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元朝有没有文字狱

   2020-1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案件,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文字狱在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相崔杼杀了国君齐庄王,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却招来杀身之祸。西汉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皇上以大逆不

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案件,在清朝达到顶峰,那么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文字狱在春秋、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齐相崔杼杀了国君齐庄王,史官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却招来杀身之祸。西汉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被皇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处腰斩。三国时期嵇康因《与山巨源绝交书》而被斩于东市。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崔浩主持编纂的国史揭露了拓跋氏祖先的屈辱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史称国史之狱。

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早期的文字狱规模不大,涉案人数也不是很多,规模比较小;但到了北宋,文字狱开始大面积大规模出现。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正是发生在北宋。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御史弹劾苏东坡,向皇上上奏说苏轼所作的《湖州谢上表》中有言语暗藏讽刺朝廷的意思。紧接着就有国子博士李宜之、御史中丞李定历数苏轼的罪行,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最终苏轼因此被贬到黄州,穷困潦倒;他的好友也多受牵连。由此可见,文字狱可能从春秋开始,其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令人震惊;文字狱体现了封建王朝皇权独裁专制的种种弊端。以上便是对文字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一问题的相关介绍了。

文字狱在中国历朝历代皆有出现,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清朝是文字狱顶峰。从顺治时期到乾隆时期,共兴文字狱一百六十多次,其中单单是乾隆皇帝就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期间遭迫害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清朝的文字狱起于顺治,从此清朝诞生了一个独特的官职:言论检查官,所谓言论检查官职责就是言论出版的审查。在此之后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乾隆时期达到文字狱顶峰。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死,更有连坐、诛九族等残忍的刑罚。更可怕的是许多文字狱都是断章取义,捕风捉影造成的,所以刀下冤魂不计其数。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刚刚继位时曾经下令“今后凡告发旁人诗文书札等悖逆讥刺的,如审无实迹,一律照诬告反坐”但1751年,乾隆皇帝出尔反尔,文字狱死灰复燃。乾隆时期的文字狱起于伪孙嘉淦奏稿案,由于这桩案子,乾隆皇帝开始一改之前崇尚言论自由的作风,大兴文字狱。乾隆又以修四库之书的名义查办禁书,很多珍贵的书籍在这个时期灰飞烟灭。清朝为何会成为文字狱顶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清朝初年反清思想大范围存在于民间,朝廷用文字狱来堵住悠悠之口;另一方面清朝皇族争斗激化,皇帝们用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文字狱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之后趋于平息,但它给中国古代文学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

对于元朝有没有文字狱这个问题,历史记载中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元朝没有文字狱,茅山诗祸就是元朝没有文字狱的有力证据,元朝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唯一一个没有用文字狱来疯狂地迫害文人的清白朝代。使得元朝时期中原的汉文化的开辟变得更加容易继承。元朝思维变化、创作拓广的广阔宏伟的源泉离不开茅山诗祸。也有人认为茅山诗祸是元朝弃绝文字狱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元朝之前是有文字狱的。但是茅山诗祸却没有,说明元朝开始抛弃文字狱,正是因为这样元代的文学作品中才会出现了那么多关注现实社会、重视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并且最终出现了元曲。

那么元朝有没有文字狱呢?有人认为元朝有文字狱,据史料记载,元朝刚打下天下的时候,汉族人的反抗情绪非常激烈,赵显就成了这些反抗人的精神领袖,忽必烈却没有杀掉赵显,以彻底的断绝暴乱的后患,而是给了赵显一大笔钱,还找了个地方给他,送赵显去西藏萨迦寺出家了。忽必烈想这样既能稳定他的统治,又能保全了赵显的姓名。可是公元1323年的时候,宋恭帝因为怀念宋朝,写了几句的诗句: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他的诗句触怒元朝朝廷,就被忽必烈赐死。元朝有没有文字狱,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文字狱确实是盛行在明代,而明代之前即便有,也是寥寥无几。

