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南子和孔子是否真的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2020-03-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南子接见孔子一段颇有意味的故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南子接见孔子一段颇有意味的故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南子接见孔子一段颇有意味的故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南子接见孔子一段颇有意味的故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意思就是说,南子接见孔子那天穿戴十分整齐,戴着王后凤冠,佩着玉饰,端坐在帷帐中。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自己的老师得不到卫国的国君的召见而屈就去深宫谒见南子的事情而感到十分的不满。孔子连忙给子路解释并向上天发誓说:“如果见南子我做了见不得人的上床苟且事情,天打五雷劈!天打五雷劈!”那么,南子是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去拜见她?拜见过南子的孔子又为什么赌咒发誓地坚决否认做了见不得人的上床苟且事情呢?

孔子的这句话,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更有些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味道。其实,孔子不仅没有做了越轨见不得人的事,而且连南子的面也没见到,更不知道这个名动一时的风流荡妇是什么样子的,那为何在自己的弟子面前大发如此的重誓呢?或许孔子此时的心中的确有那么点风流浪漫的想法。难怪孔子后来说,食色性也,性也。细品一下便知其中奥妙,不过,孔子的名声并未因此受任何影响,毕竟,整个游戏规则都是这位圣人制定的,这是他的不同之处,也是他作为至尊至圣大师的高明之处。

但是,细细分析起来,并没有如此简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孔子发下如此重誓的呢?孔子到了一个国家前去拜见国君夫人原本算不得一件大事,既没有谈政治,也没有谈六艺,更没有形成白皮书之类的东西,只要四个字“子见南子”就可以了,但是司马迁却用了诸如“环佩玉声璆然”等大量的笔墨记载这件事,这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说起来,孔子拜见南子之时做出非礼的事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虽然说南子风流放荡,但是孔子当时的年龄已经五十六岁,而且孔子作为一个客居卫国首次进宫面见国君夫人的名人来说,借给孔子十个胆子也不敢胡来。再说,南子国色天香,心高气傲,她恐怕也不会为了一个其貌不扬、又早已就知道天命的糟老头子动心吧?至于子路为什么不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看不起南子的品行,认为南子行为不合礼教,而自己的老师居然去面见这样的人,显然有失身份。

那么,为何孔子此时要发下如此的重誓:“天厌之!天厌之”呢?按照孔子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修养,会见了一个女人是没有必要也不会发这样的重誓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尴尬的局面呢?那就是因为孔子拜见南子之后的思想感情的确有了变化,他在子路面前表现出来的,是失魂落魄、神魂颠倒的情绪。这一方面说明南子确实美艳绝伦,诱惑十足,连孔子这样有定力的圣人也把持不住;另一方面,可以断定孔子的确动了凡心!起了爱慕之心了!

其实,孔子即便是发下重誓也没有说明他对南子没有任何想法。就在一个月之后,卫灵公和南子同车外出,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子里跟随,孔子见此情景,不由得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意思就是说:我还没有看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一样的人呢!有人解读说这句话是讽刺卫灵公的,可谁知道孔子是不是在自我感慨、自我伤怀而大发牢骚呢?

人人都称孔子为圣人,使他在至尊至圣的呼声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当孔子大步走向不近女色、出尘脱俗的圣人神坛的时候,他却在悄悄地打造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风流佳话,竟然拜倒在一位着名荡妇的石榴裙下,真可谓是“圣人难过美人关”啊!

 
标签: 孔子 南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1、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前551~前479),名孔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又是中华文化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2、孔子主张世人以“德治教化”、“礼乐”、“仁义”为哲学思想。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并影响了
  •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1、“素王”是孔子的众多称呼中的一个,有“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说法。 2、在先秦文献中,“素王”本指远古帝王,还用以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第一次将孔子与“素王”联系起来的是西汉的刘安。他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孔子虽然
  •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原因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
    1、因为孔子首开儒家私人讲学的学风,垂范后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有意无意都会附会为孔子的门生,奉孔子的学说,自认为是儒学正宗,所以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集其大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
  •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
    1、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1、老子与孔子,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他所开创的道论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教育理论至今仍有巨大的实践意义——他们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 文
  •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1、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开创了私人
  • 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什么?
    衍圣公府即为孔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它是孔子嫡长孙来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其职责为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02-23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能忍吗?孔子的祖先竟被人夺了娇妻
    孔父嘉,孔子六世祖。子姓,名嘉,字孔父。有点拗口呀,反正,他们那个时代,姓啊氏啊名啊字啊,规矩多多,如今咱这一般人,难以听懂,今日也不去追究。因想说的,是一段爱恨情仇杀人弑君之事。此事《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载。不过《左传》里,写得比较简略
    12-29 孔子
  • 巧施妙计登君位 孔子眼中最伟大霸王横空出世
    在郑庄公“昙花一霸”之后,九五之尊的周王室开始歇菜了,不但歇菜,更没诸侯拿他当盘菜。之后的多年,是各路诸侯相互争雄的时代。霸王是人人都想当的,麻烦是大家相互找的,周天子是没人拿着当盘菜的,大抵就是这期间的主要特征了。但第一个当上霸主的,却是
    12-29 孔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