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面对罗马教廷为何批示 西洋人为小人

   2020-05-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对于天主教我们知道他在西方的势力非常庞大,欧洲的国王在中世纪登基什么的都需要教皇来主持,而且还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明着说是圣战实际却是抢夺财富。之后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圣殿骑士团可以说教会是既有钱又有人,而且还奴役着人的信仰。而教皇

对于天主教我们知道他在西方的势力非常庞大,欧洲的国王在中世纪登基什么的都需要教皇来主持,而且还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明着说是圣战实际却是抢夺财富。之后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圣殿骑士团可以说教会是既有钱又有人,而且还奴役着人的信仰。而教皇一词仅仅是近代对他的一种尊称,并非尘世间的皇帝,教皇其实就是教会的大祭司。是组织盛典的最高神职人员。

对于教职人员来说他们就是天主教的卫道士,除了信仰上帝其他的都是异端。想想当初提出地心说的哥白尼,和因传播日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布鲁诺,这都是异端。

当西方传教士带上帝的福音书万里迢迢来到中国之后,因为明末清初的中国还是非常富裕强大的所以当时的传教士利玛窦以学术作为东西文化的一个桥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绘画艺术引起士大夫直至皇帝等统治阶层人物的支持,在天主教教义和儒家学说之间寻找相同的地方求同存异,合儒、补儒,以此来适应中国习俗的方式传教。这种传教方法就是“适应策略”,它的核心就是尊重中国文化、适应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之中寻找具有同一性的地方、作为一个契合点。

初期这种方法非常奏效,而康熙皇帝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也非常大胆起用传教士,利用他们的知识为朝廷服务。而且还给当时的传教士授意高官,可以说效果非常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郎世宁就是很好的一例,他的油画就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且在中国混的有声有色。但等利玛窦翘辫子之后耶稣会内部就产生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天主”和“上帝”是否和拉丁文的Deus意思是否一样?敬天、祀祖、祭孔是不是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动?刚开始还只是争议可到了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担任福建代牧的法国传教会士颜当突然下令,禁止辖区内的中国教徒祀祖敬孔。

不让中国教徒祭祀祖先敬拜孔子认为这是迷信活动,有违教令。为此康熙尤为重视东西文化之间的和睦,多次同教会头脑人物交流说祭祖是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而且明确指出:“中国之行礼于牌,并非向牌祈求福禄,盖以尽敬而已。并且先后派两队人马远赴罗马教廷求证教皇真实意思,教皇非但不理还扣押了派来的使臣。而康熙帝还非常天真的在等待着罗马教廷的回信并多次询问有西洋消息么?

1720年,教皇特使嘉乐抵华。康熙帝一直将他当作贵宾对待,多次接见他,与他进行说理与辩论。康熙帝对待因礼仪不同而引发的争端表现出极大重视,不愿意因此而造成中西方的决裂。

1721年1月,传教士将教皇的禁令翻译成中文,呈给康熙皇帝看。这下康熙皇帝总算看明白了,阅后愤怒地批示道:“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从此,康熙帝对教会的政策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开始的宽容换成了禁止。

康熙虽表面禁止传教但实际上只要有一技之长或持有表面身份的信票的教士仍可在华。在此不得不说康熙骂天主教狭隘是对的,在中国三教九流皆可容得他教信仰,而当局政府也未强迫,换作天主教之后却成了异端邪说。

到近代日本侵华之后日本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政权,而罗马教廷在未经当时的国民政府同意的前提下便承认了伪满政府的合法性。而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而康熙帝当初骂西洋人为小人,对错就让后世的各位读者评论吧。

 
标签: 小人 康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郑国的子皮为何称子产为君子 自己为小人?
    春秋时,郑国上卿子皮发现子产才出于已,便毅然将国政委于子产。子产为政,大胆改革,除旧布新,郑国大兴。但是在启用人才上,子产却没有子皮那样的胆识。《左传》记载:子皮欲提拔一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人为邑宰。认为,新人虽未尝治邑,但可在治邑中增
    12-24 君子
  • 武则天怎样用小人治国 用完即杀还可消民怨
    另一类是毫无品行,还没头脑,但有特殊技能的,如酷吏来俊臣、周兴等。这帮人很会玩恐怖政治。他们忠心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以小人制人武则天利用的小人,必须是有才的小人,没有才能的小人,她是绝对不用的。什么是才呢?一类是不讲道德,但有
    12-21 武则天
  • 女皇武则天如何消民怨?重用小人酷吏用完即杀
    武则天利用的小人,必须是有才的小人,没有才能的小人,她是绝对不用的。什么是才呢?一类是不讲道德,但有学问,会做事。李义府精通史学,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许敬宗人品不咋的,亲情淡薄,对儿女极其冷血,可他身兼两职而不怠,的确有些才能。这都不是仅仅靠
  • 小说水浒传中出卖自己灵魂的小人物是谁
    一部水浒传,我们记住了武松鲁智深林冲这样光明磊落的汉子,也有一些为了蝇头小利出卖自己灵魂的小人物,董超薛霸就是这样的小角色。做人做到董超薛霸这样,其实很可怜,不按照高太尉的意图去办,死罪;按照高太尉的意图去办,就会得罪很多上的江湖好汉,也是
    12-18 水浒传
  • 揭秘中国历史上那些坏了大人物好事的小人物们
    小人物之马车夫羊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子,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
    12-17
  • 这个小人物因得到了项羽的尸体而被封侯
    刘邦和项羽的对决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谁也不会想到如此强大的项羽竟然被刘邦所击败得了天下。公元前202年是标志着大汉朝取得天下的战役垓下之战使西楚霸王项羽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资格,经此一役项羽被杀刘邦稳坐天下。今天小编不讨论刘邦
    12-13 项羽
  • 金瓶梅中的武松为何从英雄变成了世俗小人?
    从春秋战国的刺客游侠,到“三国”、“水浒”中的英雄群象,荆轲、豫让、高渐离、关羽、张飞、武松、李逵、鲁智深……,蔑视强暴、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士死知己、言信行果、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悲剧精神和崇高美,一直是
  • 三国历史上最卑鄙的小人 比吕布更反复无常
    三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小人当属吕布,他数易其主,杀主夺权,被张飞蔑称为“三姓家奴”,哪怕是彭城之战兵败被俘后仍念念不忘“效忠”曹操以图东山再起。但由于他的秉性早已昭著天下,连“唯才是举”的曹操也害怕有朝一日恶极反复,不得不将其斩首示众,终结了
    12-13 三国吕布
  • 考古发现神秘小人木乃伊 疑似人类另一种族曝光
    这个小人类的起源是一个谜。当地的美洲土著部落称这是传说中的“小人”,“小鬼神”,或Nimeriga。小人们拥有神奇的力量,或者自愈能力。在另一些传说中小人会用毒箭攻击美洲土著的部落。木乃伊遗体的发现引起了很大关注,引出许多问题和争议。有很多
  • 刘邦当断则断大英雄?还是抛妻弃子真小人
    “主公,项羽军队已经从西面入城,守城将士无力阻挡,现在已经退到内城了。”“什么?”看到面前气喘吁吁跑来报信的下属,正在和美人饮交杯酒的刘邦,吃惊地吐出了这两个字。项羽怎么这么快就打回来了?自己刚打下他的老窝彭城,这位子还没有坐热,现在就要撤
    12-10 刘邦英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