击溃了张士诚的军队,最终朱元璋举得了胜利。优柔寡断、斤斤计较的性格是张士诚为什么失败的主要原因。

张士诚跟元朝的关系疏近疏远,时而叛变了,时而又投降了,这跟他的出身和经历有关。历史学家评价他“没有主见,生性迟钝,比较怕事。江湖兄弟做错事情了也不忍心指责,赏罚不分。”朱元璋在得到天下之后,跟君臣讨论经验,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性格都进行了剖析,他们认为张士诚顾虑多,遇事总是斤斤计较,而陈友谅则野心欲望极大。

所以,朱元璋断定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会选择袖手旁观,如果是先打张士诚,那陈友谅肯定会倾巢而出。后来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元璋对张士诚性格的判断十分准确。张士诚投降元朝,也有他的私心。在此后的几年里,他打着官方的招牌,不断进行侵略,拥地达到二千多里。

1363年,朱元璋击溃了陈友谅,再顺势剑指江浙,张士诚也只能选择自保。1367年,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拒绝投降。经过十个月的奋战,朱元璋大军攻破平江城,张士诚成了俘虏,被押往应天府。之后,因为张士诚拒绝问话以及不进饮食,朱元璋一怒之后下令将他打死。

张士诚的手下主要将领

张士诚的手下有很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其中包括吕珍、张士德、张士信、潘元明等等,这些都是为张士诚效力的重要功臣。其中,张士诚最为得力的将领是吕珍和张士德。张士诚的手下居多,但是这两个是张士诚十分信任又非常重视的爱将。

吕珍,安丰人,元末起义军将领,是张士诚手下的重要将领。吕珍跟随张士诚在泰州起义,他勇于战斗,屡建战功。吕珍镇守江苏等多个地方,并且对当时的民生、城防等进行了改善。吕珍多次跟朱元璋的军队进行作战,参与过常州之战、宜兴之战等战役。

吕珍身为吴国的将领,自跟随张士诚以来,多次帮助张士诚割据地盘。在与朱元璋的作战中,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仍然坚决抗战。在宜兴之战中,吕珍虏获了朱元璋的大将廖永安,打击了朱军的实力,为张士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张士德是张士诚的胞弟,他从小就跟着张士诚,两人都是以运盐为生,因为经常受到大户人家以及官员的欺压,于是两兄弟便决定举兵造反。张士德是张士诚这么多兄弟中最强悍、最有智慧的人,功劳也是最大的。等到张士诚在淮东站稳后,又让弟弟率领军队开辟了江东的地盘。

等到朱元璋攻下张士诚所在的常州后,张士德率领军队前去增援,不料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被朱元璋的部下所擒获。张士德的死对张士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张士诚像是失去了左右手,同时也恶化了朱元璋和张士诚的关系。

张士诚与张谷英的关系

张士诚与张谷英有什么联系?张谷英这个人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在许多小说中却有好多关于他的传说:有人说张谷英是风水先生;有人说他是明朝的指挥史,曾经参加过鄱阳湖大战,后来退出庙堂,隐形改名;还有人说是张士诚流落民间的儿子;甚至有人说张谷英就是张士诚本人。

张谷英是张士诚隐居以后的称呼,这个说法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和民间人士相互探讨的热门话题,他们认为张士诚就是张谷英。关于张谷英的身世可以从后人在乾隆时期所修订的张氏族谱中来进行了解,在族谱中有写到张谷英有经历过抄家和迁徙,并且通过族谱,能够了解到张谷英是“由吴入楚”的隐逸者。

在史料中记载说当初朱元璋为了实现统一,先与张士诚签订了盟约,等到朱元璋征讨陈友谅成功之后,朱元璋开始攻打张士诚,后来张士诚被俘,绝食而亡,他的妻子和家人也选择自焚。但是观察《续白话资治通鉴》一书中有人发现,张士诚在被破城之后,曾经率领兵队与明军进行交战,后来不敌败走,因为自杀未遂被俘。

从这些字里行间中透露着一些信息,张士诚是完全有时间化妆逃跑的,他为何要坐在自己的官府中坐以待毙呢?查阅《温张族谱》时,可以发现虽然在史书上记载张士诚只活了四十五年,但是在家谱上却有记载说他活了六十八年。

 
标签: 张士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盐铁在古代指的是什么 盐铁在古代有什么含义
    盐铁在古代指的是什么 盐铁在古代有什么含义
    1、盐铁是北宋三司之一,掌全国茶、盐、矿冶、工商税收、河渠及军器之事。长官为盐铁司。2、盐铁指的是盐和铁,亦指煮盐、冶铁之事。3、出处:《管子·山国轨》:“盐铁之筴,足以立轨官。”《史记·平準书》:“於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
  • 唐代品茶轶事:唐代流行煮茶 在其中放姜葱盐
    品茶是我国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饮食文化,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喝茶的呢?日前,“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80余件历代茶具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茶文化。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
    12-29 唐朝
  • 乾隆竟然因为一撮茶和盐将纪晓岚流放至新疆
    纪晓岚,名昀,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流传下来比较知名的作品。据史书记载,纪晓岚一生性格幽默诙谐,机敏过人,并且才华出众,被后世称之为“清代第一才子”。有个小故事就能看出纪昀的聪明与机敏,话说有一次乾隆读书时,读到一副
  • 揭秘盐贩子黄巢 如何将三百年大唐逼至灭亡边缘
    公元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但他这个皇帝,也像多数农民领袖一样,在正史中并没有给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两年之后,黄巢就被从长安的皇帝宝座上赶下,只好带着他的军队和一大堆宫女转战山东,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一
  • 盐铁论是谁写的?盐铁论简介
    盐铁论简介:《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
    12-19
  • 吴越王钱缪原是私盐贩子 曾用奇袭法吓退黄巢大
    祠通辞,在《说文》一书中就记载为: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意思是说:在春祭的时候多为宣读悼文,没什么祭祀的物品。而祠又分生祠与祭祀祠。现今临安最大的祭祀祠就是坐落在市政府边上的钱王祠,钱王祠不仅是临安的一个地理标志,更是当时吴越文化的一
    12-18 黄巢
  • 吴越王钱缪原是私盐贩子曾用奇袭法吓退黄巢大军
    钱缪,杭州临安人,字具美。从小就是个孩子王,史书说他长大后“无赖,不事生业,以贩盐为盗”(《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第七》)。钱缪认为:黄巢大军数千,而临安的部队倾巢出动也抵不上人家,所以要出奇招。钱缪的武功应该不错,善于使枪,也读了点
    12-17 黄巢
  • 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真的是个其丑无比的无盐女吗
    三国黄月英是黄承彦的女儿,生卒年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她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军师诸葛亮的妻子。她最为后世人称道的是她不同于那个年代女性无才便是德的道德约束,她自小才名就非常高。她能成为诸葛亮的妻子,三国黄月英一定有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那么她
  • 唐朝人喝茶要放葱姜盐 把茶饼碾成粉末后煮
    品茶是我国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传统饮食文化,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喝茶的呢?日前,“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在武汉博物馆展出,80余件历代茶具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茶文化。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
    11-30 唐朝
  • 战国时齐宣王为何娶四十多岁的丑女王后无盐
    战国时齐宣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齐国得以大治。他的这一做法还造成了一个破天荒的结果:将一个丑女迎入后宫做了王后,此丑女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无盐女钟离春。要知道,在京剧舞台上,钟离春是以半旦半净(就是花脸)的形象出现的,其丑可想而知。那么,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