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张青和孙二娘为何有三不杀的规矩?

   2020-11-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武松来到十字坡时问张青孙二娘二人:“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水浒传中,武松已经对张青孙二娘这对很崇拜自己的杀人犯,很有好感了,想问问他们,“高姓大名”。菜园子张青道:“小人乃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

武松来到十字坡时问张青孙二娘二人:“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水浒传中,武松已经对张青孙二娘这对很崇拜自己的杀人犯,很有好感了,想问问他们,“高姓大名”。菜园子张青道:“小人乃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武松来到十字坡时问张青孙二娘二人:“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

水浒传中,武松已经对张青孙二娘这对很崇拜自己的杀人犯,很有好感了,想问问他们,“高姓大名”。

菜园子张青道:“小人乃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后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在此大树坡下剪径。”

菜园子张青原来在光明寺里种菜,也就是为了一些小事,就把寺庙里的那些和尚全杀了,又是一把火烧了整个寺庙,然后一个人就来到大树十字坡,当起了强盗,整天就只是打劫过路的客人。

到这,也就明白了,又杀人又放火,这张青好猖狂。

而这张青自己本人也知道,也承认了,他是因为一些“小事”,“性起”了,就把整座寺庙的和尚全杀了——这就是他们好汉的逻辑:不管大事小事,哪怕是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只要我不爽,性起了,就要杀人放火。

张青说完自己杀人放火的光辉历史,张青又说起平常他酒店里的业务,很淡定的说道:“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起去村里卖。如此度日。”说完,又把武松带到人肉作坊里去,只见“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场景极其恐怖。

水浒中更过分的是,张青这两口子极其变态,居然还将人肉包子铺的事业做大做强,还开了人肉包子分店!

在第三十一回,武松杀了张都监,出了城,在野外被几个小混混抓了,险些被做成人肉包子。

武松刚要被做成包子,张青孙二娘就出现了,救了武松。

这时武松疑惑道,不对啊,大哥你的店不是在十字坡吗?怎么城外面也有?

水浒书上回复道:“原来这张青十字坡店面作坊,却有几处”。

从这里看!杀人杀的,都开上分店了!店里的人肉包子,供不应求啊!这是要杀了多少人,才能把包子店做大做强啊!

只要有客人来了,就把他们迷晕,杀了,切成肉块,当牛肉卖,做成包子卖。不只是在自己店里卖,还挑着去村里卖——要是你知道平常来村里卖牛肉的那个小贩,卖的全是人肉,你会不会吐一地?

这时武松听了,也没什么反应,并没有大怒,更没有伸张正义,把这两个杀人犯给干掉。而是很淡定的样子。

这不是废话嘛,这两个是崇拜我的粉丝,能杀他们吗?

而这张青开店,讲究也不少,还有“三不杀”。哪三不杀呢?和尚不杀,妓女戏子不杀,罪犯不杀。

请注意:这三不杀里面,并没有平民百姓不杀,也就是说,张青店子里的主要人肉来源,还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总不可能放着城里的大酒楼不吃,来他这个偏僻又肮脏的破店里吃饭吧!

罪犯不杀,很容易理解,大家都是一路人吗,就别互相难为了。妓女戏子不杀,则是害怕他们去戏台子上,说江湖好汉不英雄。

为什么害怕说自己不英雄呢?其实不是害怕他们说自己不英雄,英不英雄的,只是个虚名,张青这种小人物应该不在乎别人说他不英雄。张青不杀戏子,主要是因为古代通讯不方便,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十字坡这么一个鬼地方,既然不知道,自然就很容易走过来被张青杀了卖钱了。但戏子不一样,他们要是在戏台子上到处乱说,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谁还敢走到这里来?这不就断了买卖吗!

至于不杀和尚,嘿嘿,说的好听,看上去好像很有佛心,很慈悲的样子。如果真的慈悲,那还杀什么人呢?所以,说不通啊说不通。

其实啊,不杀和尚,不就是因为和尚们整天吃素,身上没肉嘛!

用鲁智深的话讲,和尚们过的日子,就是“熬的清水流”。和尚们一没钱,二没肉(整天吃素导致),杀了他们干什么?既不能卖肉,也不能劫财,白费力气。

不杀和尚,主要是不值当。你看,后来孙二娘一遇上拿着两把好刀,看上去又胖又有钱的那个头陀,一下就把他卸成八块了。一遇上鲁智深这个大胖和尚,也准备把鲁智深迷晕了割肉——不是不杀和尚吗?错了,只是不杀又瘦又穷的和尚而已!像鲁智深,铁头陀这种有钱又胖的和尚,张青孙二娘是抢着杀滴!因为,这可是大好的买卖啊!

张青表面上一看,盗亦有道,三杀三不杀的,挺讲究。其实让我这么一分析,嘿嘿。。。。

不过那个头陀,确实可惜。张青说道:那头陀“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

张青觉得这个头陀错杀了,很可惜,只恨自己没把他从孙二娘手里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头陀杀人杀的多,张青也崇拜他!

这个头陀杀了多少人呢?明的,就有一百零八个。“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暗的,不计其数!杀的都快数不过来了!只知道连那两把刀,都快被他杀人杀的成魔了,大晚上的没人动它,它还自己叫,想杀人。

这个头陀,杀一个人,就把他人顶骨弄下来,杀了一百零八个了,凑齐了一百零八个骨头,挂在脖子上,当作装饰品。就跟我们现在带金项链一样,极其猖狂,极其变态。

你要是在大街上看着一个人戴着一串人骨头项链走来走去,你又是什么感觉?

这样的人,张青觉得死了可惜。也只有这样的人,张青才会觉得死了可惜。

对老百姓而言,这样的人,恨不得全死光了才好!

说了这么多,毫无疑问,梁山好汉张青,孙二娘他们两个,所做的事情是绝对残忍的,不人道的。

把人迷晕了抢人钱财,再把人做成人肉包子,这些事情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绝对都是不人道的,是会受到强力谴责的。但偏偏在梁山好汉看来,这样的人,才叫好汉。

后来,整天杀死无辜老百姓,用无辜百姓的肉包包子的张青孙二娘上了英雄好汉的聚集地梁山,既没受到排挤,也没受到鄙视,跟其余的好汉一样,都是亲如兄弟。像鲁智深这种嫉恶如仇的好汉,像武松这种专打天下不明道德的好汉,像宋江这样自诩热爱百姓的好汉,都没有一点点的鄙视张青。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是一路人啊!原来梁山上的朱贵酒店,就是专门负责杀人卖人肉的,大家都是一路人,乌鸦站了黑猪上,谁也别说谁黑,鄙视你做什么呢?鄙视你不就是鄙视我自己吗?

像后来浪里白条张顺,去找神医安道全,在水上遇上了两个水贼抢劫了他。张顺就说道:“这两个歹人劫了我。。。。。。”

别人在水上抢劫,就是歹人。张顺的哥哥张横在水上抢劫,就是好汉。为什么?因为他跟我是一路人。

最后梁山大聚义的时候,山下有四路酒店,分别是:

东山酒店: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没卖过人肉。

西山酒店: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以卖人肉为生。

南山酒店:旱地忽律朱贵,鬼脸儿杜兴——朱贵也是以卖人肉为生。

北山酒店:催命判官李立,活闪婆王定六——李立也是以卖人肉为生。

你看,梁山脚下,一共四个酒店,其中三个都是卖人肉的酒店!只要你经过梁山,或是在梁山附近吃点饭,那你就少说有3/4,75%的几率被做成人肉包子,这样的以前黁人,你还以为他们是好汉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