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珍档孙中山签“慎重用人”令

   2020-06-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针对清末仕途极度腐败的现状,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期间签发了“慎重用人”的临时大总统令。近日公布的南京临时政府档案显示,中山先生整顿吏治的心意非常坚决,要求在选用官员时,一定要“悉心考察,慎重铨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日公布了一批南京临时政

针对清末仕途极度腐败的现状,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期间签发了“慎重用人”的临时大总统令。近日公布的南京临时政府档案显示,中山先生整顿吏治的心意非常坚决,要求在选用官员时,一定要“悉心考察,慎重铨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近日公布了一批南京临时政府遗存珍档,其中包括数件中山先生亲手签发的临时大总统令,涉及约束士兵、整顿吏治等多方面内容。档案馆史料编辑部主任郭必强介绍,从这些临时大总统令可以看出中山先生鼎力革新、安抚民生的急切心情。“慎重用人”令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记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看到,这份于民国元年(1912年)3月20日签发的“慎重用人”令主要内容为:“满清末年,仕途腐败,已达极点。亲贵以财贿招诱于上,士夫以利禄市易天下。事无与治,民不聊生,踵循不悛,以抵灭亡。民国成立,万端更始,肃正吏治,时不可失。为此,令仰内务部等于用人之际,务当悉心考察,慎重铨选,勿使非才滥竽,贤能远引,是为至要。又查各部荐任各员,每有一人而兼两职者,殊非慎重职务之道。以后除有特别缘故外,不得兼职,以肃官方而饬吏治。”

郭必强解释,中山先生对清末吏治的现状认识是非常准确的,当时的官场腐败达到了极点,官员们都在追逐自身的利益,根本不关心百姓的生活,这也是清朝政府走向覆灭的重要原因。民国成立后,中山先生认为是整顿吏治的好时机,因此尽管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了3个月的时间,先生还是紧急地签发了“慎重用人”令,要求遴选官员一定要“悉心考察”,不能滥竽充数。

此外,针对当时举荐官员有一人兼任两职的情况,中山先生也特地做了明确的规定,除非有特别缘故,禁止兼职。

 
标签: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么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
    1、他是现代中国转型的先行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2、孙中山先生的民族革命,无论是最初的反对满清专制、还是后来的反对列强,都是现代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环节。因此,首先从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上看,就不应该怀疑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
  •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晚年思想新飞跃的主要标志。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3、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何要定都南京?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残破不堪。何况
    12-29 孙中山
  • 孙中山出生证明曝光 孙中山曾经是美国公民?
    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认为,孙中山先生作为“唯一一位在两岸四地印下足迹的领袖人物”,还有太多需要公众了解之处。他的经历和精神,不仅值得学界好好挖掘、研究,更应让公众从中汲取到正面能量。看到来自孙中山故乡的大学生跨越海峡寻找伟人足迹,
  • 孙中山与黄兴如何从团结奋斗到最后分道扬镳的?
    黄兴与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声应气求、并肩战斗九年,后因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而一度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乃是两种自由观的直接碰撞。黄兴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合作始于1905年组建同盟会,而其合作的基
  •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
    12-25 孙中山
  • 揭秘孙中山的日籍夫人大月薰:与女儿成“姐妹”
    大月薰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日籍夫人,也是孙氏的第三任夫人,与孙中山生有一女冨美子。受到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抛弃后,分别再嫁两次。一八九八年秋,日本一个从事中国贸易的商人大月素堂因家中失火而临时搬到了横滨市山下町一幢石造楼房的二楼居住,而此
  • 孙中山为何叫“孙大炮”?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2-23 孙中山
  •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一次,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