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织造实为“情报站” 曹雪芹祖父竟是神秘特工

   2020-08-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作为继《六朝卷》、《民国卷》和《明代卷》之后出版的第四部专卷,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南京通史·清代卷》昨日在宁首发,副市长陈刚出席首发座谈会。曹雪芹祖父曹寅掌管的江宁织造,其实是康熙皇帝设在江南的“情报机构”;早在清朝,南京的盐水鸭便

作为继《六朝卷》、《民国卷》和《明代卷》之后出版的第四部专卷,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南京通史·清代卷》昨日在宁首发,副市长陈刚出席首发座谈会。

曹雪芹祖父曹寅掌管的江宁织造,其实是康熙皇帝设在江南的“情报机构”;早在清朝,南京的盐水鸭便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美食;晚清时期,南京就有了城市消防系统“水龙局”,并严令“闹市禁造鞭炮爆竹”……《南京通史·清代卷》全书共60万字,收录了很多轶事秘闻,堪称了解清代南京的一部百科全书。

江宁织造其实是“情报站”

曹寅替康熙“监视”江南官场

一部《红楼梦》,让人们记住了南京的江宁织造。而在历任江宁织造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最得皇帝信任的一位。不过,曹寅的主要使命并非是向宫廷进贡丝织绸缎,而是另一项特殊的任务:秘密搜集情报。

《南京通史·清代卷》中提到,康熙曾多次叮嘱曹寅:“以后有闻地方细小之事,必具密折来奏。”为了让曹寅长期担任自己安插在江南的耳目,康熙特意改变了顺治朝规定的江宁织造每年或三年更代的办法,变为不限任期。

在《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的3119件奏折中,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所上的密折有619件之多,接近总数的五分之一。两人的奏折中,既有地方晴雨农情、市况粮价,也有访查得知的官绅隐私、民众起事等重大问题,内容与织造事务有关的数量很少。曹寅的奏折对康熙中后期江南官场和民间的重大事件俱有报告,比如康熙四十六年的江南盗案、四十七年的废太子胤礽事件,五十年的江南科场案、朱三太子案等,康熙对曹家的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盐水鸭清代便是“美食上品”

广东一官员为饱口福搬来南京

南京的美食在清代也颇有名气,如今的金陵特产盐水鸭在当时便已享誉全国。

据史料记载,清代南京最有名的两大美食是“初春盐水鸭”和“冬日桶子鸡”,而各种鸭类制品更是琳琅满目。“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胃透”,谓之酱鸭……不过,这些鸭制品的名气都不及盐水鸭。当时的食客将盐水鸭奉为“无上品也”,形容其味“淡而旨、肥而不浓”,到了冬天还可以用盐腌制做成板鸭。道光年间,一个名叫冯蓁的广东籍官员为了能吃到盐水鸭,还专门侨居南京,并撰文盛赞“金陵所产鸭甲于海内”。

清代南京的水产品也有时令名品:春有刀鱼,夏有鲥鱼,秋有螃蟹,冬有鲫鱼。当时南京一带也产河豚,但因其有毒,被官府禁止入城买卖。

乾隆朝设“水龙局”负责灭火

“消防员”救火赏金超千文

早在清代,南京就建立起了城市消防系统,只是名称不叫消防队,而是“水龙局”。

南京的水龙局创建于乾隆年间,但都毁于太平天国战乱,直到1870年,才由城中士绅募捐恢复了水龙局。据介绍,水龙局的“消防员”分为扛龙夫和挑水夫两类,一架水龙必须配备水桶十担跟随。“水龙”是当时救火的主要工具,由一个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

据史料记载,晚清时期南京地区火灾频发,从1875年到1903年,全城共发生了513场火灾。为了应对火灾多发的局面,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先后从上海洋炮局购进4架新式洋水龙,以备应急之需。当时负责操作水龙的“消防员”每救一次火,就能领到赏金一千四百文。当时,绿营军、湘军、淮军等驻宁军队也参与灭火,他们主要负责维护火场秩序,协助水龙局运水,或是将着火建筑用铙钩拉倒防止火势蔓延。

同治后期至光绪初年,江宁布政使梅启照在南京城内推行太平水缸制度,各水龙局在辖区内各有10个太平水缸,每缸可储水20担以备救火。此外,官府还想方设法消除火灾隐患。19世纪末,官府出台了“闹市禁造鞭炮爆竹之令”,将鞭炮铺强行迁往城北僻静之处。

 
标签: 曹雪芹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曹雪芹是什么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曹雪芹是什么朝代的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
    1、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
  • 曹刿、曹操、曹雪芹什么关系?
    曹雪芹、曹操、曹刿3人没有关系。曹雪芹,名沾,字芹圃,号芹溪,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曹刿,生卒年不
    03-17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下毒致死?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
  • 曹雪芹晚期过着怎样生活 为什么会过的这么凄惨
    曹雪芹原来住在西山的时候,附近茶馆的一名伙计生了病,却无钱医治。曹雪芹见伙计每日被病痛折磨,自己有懂些医理,便有心帮助他。曹雪芹用野芹熬汤给伙计服用,没多久病就治好了。医好伙计的病后,曹雪芹声名大振,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后来他又用中草药
    12-29 曹雪芹
  • 红楼梦中的词都是曹雪芹做的吗?
    很多喜欢红楼梦的人是很偏爱书中各种词的,我们会发现在红楼梦这本书中词的出现概率极高,无论是在女子们酒之后的行酒令,还是,晴雯死后宝玉为她做的诗等等,书中诗词数量极多,那么这些诗词都,曹雪芹做的吗?未必如此,虽然曹雪芹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但是
  • 纳兰容若与曹雪芹的渊源 《红楼梦》真是纳兰家
    纳兰容若出身叶赫那拉氏,家族显赫,被誉为“满清第一才子”,纳兰家族与曹雪芹家族相识,且命运相似,无怪乎连乾隆皇帝都直呼《红楼梦》写的是纳兰容若父子之事。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
  •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写红楼梦的目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
  • 曹雪芹祖父曾为康熙当了20年密探!康熙的密探们
    曹雪芹祖父曾为康熙当了20年密探!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江宁织造曹寅熟练地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
  •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百般提防曹雪芹家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
  • 曹雪芹为何特写王熙凤夫妻生活?
    贾琏和王熙凤的夫妻生活《红楼梦》里的贾琏、王熙凤这对夫妇,是作者着墨甚多的一对贵族夫妻。按书里的交代,他们本不是荣国府里的主子。荣国府正院正房里住着贾政、王夫人,他们有儿有女,大儿子贾珠虽然去世,大儿媳李纨却老成持重,与王熙凤相比较,李纨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