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宫里的假货 太监偷卖真品 买赝品充数

   2020-12-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清宫里出来的东西大多是皇帝使用或收藏的,它一定是宝物。相信有这种想法的老百姓绝对不在少数。但实际上,清宫藏品照样鱼龙混杂,珍品虽多,假货也不少。乾隆误收藏《谢赐御书诗表》赝品清宫养心殿里藏有一幅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

清宫里出来的东西大多是皇帝使用或收藏的,它一定是宝物。相信有这种想法的老百姓绝对不在少数。但实际上,清宫藏品照样鱼龙混杂,珍品虽多,假货也不少。

乾隆误收藏《谢赐御书诗表》赝品

清宫养心殿里藏有一幅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又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落款为“臣李公麟进”。该画曾被录于清代专门收录宫廷收藏的《石渠宝笈续编》一书,画卷描绘唐代名将郭子仪说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但是直至清室败落,很多鉴赏专家见到画作后才发现,虽然画面协调、用色落笔等均有古风,白描人物也极具宋人风采,但是更多证据显示,这幅画却不是出自李公麟手笔,而是后世仿品无疑。

再举一个例子。据档案记载,清代内府里曾藏有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楷书作品《谢赐御书诗表》。但是这幅字当时竟然有两个传本,内容也都一样,而且均是法行墨持重,措笔安和,字字端严劲实。当时人们对此问题并未太多留意,故也无法作出翔实分辨。因此,其中有一幅字就很轻易地被乾隆皇帝赏给了自己的皇六子永瑢。清末又流传去了日本,被日本收藏家中村不折所获。而剩余一幅则一直留在清宫,并被乾隆皇帝刻入《三希堂法帖》。百年之后,专家整理清宫遗物,才发现留下的这幅字虽也有一定文物价值,但恰恰是赝品。

书画如此,瓷器、金石等收藏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据终身从事故宫文物研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那志良老先生生前回忆,自己当年清点清宫文物时,发现有很多“大明康熙年制”的错款瓷器。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认为清宫里的清代瓷器大多是官窑所产,怎么能容许出现如此错误?但是经过专家鉴定才发现,这些瓷器大多都是清后期私人烧制的仿冒货,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假货。

还有如古墨古砚,一直是清代皇帝非常钟爱的东西,宫廷里这类收藏也有很多。乾隆皇帝还为此专门下令编修了《西清砚谱》一书来记载这些皇家藏品。但同样,通过今天的科技分析手段,研究人员发现当年乾隆爷的这些宝贝,有部分款识是很靠不住的。

名宦高士奇充贡名画多为仿品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要问,这么多假东西是怎么流入皇宫的呢?难道入宫之时就不作辨别吗?当然不是,鉴定肯定要做的,而且也还算严格,只不过既然鉴定都是人做的,难免就会出现人为问题。这些人为问题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两类情况。一是清宫收藏中有些是前朝遗物,有些是入清后大臣们的贡品。虽然当时也作鉴定,但走眼的时候很多,因此一开始收藏就将赝品当成了宝贝。

据史书记载,康熙时期的名宦高士奇,深受皇帝信任,于是为报知遇之恩,高士奇常常拿些名画充贡。但是等到他老了,写了一本书叫《江村书画目》。这时候人们才知道,他藏的画共有九类,其中有所谓“永存珍秘”的,都是真品,往往自己保存,绝不示人。而呈送给康熙的,有不少题写着“赝迹且值极廉”。

清宫里曾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乾隆时期有位臣僚追随皇上多年,乾隆爷见他办事老练,就给了他个做外官的机会。要知道当时的外任官收入丰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肥缺。见皇帝这样青睐自己,这位仁兄当然很是感动,于是就利用闲暇,收集了十多幅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画献给皇帝。可是乾隆只看一眼礼单,就大笔一挥写道“假的,不要”。当时这位仁兄就蒙了,不明白为什么,很是郁闷。后经多方打听才如梦初醒。米芾一字千金,存世作品又很少,一次能买这么多,乾隆爷当然不相信。真可谓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太监瞒天过海,卖掉真品买回赝品充数

