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权臣 索额图被赐死 明珠却官复原职

   2020-07-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明珠,康熙朝的一代权臣,对于他的评价有些矛盾。在康熙初期,明珠作为康熙帝的股肱大臣,为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康熙后期,因权欲过重,大搞朋党,收受贿赂,被康熙皇帝严惩,但是相比他的那个老对手索额图,明珠的结局要好很多,索额图被赐

明珠,康熙朝的一代权臣,对于他的评价有些矛盾。在康熙初期,明珠作为康熙帝的股肱大臣,为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康熙后期,因权欲过重,大搞朋党,收受贿赂,被康熙皇帝严惩,但是相比他的那个老对手索额图,明珠的结局要好很多,索额图被赐死,获罪的明珠虽然得不到重用,但是官复原职,终老而死。

明珠(1635-1708年),字端范,姓那拉氏,那拉也称作纳兰,所以他的名字又叫做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

明珠的祖先是叶赫部的首领,被努尔哈赤灭掉后,归附与大清。明珠的父亲世袭了个骑都尉的小官,没有给他带来特别的帮助。但是叶赫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有着姻亲关系,使得明珠有机会接触到皇室。

明珠的岳父算是一个牛叉人物,是多尔衮的亲哥哥英亲王阿济格。顺治皇帝时期,多尔衮被清算,阿济格亲王爵位被削,家族没落。很显然,和皇族的姻亲关系并不是明珠扶摇直上的阶梯。

明珠为人聪明干练,善解人意,又通满汉两种语言。顺治元年,明珠举家移居北京,成为了大清的新贵族。明珠第一任官职是侍卫,几经升迁,在康熙五年(1666年)升为弘文院学士。

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明珠受康熙信任,仕途畅通。康熙十年(1671年),明珠任兵部尚书,经常随侍在皇帝身边,参与国家机密。

真正让明珠飞黄腾达的是在平定三藩的决策中,和康熙坚决站在一起,当时的索额图极力反对撤藩,明珠和刑部尚书莫洛等人赞成撤藩,认为就是三藩造反也得要除掉这个毒瘤。

果然,撤藩令一下,三藩相继起兵造反,攻占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朝臣中以索额图为首的反对撤藩的人,认为明珠等人主张撤藩招致了大祸,应该诛杀以谢天下。康熙皇帝反驳道“撤藩是朕的主意,他们有什么罪。”

三藩平定之后,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十六年(1677年)七月,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内阁辅臣之一。

这时的明珠更受到康熙皇帝的特别眷顾,康熙亲自为他书写条幅,以酬谢他勤勉辅佐,朝夕问对之功(康熙王朝里明珠做寿时,李光地送的那个贺礼就是这个出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康熙下江南,又以明珠随扈,这种特殊的恩遇,使明珠志得意满。

康熙十九年,大学士索额图去职后,明珠在政治上尤其是在人事权上有了很大的发言权。

康熙在任免朝廷官员时候,经常会询问明珠的意见,康熙二十年(1681年),陈廷敬就是康熙征求了明珠意见后,得到重用的。一大批官员在明珠的举荐下,前往大清各地任命,结党的苗头以此开启。

虽然明珠在任用官员上有很大的私心,但也不乏唯才是用,明珠推荐的官员在治理地方,疏通河道等国家大政上还是做出不少贡献的,大多官员都能胜任职责。

由于康熙的重用,明珠的权威日盛,清代内阁本无重权,也不设立内阁首辅,但明珠俨然以首辅自居。大小政事都有明珠独揽,即使出现错误,同事们也不敢驳正。从康熙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1678-1688年),这十年的时间是明珠的权势最高峰时期。

权力过盛,私心就会萌生,他开始利用权力,打击异己,收买人心,结党营私。

明珠利用职务之便,卖弄权力。凡是康熙称赞的或准备进用的人,明珠就向他卖好,说:“是我极力从中推荐的”。如果康熙对官员不满时,明珠就会向此人说:“皇上不喜欢你,但我我尽力保全你。”

明珠常以这些手段来拉拢人心,固结权威。每天奏事完毕出宫时,满汉诸部官员和他的心腹都在门两旁拱立以待,向他探听消息,这样一来,康熙的许多旨意或行动很快就被泄露出去。要是涉及到官员利益,很多大臣就会请求明珠出主意想法应对。

通过这些手段,明珠在周围形成了一股以他为中心的巨大势力,无论满汉都有他的死党。当初康熙让他入阁的本意是让他牵制索额图,后来果然和索额图相互倾轧,结成宿怨,很快他们就各自为党。

明珠与同党都贪得无厌。明珠家中“货贿山积”。凡是督、抚、藩、臬等地方大员一有空缺,他的死党余国柱都会辗转出卖官职,大肆索贿。每到年终岁末,京城各部院,外地督抚各司,向他送礼的人在门前排成长龙,连住宅旁的胡同都站满了人,有的人一时送不上礼,就在附近的客栈住下来,要等十几天才能将礼物送出去。

