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宦官王守澄为何敢多次玩弄君王?

   2020-04-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守澄简介王守澄,唐朝末年宦官,史书中关于他的身世来历没有过多记载。他弑杀皇帝、陷害忠良、破坏朝纲,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灾难,也陷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困境。那么,王守澄简介是怎样的呢?王守澄是王守涓的哥哥,他曾担任徐州监军,后被召回宫。元和十五年,

王守澄简介

王守澄,唐朝末年宦官,史书中关于他的身世来历没有过多记载。他弑杀皇帝、陷害忠良、破坏朝纲,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灾难,也陷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困境。那么,王守澄简介是怎样的呢?

王守澄是王守涓的哥哥,他曾担任徐州监军,后被召回宫。元和十五年,王守澄、梁守谦等宦官将宪宗李纯杀死于中和殿,并对外谎称唐宪宗是饮金石之药暴崩而死的。为了掩人耳目,王守澄等人活活打死了一个方士和一个和尚。公元820年,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对曾经主张拥立他为太子的王守澄十分感激,让王守澄担任知枢密事。之后,王守澄开始排斥异己,独揽朝政长达十余年之久。

唐穆宗李恒病逝后敬宗李湛即位,唐敬宗李湛被暗杀后,王守澄迎来江王李涵,拥立他为唐文宗。文宗对宦官深恶痛绝,想要将其连根铲除。郑注、李训两人与皇帝朝夕相处,知道了文宗的这个想法,很快三人达成共识。为了不让王守澄起疑心,先是降职和流放了韦元素、杨承和、王践言,随后又让宦官仇士良担任左神策中尉分化王守澄的权利。不久李训封相,任命王守澄担任神策军中的最高职衔——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表面升职,实则剥削了王守澄的兵权。大和九年十月,有了神策军作为后盾的唐文宗命令李好古用毒酒秘密毒死王守澄。王守澄死后不久,他的弟弟王守涓亦被唐文宗李昂派出的人马杀死。

王守澄的故事

王守澄,唐朝末年宦官,曾经三次参与皇帝的废立,在朝中掌权政权长达十五年之久。公元835年,唐文宗李昂下令赐毒酒毒死王守澄。那么,这样一位曾经把朝政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宦官王守澄的故事有哪些呢?

唐朝著名诗人王建与王守澄同宗,因此两人经常来往。由于王守澄年纪略长于王建,故称其为弟。王守澄曾是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的宦官,常年呆在深宫中,对皇宫内的生活情形十分了解。二人相聚时,王守澄经常同王建讲起皇宫中的种种,这就为王建写宫廷闺怨诗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王建著有《宫词》百首传世。两人经常相聚,偶尔也会有言语不和之时,一日王建酒后失言,骂了汉朝宦官造成的党锢之祸。而当时为王守澄为首的宦官集团与憎恶宦官的皇帝势力发生过多次激烈冲突,由此影射,得罪了王守澄。王建事后感到十分后悔,作了一首《赠王枢密》向王守澄陪罪,由于二人之前关系密切,王守澄并未深究。

唐宪宗李纯晚年相信人世间有神仙的存在,希望炼成长生不老药。他派人寻求了许多术士炼丹药,但是这种丹药服后造成会慢性中毒。元和十五年正月,王守澄、梁守谦等主张拥立唐宪宗第三子李恒为太子的宦官们将宪宗李纯杀死于中和殿。事后,王守澄担心无法向一些王公大臣交代,谎称宪宗李纯是饮金石之药暴崩而死的。公元820年,太子李恒登基,王守澄变得更加猖獗,独揽朝政。

王守澄一生极其丰富,关于他的故事也数不胜数,不过他始终与佞臣小人为伍,破坏朝纲。后来恶有恶报,并未得到善终。

 
标签: 宦官 唐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明太祖滥于汉朝宦官之弊,曾效法唐太宗禁制宦官,下令禁宦官预政领兵;不久又定宦官不许识字的禁令;其后更制铁牌置宫门中,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此外,又禁宦官与各司往来,不得兼外臣之职衔,不得着外臣冠服,并规定其官不得过四品,可
  •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1、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
  • 历史上宦官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
    12-31 宦官王振
  • 唐朝李辅国 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12-31 宦官唐朝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
    12-30 清朝宦官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
    12-30 宦官
  • 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 农民起义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便不得不提到
  • 导致唐朝历史上宦官当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在唐朝的发展历程当中,宦官当权是一个最大的特色。在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公开的干预朝政,甚至是当时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么唐朝宦官当权有哪几位?唐玄宗时期,一名叫做李辅国的宦官进了宫,在太子的成
    12-29 唐朝
  • 刘宏 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