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人性都是自私的 哪怕他对你恩重如山

   2020-05-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颖上人(当时无今颍上县,应为颍河上游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颖上人(当时无今颍上县,应为颍河上游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资料图)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去请教未来之路。管仲说,在您的放权和我的管理下,齐国已屹立世界之颠,但需要保持。所以我死后,请你离那三个东西远点。管仲所谓的“三个东西”就是齐桓公最宠爱的三个人:易牙、卫开方、竖刁。三人对齐桓公可谓是忠心耿耿,几乎恩重如山。齐桓公有次对易牙说,大王我什么都吃过,就是没吃过人肉。晚饭时,易牙就端上一盘肉,齐桓公吃了后大赞爽口过瘾,问是什么肉。

易牙回答,我儿子的肉。齐桓公感动的稀里哗啦。卫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不远万里来到齐桓公身边,全身心侍奉。齐桓公曾问他,你远离故土,抛弃父母妻儿,难道不想念他们吗?卫开方回答,这一切跟您一比,就是粪土。齐桓公为之哽咽。而另外一个叫竖刁的,自愿阉割自己来宫中伺候齐桓公。齐桓公始终把这三人当成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如今管仲却让他远离,自然莫名其妙。

管仲解释道:“人性都是自私的,然后是爱自己的妻儿,然后是爱自己的父母。竖刁把自己给阉割了,对自己都敢下狠手,何况对别人?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何况对别人?卫开方连自己的妻儿都肯抛弃,何况别人?”齐桓公说,“这才说明他们对我恩重如山,高风亮节呢。”管仲说,“胡扯,您将来会把位置传给儿子,还是传给一个陌生人?”齐桓公说,当然是传给儿子。

管仲说,人爱自己胜爱别人,这是天性。如果有人爱别人胜于爱自己,那就是伪,就是违背天性,不近人情。不近人情的人,要离他远点。因为一个人没有人的性情了,那和禽兽就无异,那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管仲(资料图)

当然,齐桓公对管仲的这段话大大不以为然。管仲死后,他继续宠幸这三人,结果是,当他生病在床,无可救药时,三个高风亮节的人发现效忠他已不能带来利润,立即锁闭宫门,活活饿死了他。

我们经常听到好人好事,其中有一种好人好事是,抛妻弃儿去养活别人的妻儿,拯救别人而割自己的肉。乍一看,让人感动,细思一下,就会感觉极为恐怖。

一个人要畜牲到何种地步,才会做出这样不近人情的事来?

很多年前,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全国都知道了大禹的这一无私事迹,大舜命人把大禹事迹传播四海,打出口号:学习大禹好榜样,忠于治水忠于舜。

舜的臣子彭祖撅嘴摇头,对舜说,大禹治水真就这么刻不容缓?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

舜说,他太忠于祖国了,太无私了,他是伟人。

管仲(资料图)

彭祖说,我看他是个伪人。人爱自己,爱亲人,天经地义。他却不爱,这人要么是白痴,要么就是大奸大恶,要么是他老婆太难看。

舜不同意。

几年后,大禹挟着治水的威望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口碑,把舜逼下台,成为华夏之主。

 
标签: 管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使自己的才能尽得施展。不仅成就了齐国东方强国的雄姿,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显赫身份,更成就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名。一、得遇知己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两人是同乡,又是年轻
  • 齐桓公想称霸 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
  •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对于齐国
  • 管仲是怎样发展经济的?管仲为何要设立“妓院”
    管仲(约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出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论语》、《史记》、《管子》、《左传》、《管仲传》(北宋苏洵著)等都有大量关于管仲
    12-23 妓院管仲
  • 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是谁 管仲的故事有哪些
    在我国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管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正是因为他协助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才成为了春秋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有很多人对管仲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管仲到底是谁?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
    12-20 管仲春秋
  • 管仲如何成功忽悠诸侯买自己的破石?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之后,齐桓公对管仲说,咱们举办这么大一场盛会,花了不少钱,风头也出尽了,可怎样才能把这些虚名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呢?不然的话,寡人想去朝拜天子,会感觉费用不足,仲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管仲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怎样帮他的
    12-16 诸侯管仲
  • 齐国名臣管仲如何使得邻国鲁国服服帖帖?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春秋时代齐国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管仲为了能使公子纠当上国君,途中埋伏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
    12-15 管仲
  • 名臣管仲不为人知的一面:早年曾三次求职失利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
  • 浅析齐桓公用管仲之谋 管仲的经济思想分析
    管仲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辅佐齐桓公登上春秋五霸的宝座,管仲为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等一系列口号和改革措施,为齐国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代的大圣人孔子也对管仲的才华大加赞赏,儒家理想中的明君忠臣的典范便是齐桓公和管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齐
  • 齐国管仲 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齐国管仲: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齐国管仲:全国开妓院为财政创收:众所周知,今天的娼妓是一个被世
    12-11 妓院管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