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的故事有哪些 为什么说孔融不孝

   2020-04-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孔融认亲《孔融认亲》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十岁的孔融利用“亲戚关系”成为了当时名气非常大的李元礼的座上宾的故事,全篇主要体现了孔融的智慧。《孔融认亲》开篇一句“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表明了当时想要见李元礼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是青

孔融认亲

《孔融认亲》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十岁的孔融利用“亲戚关系”成为了当时名气非常大的李元礼的座上宾的故事,全篇主要体现了孔融的智慧。

《孔融认亲》开篇一句“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表明了当时想要见李元礼的难度非常高,必须是青年才俊或者是比较近的亲戚才行。但是孔融却利用亲戚这一条路巧妙的进去了,并且成了座上宾。

李元礼自然奇怪,便问孔融和他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说他的祖辈孔子曾经拜李元礼的祖辈老子为师,所以二人其实算是通世交好。李元礼和在座的人便觉得孔融非常聪慧。这是孔融认亲这一篇文中表现孔融聪慧的其中一点。

《孔融认亲》中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表明了孔融的聪慧。就是在宾客中有一个人叫陈韪,他听了孔融的事情说了一句:“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什么成就。”这句话含有讽刺的意味,在座的人也不好得罪陈韪,便沉默了下来,倒是孔融丝毫没有不愉快,而是颇有礼貌的回了一句:“陈大人小的时候想必很聪明。”

这一句话一说出来,陈韪是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一时非常尴尬。而孔融的聪慧更是淋漓尽致的体会了出来。

可以说《孔融认亲》通篇讲的是孔融的聪慧,以及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快速的反应能力,这也是孔融名气的开端。

孔融不孝

孔融不孝,一般看到这样的说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众所周知,孔融四岁的时候便会让梨,尊老爱幼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为什么说孔融不孝呢?

其实孔融不孝的言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孔融的一些言语,孔融曾经就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问题说过一些看法,而主要思想是说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并且孝道也不需要太过。因为这句话,孔融不孝的言论被提了出来。但也有人说这并不是孔融不孝,而是孔融对愚孝的孝道的一种质疑。

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孔融是真的不孝,因为在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经说过如果父亲对儿子不好的话,有东西还不如给别人吃。这样的说法表明了孔融的不孝。

而孔融是否真的不孝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孔融确实因为不孝的名声而被曹操杀了的。当然曹操杀孔融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孝,而是因为孔融自视清高的本性三番两次得罪了曹操,并且在政治上经常阻碍曹操。但是曹操杀孔融所用的名头是孔融不孝,可以说即使孔融不是真的不孝,他的言论也让当时的民众认为他不孝,曹操才会用这个理由来堵悠悠众口,让他杀孔融的行为不被众人反对。

孔融被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懂礼仪,最后却死在了这样一个名头下,无论是真还是假,对于孔融来说也是一大遗憾。

孔融被收

孔融被收出自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一篇文言文,其实通篇讲述的主人公并不是孔融,而是孔融并没有留下名字的儿子。

当时孔融因为触犯了曹操的禁忌,被曹操抓捕,抓捕的时候孔融希望曹操可以放过他的妻儿,而孔融当时年纪尚且还小的儿子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其实主要是因为孔融名气过大,却又不收敛,有人慕名去他府上讨教他也都欣然接受,经常在家里设宴款待这些名流,并且毫无顾忌的谈论时政,导致了曹操的猜忌。

孔融被收的结局是注定的,曹操本就多疑,自然留不得孔融这样得人心的人,况且孔融自己在言语上也不收敛,多次触犯了曹操的禁忌,曹操自然不可能留他。

孔融被收这个故事主人公其实在于孔融的儿子,反映了孔融儿子的聪慧。孔融向曹操求情,不过是因为存了一点希望,但是他的儿子却明白,孔融一旦逝世,留下的幼子又怎么可能安然无恙的活下去,毕竟孔融所谈论的时政得罪的人不只曹操一个,所以孔融的儿子才没有选择苟且偷生。

而孔融被收当时的情况也表明了孔融儿子想法的正确,曹操并没有打算放过孔融一家,他由始至终都是想要将孔融一家赶紧杀绝的。通过这一故事,可以看出孔融儿子的聪慧,但却因为父亲的行为在历史上连个名字都没能留下来,着实可惜。

