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陵寝因何选在紫金山 汪精卫曾提议景山

   2020-05-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25年元月初,孙中山先生赴北京与冯玉祥“共商国是”,不幸确诊患了肝癌,同月下旬由协和医院回行馆改用中药治疗。各地国民党要员闻讯纷纷赴京探视,其中就有护法期间担任过非常国会秘书长、大总统府咨议,时任江苏临时省党部监察委员的陈去病先生。3月

1925年元月初,孙中山先生赴北京与冯玉祥“共商国是”,不幸确诊患了肝癌,同月下旬由协和医院回行馆改用中药治疗。各地国民党要员闻讯纷纷赴京探视,其中就有护法期间担任过非常国会秘书长、大总统府咨议,时任江苏临时省党部监察委员的陈去病先生。

3月上旬的一天,孙中山病势垂危,昏睡了过去。宋庆龄、孙科及汪精卫、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议后事,汪精卫主张孙总理身后葬于北京景山。不料,孙中山突然翻过身来,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众人愕然惊视。

3月12日,国父孙中山抛下奋斗了40年的国民革命,与世长辞。治丧筹备委员会在一片悲泣声中举行首次会议,会上,汪精卫困惑地说:“总理明言葬于紫金山,但不稔山在何处?”陈去病站起来说:“就是明孝陵所在地钟山。”众人仍然不大明白,陈有根有据一一道来。汪精卫当即请陈撰写成文,于是就有了《紫金山考》,由各日报刊出。

文章对紫金山名目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及状貌特征考证得清清楚楚。公元333年,楚威王战胜越国,在紫金山掘山埋金以镇王气,因而此山得名金陵山。汉时改称钟山,三国东吴为避孙权祖父名讳,据山北有汉秣陵尉蒋子文墓,改名蒋山。

南朝时,因山在城北,又叫北山。明嘉靖十年由于孝陵在钟山而改名神烈山。山上裸露着断层的紫色砾石,在阳光照射之下,远望呈紫金色,所以别称“紫金山”。紫金山是天目山的分支,宁镇山的余脉,周长70里,北高峰、小茅峰和天堡山三峰并峙,状如笔架……

文章见报的同时,国民党中央成立了葬事筹备处,拟定了主要的几项工作程序:

一、选定墓址,二、测量墓地,三、交涉圈地,四、征集图案,五、招标兴工。看来,前三项工作,让陈去病参与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马上行动,陈去病以葬事筹备委员的身份先赴南京选择墓地。一到南京,陈马不停蹄地登上紫金山,逐一踏勘。山南,紫霞洞的左边发现有个降坛,陈氏断定是故城的遗址,这里朝南向阳,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同行听了一致赞同,墓穴选址的初步方案产生了。

4月21日,宋庆龄等来南京出席追悼孙中山大会,23日在紫金山观察地形,听了陈去病的汇报,提出了在小茅山南麓建陵的设想。宋庆龄一行步行到了实地,拟建的陵墓处在山南中段平阳之地,觉得颇为满意。后来,中山陵建成,深受国民称赞,都说陈去病选中的是“山头第一墓地”,舆论认为陈氏深谙风水之学,甚至被目为“青乌之徒”。

其实陈去病决非风水先生,他有的是深厚的文史底蕴,平时喜爱游览祖国自然名胜人文景观,对风土、物产、山川、景物自有独特的领悟。风水学有它科学的内在,只是堪舆家故意将它染上了重重神秘的色彩,成为玄学罢了。陈去病凭着他的文化积淀,综合山、水、空气、阳光、植被及周边环境,科学地选定了墓址。

而今,阳光灿烂之日,登临中山陵,站在大平台上,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畴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尽收眼底。好地方!哪个驻足者不这样赞叹。

 
标签: 孙中山 汪精卫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么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到底如何定位 孙中山历史地位怎
    1、他是现代中国转型的先行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2、孙中山先生的民族革命,无论是最初的反对满清专制、还是后来的反对列强,都是现代民族国家重构的必要环节。因此,首先从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一点上看,就不应该怀疑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
  •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 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晚年思想新飞跃的主要标志。2、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3、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何要定都南京?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残破不堪。何况
    12-29 孙中山
  • 孙中山出生证明曝光 孙中山曾经是美国公民?
    国民党“中央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认为,孙中山先生作为“唯一一位在两岸四地印下足迹的领袖人物”,还有太多需要公众了解之处。他的经历和精神,不仅值得学界好好挖掘、研究,更应让公众从中汲取到正面能量。看到来自孙中山故乡的大学生跨越海峡寻找伟人足迹,
  • 孙中山与黄兴如何从团结奋斗到最后分道扬镳的?
    黄兴与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声应气求、并肩战斗九年,后因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而一度分道扬镳。中华革命党组党原则之争,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乃是两种自由观的直接碰撞。黄兴与孙中山黄兴与孙中山合作始于1905年组建同盟会,而其合作的基
  • 谁最先尊称孙中山为“国父”?
    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尊孙中山为“国父”,是蒋介石1925年3月30日在东征途中兴宁城提出的。当时,他在兴宁城北门外召开了追悼孙中山
    12-25 孙中山
  • 揭秘孙中山的日籍夫人大月薰:与女儿成“姐妹”
    大月薰是中国革命之父孙中山的日籍夫人,也是孙氏的第三任夫人,与孙中山生有一女冨美子。受到领导中国革命的孙中山抛弃后,分别再嫁两次。一八九八年秋,日本一个从事中国贸易的商人大月素堂因家中失火而临时搬到了横滨市山下町一幢石造楼房的二楼居住,而此
  • 孙中山为何叫“孙大炮”?
    孙中山叫“孙大炮”,是人们对他的称赞。因为无论对满清统治者,还是对封建军阀,他都是一门摧枯拉朽的“大炮”;还有人说,叫他“孙大炮”,是因为他口才了得,一开口就有如大炮狂轰……事实上,“孙大炮”的绰号来自孙中山的政敌袁世凯,也并不是对他的赞许
    12-23 孙中山
  •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难言之隐 27岁的悬殊
    年龄相差近30岁的宋庆龄与孙中山宋的结合,虽然过程很激烈,但并没有太多爱情的成分,甚至在宋庆龄去日本找孙中山之前都没有想过要嫁给他。直到半个世纪后,宋庆龄道出了当时两人结婚的隐情,她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一次,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