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人庞统会成为悲剧人物是因为长相吗

   2020-09-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庞统是三国时期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但是庞统的一生却十分的坎坷,根本原因在于庞统的长相,以及人们所说的天意。庞统虽然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但是庞统却生来一副十分丑陋的皮囊,导致庞统经常被他人拒之门外,忽略了庞

庞统是三国时期十分著名的一个人物,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但是庞统的一生却十分的坎坷,根本原因在于庞统的长相,以及人们所说的天意。

庞统虽然与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但是庞统却生来一副十分丑陋的皮囊,导致庞统经常被他人拒之门外,忽略了庞统的才华。

庞统曾经亲自去到曹操的营帐当中,但是由于自己的长相,被曹操麾下的众多将领嘲笑。但是庞统来到曹营的目的却不是跟随曹操,想要在曹操身边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要帮助刘备与孙权的抗曹联盟。因此庞统专程来到曹营当中,为曹操献上铁锁连舟之计,使得曹操的船被火烧时无法逃脱。

在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大败,孙权与刘备一时间意气风发。庞统专程来到孙权所掌控的江东,但是却先是因为自己的长相,被孙权以及江东众多将士的取笑,而后又遭到了周瑜的排挤。由于孙权对于周瑜极度的信任,从而将庞统拒之门外。

离开江东的庞统,来到了刘备的麾下,却再次因为长相被人轻视。经过努力之后,刘备终于开始重视庞统。庞统本以为可以一展才华,但是却在率兵征讨西川的时候,被敌人埋伏,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年仅三十六岁。

庞统拥有惊世之才,但是却一直郁郁不得志。好不容易得到了刘备的重视,但是却英年早逝,空留遗憾,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

如果凤雏庞统没死会发生什么

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智囊团,除了被人们称为卧龙的诸葛亮,还有就是被人们称为凤雏的庞统,诸葛亮与庞统被人们称为卧龙凤雏。而三国时期的著名谋略家徐庶曾经当着刘备的面,直接称赞诸葛亮与庞统,说道:“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可得天下”。只可惜,凤雏庞统英年早逝,如果庞统没死的话,历史又将会是怎样的呢?

庞统动画形象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与庞统都成为了刘备的谋士,如果站在徐庶 “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可得天下”的角度来看,仅仅是得到了诸葛亮便可以一争天下。如果凤雏庞统没有在落凤坡命丧黄泉的话,那么刘备的身边既有卧龙诸葛亮,又有凤雏庞统,东汉末年的天下很有可能将会是刘备的。

如果庞统没有死,诸葛亮也不会是刘备身边唯一的一个智囊团,也许就不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这一句话。因为有了庞统的帮助的话,诸葛亮身上的负担会变小了很多。也许就不会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无法进去西川;多次进攻魏国,却被司马懿拖住,毫无战果,最终在五丈原病逝,空留千古遗憾的结局了。

但是还有其他的说法,如果凤雏庞统没有死,刘备身边的谋士以及军士将领,很有可能因为卧龙凤雏的存在,分帮结派,导致刘备的军队出现结党营私的情况。从而使得刘备统一天下的目标成为泡影,依然无法改变历史,最终的胜利者,仍然会是司马家族。

凤雏先生庞统的儿子是谁

三国时大都是父辈有功但却战死或病死部将的后代都会得到父辈的爵位和赏赐这样的说法。比如典韦死后,曹操把典韦的儿子典满提拔为司马。这种做法是古代的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有一个特例,那就是蜀国某事庞统死后,刘备却把他的父亲提拔为大臣。这是极其少见的,小编觉得主要是父辈年纪大,孩子年轻有抱负,才会有上边所说的儿子继承父辈的爵位。

其实对于刘备的做法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当时庞统的父亲比较有名望,而且庞统的儿子年龄太小,不能接任父亲的职位。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当时刘备以爱才出名,对于这么一个君主来说,不可能刻意的去疏远有功之臣的后辈。于是在大家都在讨论庞统父亲的时候,就忽略了庞统的儿子。

庞统的儿子其实叫庞宏,为人比较耿直,为此得罪了当时的尚书令。在一次回培陵的途中掉入水中溺死。在这之前,庞宏一直是培陵的太守。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他的一生。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与他出名的父亲相比,那就是没法比了。史料中记载的也非常少,几乎对这个凤雏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注释。

庞统的儿子数目不详,而且几乎都没有什么建树,对于记载中唯一的庞宏也只是草草几句就没有了下文。虽然自己的父亲是有名的人物,但是孩子不一定就会也是才华横溢或者是勇猛大将。历史的潮流还在向前推进,而我们也只是在潮流中随波逐流。

三国演义中庞统怎么死的

庞统是刘备门下能文能武的将能之士,深受刘备的重视。刘备得到东吴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之后,任用了庞统。庞统接受刘备的任职后,一心为刘备四处征战而献策。庞统不仅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他还是一位能带兵作战的将领。

公元212年,刘备准备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刘璋,只要将刘璋打败,刘备就会占领涪城。刘备的作战想法得到了庞统和诸葛亮等谋士的支持。

公元213年,刘璋得知刘备率兵前来攻击时,任命张任和刘璝等人作为主将前去和刘备对抗。刘备率领军队打败了张任等人的防御,张任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退至到绵竹。刘备随后率兵追击张任到绵竹,刘璋知道情况紧迫,便让李严率军迎击刘备。李严认清了形势,便投降了刘备,刘备获得了绵竹。

张任率军退至雒城,庞统得知张任退至雒城时,便告诉刘备自己愿意率兵前去攻打张任。庞统便率兵前去攻击张任,为了快速到达战场,庞统便决定带兵抄小路前进。庞统率军走到了一个陡峭险峻的地方,庞统率兵走在前方,这条路又小又窄,四周都是峭壁和深林。此时正好是夏末,树木茂盛浓郁,里面即使有埋伏也不易察觉。庞统心生疑虑,便问手下士兵这是何处?士兵告诉庞统说,这是“落凤坡”。

庞统一听,大呼不吉利,因为自己号“凤雏”,庞统让士兵赶紧按原来撤回。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张任做好了埋伏,将庞统乱箭射死。

三国演义中庞统是谁的军师

说到庞统这一个人物,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在三国演义当中,庞统与诸葛亮并称为“凤雏卧龙”。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庞统所拥有的才华,绝对非常人可比。而庞统是谁的军师呢?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刘备。

庞统的才能之高,是世人皆知的。在刘备当年战争中,曾经得到著名谋士徐庶辅佐。但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要挟,徐庶被逼无奈,只能离开刘备,转身曹营。刘备十分不舍徐庶的离开,但是也不好阻止徐庶去曹营拯救自己的母亲。在徐庶临走之前,刘备询问徐庶何人可以辅佐他,徐庶只对刘备说了一句话,那便是“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连徐庶这样一个高能都这样称赞庞统,庞统的才华之高,可见一斑。

庞统最早是去找掌握的江东的孙权,想要在孙权的手下办事。原因便是赤壁大战之后,江东名气大噪,孙权与周瑜意气风发,受到人们的称赞。但是,当庞统去到江东之后,周瑜却十分的看不惯庞统。而孙权又十分地听从周瑜的意见,最终决定不用庞统。江东著名将领鲁肃心中虽然不舍庞统,但是也为庞统指明了方向,告诉庞统去寻找刘备,成为刘备的军师。

庞统投靠了刘备之后,由于长相十分的丑,没有受到刘备的重视,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之后因为诸葛亮和鲁肃的强烈推荐,刘备开始重用庞统。庞统最终将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得到了所有人认可,帮助刘备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

 
标签: 三国 庞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