孔融妙对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名士,出生于鲁国,是孔子的后人,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首,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对于孔融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小时候家长为教育孩童要懂得谦让,便会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例。告诉我们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尊长的习惯。也许是因为家族世代书香,孔融自小便特别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诗善文。孔融虽然小,却非常聪明。十岁的时候,孔融跟和父亲去洛阳想要拜访当时的司隶校尉李元礼。而当时的李云礼威望非常高,能见他面的都不是普通人,并且还得有亲戚关系。

而孔融巧妙的运用自己先祖曾拜李云礼先祖为师的这条关系链证明了他们之间有世代友好的亲戚关系。而后又突遇太中大夫陈韪刻意刁难“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语间尽显讽刺之意。孔融闻言却并不生气。以智相对。“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巧妙的化解开了陈韙的刻意刁难。让陈韙顿时觉得哑口无言。如果他当时承认了自己小时候很聪明。那就相当于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证明了他自己如今已是个愚钝之人,却也不亚于当场打脸。对其声誉必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孔融的思维不可谓“不机敏灵便”从孔融妙对中告诉我们:要时刻的保持着头脑清醒,面对别人突如其来的发难时要懂得随机应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标签: 孔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融让梨后续 孔融把活命的机会也让给哥哥?
    在《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了另一件事,挺有意思:俭亡抵于褒,不遇。时融年二六,俭少之而不告。融见其有窘色,谓曰:“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遂并收褒、融送狱。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纳舍藏
  • 辱祢衡诛孔融杀崔琰 曹操为何对名士下毒手?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是曹操在用人机制上的一项重要
    12-23 曹操孔融
  • 揭秘孔融为何被曹操所杀?不孝只是借口!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也是汉末的大名士。在文学史上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于建安元年投靠曹操,历任少府等职,但在建安十三年,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将孔融杀掉了。孔融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好比装了物体的瓶子,只要把物体倒出来,父母和子女就没有关系了
    12-20 曹操孔融
  • 孔融4岁让梨后因却因不孝言论被曹操处死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当作楷模的人物,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劣行”。建安元年,袁绍之子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形势危在旦夕。孔融害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饮酒作诗从不督战。直到敌军破城,他才仓皇出逃,被丢下的妻子和孩子
  • 揭秘曹操为什么以不孝之名杀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传人,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文学家,最后因为太过于直言和不会收敛锋芒等原因死于曹操之手。孔融有很多故事流传了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雕塑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说的是当时只有四岁的孔融,在父亲让他和其
    12-16 孔融曹操
  • 孔融的结局 揭秘历史上孔融悲惨命运的结局
    孔融的结局:孔融,东汉名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这样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东汉末年,时局动荡,社会思潮渐趋解放,儒家思想已经不能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了。孔融虽然身为圣裔,自幼习儒,但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
    12-15 孔融
  • 吃个梨都要让的孔融 最终竟因两大原因被杀
    我们在小的时候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来教我们好多东西,有没有感觉几乎每个名人都有一个小故事,如果说起来,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总之每个名人的小故事都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今天就不说其他的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想大家倒着都能说下来了吧,今天
    12-09 孔融
  • 让梨的孔融不是好父亲 为逃命丢弃两个儿子
    终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随着城中的一阵喧闹,敌军攻进了城内。此时此刻,这个一生不肯正视现实的狂狷书生,才在几名亲兵的掩护下,狠心地丢下了妻子儿女,在茫茫夜色中逃出绝地。可怜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只得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不争气的丈夫和父亲殉难了,
    12-06 孔融
  • 孔融不只会让梨 还抛妻弃子崇尚不孝和吃人肉?
    也许在很多人的童年时光里,都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过来的,其中“孔融让梨”应该是大家最熟知的一个。很多家长给孩子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都是教导自己的孩子要懂得谦让、为人大方,有礼貌。一直以来,孔融一直以楷模的形象示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足以改变历
  • 曹操那么爱才 可是为何又要杀死名士孔融呢?
    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枭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就是小皇帝也恭敬他三分。如此高的权威,又有谁不服呢?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据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一代名儒。自然也继承了家里的优良传统,学问渊博,诗赋俱佳。并且刚正不阿。曾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