文字狱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统治,限制知识分子的思想的冤狱。文字狱最严重的便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那时,和尚函可因携带了一本记录抗清悲壮事迹的史稿,在被清军查获后,受严刑折磨一年后被流放到沈阳。文字狱给社会的文化和风气带来了严重的恶劣影响。大多数文人都是因为生计问题才选择写书,读书做文章容易惹来杀身之祸,为保全性命,身为读书人的他们只能泯灭自己的思想,苦读背诵《四书》、《五经》,导致人才凋零,文治废弛。

文字狱的危害还体现它败坏了满清的官场风气,清朝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通过科举考入的,他们作为文人的话就会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作为官员的话,他们就要同统治者一同迫害下层的文人,他们既不愿意自己去触犯法律导致自己家破人亡,也不愿意因为没有彻底贯彻皇上的盛誉而获罪,所以他们只能向着谨小慎微没有思想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文字狱的危害有多大。在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它销毁了无数珍藏的历史文化典籍,这也是文字狱的危害之一。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的思想是清朝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文字狱的危害及其大;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间接的造成了当时中国整个社会思想的落后。

 
标签: 文字狱 元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曹操多疑症:被曹操文字狱杀死的六个三国奇才
    曹操有一句遗臭万年的格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不让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故事。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
  • 他是清朝最会搞文字狱的皇帝 却也毁了一个王朝
    说到文字狱,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清朝,清朝搞文字狱最牛的皇帝,公认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书本一翻,人头落地。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皇帝,同样是搞文字狱的高手,前面几位皇帝的文字狱,后世骂声一片;但是这位皇帝,却把文字狱搞出了新模式
  • 吕留良是怎样的人 吕留良是怎样被牵进文字狱的
    吕留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在江浙一带极有名声,是受人尊敬的大儒。明清之际是两个分属于不同种族的朝代更迭之际,因而那个时候的朝代更迭远比同族改朝换代要来的惨烈。涉及到这个时期的文人,不是自缢殉节,就是投降清朝,当然还有第三个
  • 文字狱是哪个朝代 一般每个朝代都会有
    文字狱是哪个朝代,可能有些历史小白对文字狱不是很清楚,其实它就是对那些文人的一种冤狱,然而像这种情况历代都出现过,特别是在清朝特别广泛。下面就让奇趣探索的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文字狱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
    12-23 文字狱
  • 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可以使文字成狱,却不能让文人成名,不但不能让文人成名,而且可使之无比羞愧,使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以搞文字狱,却不能让文人在书上记录皇上搞文字狱。要达到这双赢效果,有什么办法吗?大臣们纷纷上谏疏举报,左右非君,动辄得咎,弄得道光很闹心。
  • 朱元璋文字狱之谜 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有多可怕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接连不断地出现了文字狱。官员和士生的文章一不小心就出了问题,因为朱元璋常常怀疑他们在文章中讥讪自己。文字狱的血腥味,使大批文人学士吓得胆战心惊。人们认为文字狱是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士人特别猜忌所造成的,是文化专制的
  • 乾隆年间后期停止了文字狱 因已经达到了目的
    文字狱的消失和它的兴起一样猝然。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国的封疆大吏在皇帝的一再鞭打下,集体陷入了亢奋乃至疯狂状态。他们放下日常工作,昼夜不息地审查着帝国内所有的汉字,而皇帝却在这个时候不动声色地转向了。这年年初,河南光州祝万青被人
  • 雍正 乾隆兴起的文字狱就是为了皇帝的政权吗
    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兴起,吕留良等一代大儒及其家族都是受害者;因与政治走得太近,明清大族长洲申氏,太仓王氏,海宁陈氏、查氏,都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绞杀,即使被传为美谈的“杯酒释兵权”也是以皇帝武力为后盾,并非哥们义气的结果。不过,真正造成士族
  • 明君皇帝乾隆 当权64年竟发动文字狱130多次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
  • 清初四大文字狱之一 康熙年间一柱楼冤案
    一柱楼是徐述夔的私人读书楼。据史书记载,楼当中立有一块柱子,各梁分架在这个柱子上,层楼悬空,整座楼就像一把伞。因为柱子的特色,取名“一柱楼”。楼梯筑建在楼外,一柱楼与回楼下三面均环设廊庑,天井里种植梅树,堆砌湖石。这座建筑又与一柱楼诗有怎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