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吗?曾国荃是怎么死的

   2020-03-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提到曾国荃,可能还有些人不熟悉,但若是说到他的兄长曾国潘,想来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曾国荃是曾国潘的九弟,相比于其他人而言,曾国荃在历史上所留名声最大,对其兄长曾国潘的帮助也最大。同样的,我们也需认识到,曾国荃对曾国潘助益良多。但是若没有曾国

提到曾国荃,可能还有些人不熟悉,但若是说到他的兄长曾国潘,想来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曾国荃是曾国潘的九弟,相比于其他人而言,曾国荃在历史上所留名声最大,对其兄长曾国潘的帮助也最大。同样的,我们也需认识到,曾国荃对曾国潘助益良多。但是若没有曾国潘,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曾国荃。

曾国荃是清末湘军的主要将领之一,生于公元1824年,去世于公元1890年,因为在作战中常常采取挖壕围城的作战方法,因此时人称其为“曾铁桶”。

曾国荃,字沅甫,少负奇气,从国籓受学京师。曾国荃比曾国潘小十三岁,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跟随自己的父亲入京,此后在曾国潘下学习,得曾国潘许多称赞。曾国潘在曾国荃离京归乡,准备考试时曾说道:“辰君平、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曾国潢生庚辰岁,曾国华生壬午岁,曾国荃字沅甫,故以“辰君”、“午君”、“老沅”分别代指3人,诗赞曾国荃才俊特出于兄弟几人之上。

曾国潘也没有辜负自己兄长的期待,咸丰二年年曾国荃以府试第一人入县学,不久举优贡。咸丰六年,曾国潘与太平军对战,被围困。曾国荃积极为其兄奔走,四处筹措军粮兵士,援救曾国潘。“。国荃欲赴兄急,与新授吉安知府黄冕议,请於湖南巡抚骆秉章,使募勇三千人,别以周凤山一军,合六千人,同援江西。十一月,克安福,连破贼於大汾河、千金坡,进攻吉安,下旁数县。”

天京事变,对于太平军内部影响极大,但在起用了陈玉成、林秀成等新一批主将之后仍能支持。陈玉成率部攻克庐州,后又配合李秀成在乌衣渡大败清军,接着又乘胜追击,直下浦口,攻破清军的江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在四处传来兵败消息,让曾国潘焦急不已的时候,唯有曾国荃给其兄带来了一些安慰。曾国荃率领他的湘军,攻破了吉安城。吉安的攻破,让曾国潘看到了自己九弟在领兵作战方面的才能,此后处处重用曾国荃,并将曾国荃的部队看作嫡系来对待。曾国荃没有让自己的兄长失望,他拿出一个有一个骄人的成绩,回报了自己的兄长。

咸丰十年,曾国荃率军进驻安庆以北的集贤关,开始了对安庆的围攻。安庆位于长江中游,溯江而上则能据汉口、武昌,顺水而下,则南京门户洞开,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曾铁桶”的名字不是白叫的,曾国荃最擅长的就是围攻。他率兵一到安庆城外,便在城西、城北开挖长壕两道,造成包围之势,断其军粮。

城内太平军屡次出城作战,湘军都坚守壕垒,不轻易越壕迎战,屡屡挫伤太平军的锐气。太平军前来救援的部队,也不能突破这道防线。就这样曾国荃与太平军长久的推拉战开始了。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曾国荃在军事上的才能,曾国荃凭借此种手段,大大削减了太平军的力量,将被太平军占领长达9年之久的安庆拿下。

1862年春,曾国藩开始部署进攻天京,主攻任务由曾国荃负责。曾国潘当时制定的政策是分兵四路大军,随后从不同方向进攻,形成围困之势。但是曾国荃急功近利,率领自己的部下一路领先,甩掉后方部队,孤军深入,连下无为、巢县、含山、和州、太平府、东梁山、金柱关、芜湖、江宁镇、大胜关等地,直逼天京城,使围攻之计,成为一纸空文。并且在曾国潘写信劝说其暂退的时候,也拒绝,坚决要拿下首功。

虽然曾国荃最后攻破了天京城,但是若不是当时李秀成轻率撤兵,那么失败的绝对是曾国荃。当时围困的军队中出现军队,军士死亡人数极大,以致后来与李秀成对上的时候,军士疲软,伤亡极大。要不是李秀成见久攻不下,轻易撤兵,清末历史多半就没有曾国荃什么事了。这一点,看见了曾国荃的敝处。

虽然攻下了天京城,但是曾国荃却没有受到什么实际上的嘉奖,只赐给他几个空名。另外H他还被清廷批评,后曾国潘请求清廷将其卸职。曾国荃后来又被起复,又请辞,解甲归田后,于1890年病逝于南京,时年67岁,谥忠襄。有《曾忠襄公奏议》存世。

 
标签: 曾国藩 曾国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曾国藩是哪个朝代的 曾国藩介绍
    曾国藩是哪个朝代的 曾国藩介绍
    1、曾国藩是曾国藩是清代。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2、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
  • 曾国藩简介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
  • 清朝官史 曾国藩为何不得咸丰帝重用?
    自太平军起事后,咸丰可算是遭够了罪,白天黑夜地翻过来忙,都觉得时间不够。更让他觉得晦气的是,花了那么多力气,成效却越来越低。前线送过来的奏折,不是说这里让人给捅了一刀,就是说那里挨了一棍,久而久之,皇帝的自信心大受打击,都不怎么敢相信自己也
  • 后世对曾国藩评价为何不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后世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外惭清议,内咎神明
    12-28 曾国藩
  •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因何事3次想要自杀?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
  • 曾国藩“北漂”为租房闹心 住房是个很大的问题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朋友王继贤到曾国藩所住的棉花六条胡同拜访。王继贤字翰城,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与曾国藩同为京官,在朋友圈中是著名的“风水大师”。王氏一进曾宅,就连说此地风水不好。京官租房四大特点 注重体面讲究风水京官租房的第一个特点是要求住
  • 曾预言清朝灭亡的人是谁?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简介
    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
  • 揭秘天津教案为何使曾国藩背上卖国贼的名号?
    清朝同治皇帝年间,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天津民众为反抗外来教会的压迫,被迫进攻教会机构,最终导致了数十名外国教徒被杀。事件结束后,清王朝受列强压迫,不得不将犯案的民众处死,处置相关官员,这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那么这件惨案的究竟是为什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曾国藩遗嘱的四句话 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
    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光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
    12-26 曾国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