当然,乾隆皇帝虽然眼光独到,但看走眼的时候也很多,他所认定的很多真迹,后来证明就都是假货,而被他厌弃的诸如《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倒恰恰是传世珍品。

乾隆皇帝的收藏中尚且有假,以后皇帝诸如嘉庆、道光等人本身对古玩字画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他们少有如乾隆那样的艺术修养。遇到万寿节之类节庆,各地督、抚、关差、织造等人例贡中搭配几件古字画,在贡单中开列出来一些大名头,例如元代的黄公望、王绂、吴镇、倪云林,明代的文徵明、沈石田、唐寅、仇英等的假货摆样子,不久就束之高阁。因此,自乾隆后清宫新入藏品假货更是越来越多。

第二种情况则是太监们在入藏的宝贝上做了手脚。清代的太监权力虽然不如过去那么大,但是他们毕竟是皇帝身边的人。很多贡品、珍玩往往都经由他们调度。于是一些既想巴结皇帝,又拿不出好东西的朝臣,就想办法拉拢太监,给太监一点好处,将进呈皇帝的礼单写得很贵重,实则只是买点假货交差。

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馆建立之初,里面留用着一个叫陈子田的老太监。据他回忆,在慈禧太后时,大臣们假如只准备了个价值二百两银子的礼物,如果再给太监二百两银子,那么这件东西的真假、好坏,就都再不用理会,太监们自然会将一切摆平。

清宫的太监不但善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滥竽充数,更是善使移花接木之计。特别是清代中晚期以后,在内忧外患面前,皇帝们顾不得宝藏朱玩,制度监管日渐宽松,这就为太监盗宝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于是很多太监互相勾结,将皇帝所收藏的珍宝拿出去卖掉。为了掩人耳目,就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回古董摊上的假货搪塞。据有关档案记载,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永寿宫见到几只大木箱,按照题签说明,里面应该全是吴道子、张僧繇、范宽、李唐等人题款的名家名画。然而等到大家打开箱子才发现,所有东西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完全就是清晚期的仿冒品,而且仿冒质量还非常低劣。当时专家们就推断,这些东西连同那些“大明康熙年制”的瓷器都很可能是太监们上下其手、弄虚作假的结果。

总之,清宫里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全是珍品,这一点尤需如今的收藏爱好者们留意。

 
标签: 太监 清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的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
  • 太监是哪个朝代产生的?
    太监是先秦时期朝代才有的。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06-24
  •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1、赵无极是麒麟教教主,他擅长使用邪术,拥有一身无敌的邪门功夫和邪术,办事手段干净利落,为了接近皇帝企图威胁皇帝交出江山,故意接近王爷僧格林参,助其消灭朝廷叛逆,让其带回皇宫接近皇帝,意图找到机会杀死皇帝,最惧怕降龙十八掌,最终死于苏灿的降
  •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1、明朝有太监。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2、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死于1433年。10岁时,马叁保
  •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1、明朝的太监权力为何那么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并设立内阁和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文武百官。而在其他朝代,丞相能够把控权力,也就没有太监什么事啦。2、明朝根据历朝历代得出的教训是所有篡权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把君
  •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的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1、竖刁。2、周朝开始有了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应该是无名无姓。第一个有名姓留传下来的宦官不是赵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的竖刁。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1、历史上的第一个太监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一个仆人竖刁,竖刁本来不是太监,只不过当时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就自己自宫,以表示对于齐桓公的忠心。2、竖刁本来只是一介平民,但是他为了得到齐国大王重用,就专门把自己阉割,跑去献媚齐桓公。此时的齐桓公也
  • 古代太监和宫女同居的悲惨代价 竟要剥皮
    《甄嬛传》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看,一部经典的古装剧,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对食恋”很实在,往往发展到“对食婚”,从恋爱走向神圣的婚姻殿堂,他们的婚姻也有浪漫气息。紫
    12-31
  • 史上最牛的太监 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