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隋唐时期的瓦岗军起义有什么意义

   2020-08-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瓦岗军起义有什么意义瓦岗军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队伍,最强大的时候曾经达到数十万人,攻取了众多的地方,甚至是占领了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和第二大粮仓回洛仓,并且开仓赈济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极大拥护,也因此使得瓦岗军如日中天,直接威胁到了隋

瓦岗军起义有什么意义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一支队伍,最强大的时候曾经达到数十万人,攻取了众多的地方,甚至是占领了隋朝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和第二大粮仓回洛仓,并且开仓赈济百姓,得到了百姓的极大拥护,也因此使得瓦岗军如日中天,直接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下面总结一下瓦岗军起义的意义。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一:瓦岗军在隋朝末年民不聊生的时候揭竿而起,多次的大败隋朝前来镇压的军队,将这些军队歼灭,可以说大大的打击了隋朝的统治,瓦岗军在壮大的过程中曾经打败张须陀、薛世雄、宇文化及三支隋军主力,使得隋朝统治者无暇顾及到起兵造反的大唐李渊的队伍,这从一定意义上帮助了李渊,可以说李渊的唐朝能够代替隋朝,瓦岗军的功劳也是非常大的。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二:瓦岗军起义是顺应了当时民意的,正是因此所以瓦岗军才能够多次的打败隋朝前来镇压的军队,瓦岗军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攻占了一定的领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瓦岗军攻下隋朝的粮仓兴洛仓和回洛仓之后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使得当时的广大人民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瓦岗军起义的意义三:瓦岗军起义反抗隋朝的残暴统治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阶级,也可以说是瓦岗军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作为唐朝的开创者的李渊和李世民看到了农民起义的力量,对李渊和李世民的思想上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李世民懂得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朝初年的政治比较的清明,老百姓的生活比较的安定。

瓦岗军起义过程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由于隋朝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农民无法生存下去不得不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黑暗统治,瓦岗军就是这些农民起义军中的最大的一支。瓦岗军攻打州县,对老百姓开仓放粮,赈济灾情,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于是迅速的壮大起来,下面说一下瓦岗军起义经过。

瓦岗军起义经过:瓦岗军人数越来越多,军需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于是徐世绩献计要求翟让沿运河截获商旅公物,于是军需得到了保障。614年,瓦岗军多次打胜仗,控制了从梁(开封)至黎阳(浚县)一段永济渠。隋朝大为震动。615年,张须陀率军前往镇压瓦岗军,被瓦岗军打败。616年,李密加入瓦岗军,深受翟让的器重,瓦岗军迅速的发展壮大,达到了数万人。616年10月,张须陀再次率军镇压瓦岗军,再次被瓦岗军打败。

617年瓦岗军攻下了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兴洛仓,并且开仓赈济百姓,起义军发展到几十万人,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农民起义军,之后再夺下隋朝的第二大粮仓回洛仓,这个时候瓦岗军建立了政权,翟让将王位让给了李密,李密称魏公,617年为永平元年。这一年瓦岗军击败了前来镇压的王世充,瓦岗军形势一片大好,但是这个时候瓦岗军内部分裂,617年11月11日,李密杀死了翟让,王儒信、翟弘、摩侯同时遇害,徐世绩被砍伤,这次分裂使得瓦岗军开始走下坡路。

618年,隋炀帝被杀死,杨侗称帝,李密率领瓦岗军投降了杨侗,宇文化及前来镇压瓦岗军,瓦岗军大败。618年7月,王世充攻打瓦岗军,瓦岗军大败,李密率兵两万投降了李渊。后来背叛李渊自立为王,遭到李渊的夹击,全军覆没,李密也走上了不归路,年仅三十七岁。

瓦岗军起义为何失败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农民起义军曾经辉煌一时,受到老百姓的极力拥戴,起义军的人数一度达到了数十万人,这样的人数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中也是不多见的,但是瓦岗起义军最终被打败,以失败告终,曾经那么辉煌的瓦岗军为什么会一败涂地呢?下面分析一下瓦岗军起义失败原因。

瓦岗军起义失败原因一:瓦岗起义军是一支农民起义军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做到为老百姓而战斗,在攻陷了隋朝第一大粮仓兴洛仓的时候开仓赈济灾民,老百姓都额手相庆,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拥戴,队伍迅速的壮大到几十万人,但是瓦岗军的领袖翟让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将自己的领导地位让给了封建贵族出身的李密,这为以后瓦岗军的失败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可以说翟让的短视是造成瓦岗军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瓦岗军起义失败原因二:瓦岗军的领导阶级的内讧是导致瓦岗军失败的一个直接原因,瓦岗军在建立了以李密为首的政权之后,由于李密的气度狭窄,忘恩负义,对翟让等瓦岗军的领导人实施了大肆的屠杀,使得瓦岗军的众多优秀将领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这次屠杀直接造成了瓦岗军军心不稳,诸将也离心离德,瓦岗军战斗力直线下降,从此改变了瓦岗军所向披靡的大好形势,开始了屡次战败的历程。

