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任命为丞相他不喜反哭 大喊 这下我家危险了

   2020-05-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君威莫测,做臣子的无论平时怎样受宠,一旦逆了龙鳞,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但是他也有一般皇帝的缺点,那就是好大喜功、猜忌多疑,尤其是到了他的晚年,猜疑心更重,群臣无不是如履薄冰。直言敢谏的汲黯曾因此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君威莫测,做臣子的无论平时怎样受宠,一旦逆了龙鳞,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英主,但是他也有一般皇帝的缺点,那就是好大喜功、猜忌多疑,尤其是到了他的晚年,猜疑心更重,群臣无不是如履薄冰。直言敢谏的汲黯曾因此批评汉武帝说: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的。但汉武帝依然我行我素。

老臣公孙贺也是受害者之一。公孙贺本来是汉武帝的宠臣,并且在汉武帝还在当太子时,就因从军有功担任了太子舍人,可以说是标准的太子党。到了公元前138年,特别下诏让公孙贺娶了卫子夫的姐姐卫孺(卫君孺)为妻,公孙贺于是成了汉武帝的连襟,更加受宠。

公孙贺在出击匈奴之战中也颇有建树,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公孙贺先后担任轻车将军、骑将军、左将军,七次出击匈奴,凭军功封为南奅侯。公孙贺长期跟随汉武帝,对这位皇上的脾气秉性自然是了解透彻,时时处处小心侍候。

公元前103年,武帝任命公孙贺为丞相。这本来是件别人求之不得的大喜事,久经沙场的公孙贺却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坚决拒绝接受丞相印绶,边磕头边哭着说:“我本来只是边邑上见识浅薄的人,依靠着鞍马骑射的本领才当了官,我的才能实在不能胜任丞相之职。”

汉武帝和其他大臣看见公孙贺如此悲哀,也被感动得流下泪来。汉武帝认为这不过是公孙贺的托辞,辞让一下谦虚谦虚也就算了,于是对左右说:"将丞相扶起。"谁知,不管怎么劝怎么拉,公孙贺就是不起身,坚决不干。于是汉武帝也动了怒,给你脸还不要脸了!一生气,武帝挥袖而去。公孙贺一看皇上真生了气,吓得也不敢哭了,接受了印绶,走马上任。

散朝出宫后,其他大臣问公孙贺说:“拜相是多么荣耀的事情,您怎么非要推辞呢?”

公孙贺说:"主上十分贤明,我的才能不足以担当丞相之重任,害怕因此而受到重责,从此以后我们全家身家性命就危险了。"

公孙贺此举看来似乎很让人费解,但从以往的情况分析,其实也有道理。在他拜相之前,已经有接连三任丞相死于非命了,分别是李蔡、严青翟、赵周。李蔡之前的石庆虽为人谨慎,没有被杀,但也是因为屡次被武帝斥责最后连病带怕一命呜呼。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公孙贺才哭的如丧考妣,死活不肯。

但事情还真被公孙贺猜中了。公元前92年,阳陵大侠朱安世被公孙贺所捕,朱安世上书诬告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蛊诅咒汉武帝之事。最终公孙贺被冠以放纵子弟、蓄养宾客、不顾黎民死活等多项罪名被抓捕,父子双双死于狱中,之后其全家被灭族。

当然,公孙贺之祸也许是汉武帝打击卫太子势力的步骤之一,谁让他是卫太子的姨夫呢?公孙贺一案也成为点燃巫蛊大案和长安政变的导火索,卫家全军覆灭,卫太子自杀,一时间血雨腥风。

总之,专制制度之下,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过得并不轻松、压力巨大,皇帝担心权位丢失,臣子害怕动辄得咎,双方总是互不信任,离得皇帝越近就越是危险。再加上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当丞相的就更危险了。公孙贺即使不牵扯太子之事,也难免不像他的前任一样身首异处!

 
标签: 丞相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1、丞相的职责: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
  •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这种想法初期不错,但
  •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最终官居丞相得以善终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
    12-31 刘邦陈平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中国古代历史的十大丞相 谁才是第一名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作为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中,广义上来说,丞相和宰相可以是一个意思,当然在狭义上存在一定区别。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通过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以下
    12-30 丞相
  • 高力士身为一个太监为何权力比丞相还要高
    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宦官专权,就算是盛世唐朝也不例外,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位宦官,他有着高于丞相的权利,深受皇帝和后宫妃嫔的信任,他就是高力士。高力士为何受宠在唐玄宗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高力士就一直在他身边辅佐,后来李隆基凭一己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