明珠长期贪赃弄权,早已声名狼藉,恶名远播,康熙皇帝也洞悉其奸,先是对他提出警告,希望他有所收敛。康熙十八年,康熙借京师地震事件向群臣警告,让他们“洗涤肺肠,公忠自矢”,主要是针对索额图和明珠,但是明珠毫无警惕,丝毫没有改观。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康熙的授意下,徐乾学、高士奇唆使御史上了震动朝野的《纠大臣劾》。在疏中陈述了明珠等党羽罪状共八款,指责明珠勾结党羽,卖官鬻爵、中饱私囊,其罪罄竹难书。

康熙看过奏疏后,宣布解除明珠大学士职务,余国柱也被免职。

不久,明珠被任命内大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准葛尔部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叛乱,康熙命裕亲王福全统兵征剿,明珠被派去参赞军务。乌兰布通一战,噶尔丹战败,首恶逃脱,明珠因此受到牵连,被降四级留任。

第二年,康熙复授明珠保和殿大学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康熙亲征噶尔丹,明珠负责督运粮草,五月,昭莫多之战,噶尔丹败走,清军班师回朝。次年,康熙再度亲征,明珠扈从,不久噶尔丹败死,明珠再次立功。

因为两次征噶尔丹有功,明珠官复原职,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明珠因病去世,都没有受到康熙的重用,但是官职仍旧保留。如此相比索额图被赐死,明珠的结局显然是要好太多了。

至于《康熙王朝》中的康熙用以毒攻毒的办法,让明珠审理索额图只是影视作品的渲染而已,索额图在明珠之前就已经挂掉了。

 
标签: 索额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索额图为什么会成为康熙朝第一罪人?
    索额图在康熙朝被康熙定为“我朝第一罪人”,但实际上这个“我朝第一罪人”在康熙朝的功绩却一点也不小。索额图平生最大的功绩有四个,一是帮助康熙生擒鳌拜;二是为平定三番出力;三是签订《尼布楚条约》;四是从政准格尔。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福临去世,选定
  • 大臣索额图是因为造反康熙才处死他的吗
    索额图,出生大约在崇德元年(1636)前后,生于盛京(沈阳),姓赫舍里氏,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索额图是索尼第二子,出身子贵胄之家,是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 。中国清代康熙朝大臣,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
  • 康熙帝的“左膀右臂”—索额图与明珠之争
    索额图、明珠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们都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所属两派之间无穷无尽的争斗,对国务、政体及吏治等都产生了消极影响。索额图,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初期四大辅政之首索尼的第三子。索尼为大清国开国勋臣,顺治
  • 清朝康熙大臣索额图及纳兰明珠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纳兰明珠因朋党之罪被罢黜,后虽官复原职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
  • 清朝索额图怎么死的?死后索额图墓在哪里
    清朝时期,康熙即位,擒鳌拜,定三藩,拥太子,这就是索额图。于1703年被皇帝处死,在宗人府中活活受煎熬,最终饿死在监牢里。死后的他尸体不能进入祖坟,只能葬在北京一块小地方,最后被子孙迁到了黑龙江。索额图简介索额图,清朝1636年出生在现今的
  • 索额图收养红玉的原因是什么 索额图的墓地在哪
    红玉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索额图做出收养红玉的行为?先来谈谈红玉,红玉本命究竟为何,已经不得而知了,自从他被索额图收养后,便被改名为红玉,也一直以红玉的身份活下去。但从红玉二字,我们还是可以一窥究竟的,何以这样说?红色,在古代不称为红,而称为
    12-12 索额图
  • 索额图之父是三朝重臣 他助皇帝斗鳌拜位极人臣
    康熙初年的四位辅政大臣中,人们最熟悉的可能是被影视剧演绎得较多的鳌拜,其实当初位列第一的是老臣索尼。索尼,不是日本家电的牌子吗?这位索尼,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赫舍里氏,努尔哈赤时代,索尼之父硕色和叔父希福由女真哈达部投奔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在太
  • 历史上索额图是怎样的人 为什么会被康熙处死?
    索额图是清康熙年间权臣,是顾命大臣之首索尼的儿子,也是康熙孝诚仁皇后的叔叔,可以说的上是皇亲国戚。索额图早些年颇受康熙重视,后来卷进太子之争中,被康熙厌弃,甚至是处死,并将其以前的功绩一并抹杀,给他留下“我朝第一罪人”的判语。对于许多现代人
  • 索额图后来为何会变成奸臣?他的死是自找的吗
    索额图,正黄旗出身。出生于清朝最为辉煌的时代,康熙年间。他可谓一出生便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为何如此说呢?只因他老父实在太过于有名,辅佐过三任皇帝,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大清朝的诞生。他将索氏一族带入了权势之门,开启了家族辉煌荣耀的历史,并为子孙
  • 纳兰明珠的妻子后代是谁 他与索额图谁好谁坏?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端范,生于公元1635年,去世于公元1708年。纳兰明珠在康熙朝时期,极受康熙重视,历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后来因为撤蕃问题和台湾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