瓦岗军起义失败原因三:瓦岗军最后在李密的带领下投奔了李渊,但是李密却最终背叛了李渊自立为王,这次背叛直接导致了瓦岗军被李渊全部消灭的结局。

隋唐英雄里瓦岗军起义时有哪些人参与

隋唐英雄指的可能是2003年的热播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在这部电视剧中以隋朝末年瓦岗军起义为背景刻画了众多的英雄人物,是一部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精彩,另一个方面是由于主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面说一下隋唐英雄里瓦岗军起义时有哪些人。

在这部电视剧中拥有众多的英雄,当然最出彩的是黄海冰饰演的秦叔宝。下面就介绍一下《隋唐英雄传》中的众多英雄人物。

秦叔宝是第一号的大英雄,后来归顺了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秦叔宝是瓦岗军起义时候的重要将领,后来跟随着李密归顺了唐朝。

罗成是第二号大英雄,也是瓦岗军起义时的一员,后来成为了大唐的干将。

程咬金是第三号的大英雄,也是瓦岗军中的重要一员,后来成为了唐朝的福将。

单雄信,瓦岗军起义时的重要将领,后来成为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王伯当,瓦岗军中的重要一员,瓦岗五虎将之一,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谋士。后来成为了唐朝重要将领。

尉迟恭,瓦岗军中的重要将领,后来归顺唐朝。徐茂公,瓦岗军的军师,后来成为了李世民的属下。

隋唐英雄里瓦岗军起义时的将领主要有以上这些,另外在《隋唐英雄传》里还有瓦岗的将领海阔熊、北延道、南延道、史大义、尤俊达、贾普顺、史大奈等众多英雄人物。

瓦岗军起义结果如何

瓦岗军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起义军人数一度达到数十万之多,威震四方,震动了隋朝统治者,隋朝统治者曾经数次派遣军队前往镇压瓦岗起义军,但是均被瓦岗军打败,但是后来封建贵族出身的李密窃取了瓦岗军的领导地位,并且杀死了瓦岗军的领袖翟让等人,使得瓦岗军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下面说一下瓦岗军起义结果。

瓦岗起义军一开始的时候称得上是战无不胜,并且对老百姓开仓赈济,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队伍迅速的壮大,最多的时候甚至是达到了数十万人,一度威胁到了隋朝的都城,威胁到了隋朝统治阶级的江山稳固,但是后来封建贵族李密加入了瓦岗军,李密读过兵书,颇懂得用兵之道,于是翟让非常的器重李密,遇事总是找李密商量,而李密确实也是不负众望,为瓦岗军的壮大立下了相当多的功劳,但是后来随着瓦岗军的壮大,也随着李密的权利越来越大,李密开始拉帮结派,培植自己的势力,开始了与翟让争夺对瓦岗军的领导权,而翟让却觉得李密确实比自己强,于是将最高权利让给了李密,但是李密始终觉得翟让的存在对自己是一个威胁,于是617年11月11日,杀死了翟让,王儒信、翟弘、摩侯同时遇害,徐世绩被砍伤,王伯当、单雄信叩头求饶,方得幸免。

翟让被害以后,部将非常寒心,认识到李密原来是个气度狭窄,忘恩负义之徒,所以离心日重,战斗力日衰,从此瓦岗军走向了下坡路。618年,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在童山大战中差点被杀,后来被王世充的军队打败,李密率领残余的两万人投降了李渊,后来再次背叛李渊自立为王,被李渊打败,李密也死去了。

瓦岗军起义结果就是以失败告终,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李密与自己的部下离心离德,导致了瓦岗军的最终失败。

瓦岗军起义的评价如何

瓦岗军起义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隋唐演义》所说的主要是瓦岗军的故事,现代的电视剧《隋唐英雄传》讲的也是以瓦岗军起义为背景的故事,在诸多的文艺作品中都曾经以瓦岗军起义为背景,瓦岗军起义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是不容忽视的影响深远的大事。下面做一下瓦岗军起义的评价。

瓦岗军起义的评价一:瓦岗起义军本身是一次农民起义,起义军的首领翟让是一个低级的小官吏,因为瓦岗军起义的时候隋朝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起义军也采取了一系列得民心的政策,所以瓦岗军起义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对那些处于瓦岗军辖区内的人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起义军义旗举起来之后众多的英雄纷纷加盟,这是瓦岗军得民心的一个反应,正是因为得民心所以瓦岗军才能够成为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起义军。

瓦岗军起义的评价二:瓦岗军起义首领翟让代表的是广大的贫苦人民的利益,但是后来将自己的领导者位置让给了封建贵族出身的李密,而李密又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忘恩负义,所以导致了内讧,翟让等最早期的领导人被杀死,这次内讧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离心离德,最终导致了瓦岗军的失败。

瓦岗军起义的评价三:瓦岗军多次打败隋朝前来镇压的军队,可以说消灭了隋朝的有生力量,这对后来唐朝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同时也对唐朝初年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标签: 隋朝 唐朝 瓦岗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