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荆州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2020-03-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www.donglishi.com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鱼儿有了水。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也就不好

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到自己帐下,从此两人“情好日密”。大概是两人过从甚密,这引起了刘备两个老兄弟关羽和张www.donglishi.com飞的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好像是鱼儿有了水。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般人都认为,从此以后,刘备不但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给了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和至高的权力,像关羽、张飞这班结义兄弟都要听从他的调遣。实际上,诸葛亮在荆州的官职仅仅是个“军师中郎将”,直到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备攻下了成都,才给诸葛亮加了官衔??军师将军。至于让诸葛亮当丞相,则是在十年后的建安二十六年的事情。在荆州这段时间,刘备虽然对诸葛亮比较倚重,也多听从他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其自身的官职所限,诸葛亮不可能有很高的职位。另外,刘备在荆州,开始处于寄人篱下的境况,后来联合孙权共据曹操,也没有多少兵力,在一班老臣关羽、张飞带兵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有多少兵力让诸葛亮带领。即便是计策,也不完全都是来自诸葛亮一个人。诸葛亮在荆州,最大的功绩有三项:为刘备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让刘琦出外独立统兵,为刘备日后有了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促成了孙、刘的军事联盟。

刘备是在建安十二年到达荆州,这时候,荆州的执政者是刘表。刘备要来,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还给了他一部分军队,让他驻守新野。但是刘备知道,刘表这个人庸弱无能,还不能用人,荆州又是曹操和东吴孙权必争之地,刘表这种人是守不住的。因此,刘备必须要做自己的打算。网罗人才、收揽人口就是刘备这时候做得两件大事。因为徐庶的关系,刘备知道了诸葛亮,并亲自前去拜访。这次会见,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刘备也知道了诸葛亮的才能。两人的这次会见,史家称之为“三顾茅庐”,谈话内容称之为“隆中对”。

诸葛亮对策的主要内容是,北方的曹操拥有百万之众,还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暂时是不能和他争锋的;孙权在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君主的经营,暂时也不可以有占有他的打算。荆州这个地方,北对中原,东指吴地,西通巴蜀,是个用武的好地方。然而,刘表这个人却守不住,这是上天送给将军的,不知道将军(刘备)有没有这个意思。还有西部益州,这儿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个天府之国,高祖刘邦在这儿成就了帝业。现在管理益州的是刘璋,这个人昏暗不明,懦弱无能,他是守不住益州的。您如果拥有了荆州和益州,守住险要之处,对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结好孙权,对内搞好治理,一旦有机会,命令一个上将军统领荆州之兵北上宛、洛,将军您亲自率军出秦川,这天下就是您的了。

这段话,被后人总结为三分天下政治预见。从此以后,刘备有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按照这个设想坚定不移的实施,终于拥有了蜀汉国。

不过,这个时候,荆州集团内部已是矛盾重重。刘表礼貌地对待刘备,却又心存忌讳,既不能用他的计策,也不给他很大的兵权。刘表还受到后妻的影响,不喜欢大儿子刘琦,而喜欢小儿子刘琮。刘琦感到自己的危险,就向诸葛亮问计,怎样才能避免危险?问了几次,诸葛亮都没有帮他。有一回,刘琦邀请诸葛亮游观后院,两人上到楼上,酒宴时,刘琦命令把梯子撤了。刘琦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话从您口里说出来,只有我一个人听到,可以说了吗?”诸葛亮回答说:“你想想看,当年晋献公的两个儿子,申生住在都城内,始终处在危险之中,重耳住在外,不是很安全吗?”刘琦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就暗暗地策划着离开州府。正好赶上江夏太守黄祖死了,刘琦就接替他做了江夏太守。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发兵攻打荆州,赶上刘表死了,他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猝不及防,只好率众撤离。由于他带着大批的民众,而战斗人员又非常少,所以行动缓慢,很快在当阳被曹操追上。幸好遇到关羽的船队接应,这才渡过沔水,遇见刘琦,和他一起来到了夏口。按照诸葛亮对孙权所说,刘备这时候有残兵和关羽的水军一万人。诸葛亮是要说服孙权共同抗曹,这时候,他所说的人数只能是夸大,不可能有所保留。假如没有刘琦在江夏这个地盘和一万多士兵,刘备恐怕既没有立足之地,也没有能力再和曹操一战。可以说,诸葛亮给刘琦出得这个主意,是给日后的刘备留下了落脚点和生力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顾茅庐指的是谁 三顾茅庐说的是谁
    三顾茅庐指的是谁 三顾茅庐说的是谁
    1、“三顾茅庐”的人是刘备。“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三顾茅庐”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 刘备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当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刘备三次到茅庐之中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将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写得是栩栩如生,同时也把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关羽和张飞的居功自傲描绘得是惟
  • 揭《三国演义》三顾茅庐描写详细的原因
    玄德写罢,递与诸葛均收了,拜辞出门。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别。方上马欲行,忽见童子招手篱外,叫曰:“老先生来也。”玄德视之,见小桥之西,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小桥,口吟诗一首。《三国
  • 三国领袖奇异选人方式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孙中山先生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是呀,人才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有了人才,一个国家就有希望。只要发现人才,一些领袖往往争先恐后的去争取,让这些人为自己效力。三国霸主在选择人才的方式上各有千秋。下面看看这些人的做法:其一,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
  • 趣闻 三顾茅庐竟是刘备和诸葛亮玩的调情游戏
    刘备和诸葛亮,早在见面之前,便已经彼此闻名,互有好感,情愫暗生。本来,神交于千里,相忘于江湖,也是一桩浪漫之事。然而,刘备并不愿以此为满足,他率先采取了行动,前去拜访诸葛亮,希望和诸葛亮发生更进一步的实质性关系。我们先分析刘备的心态。刘备第
  • 三国密史 为何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并不是曹操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没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被曹操追得简直是四处乱窜,如果,不是请到了孔明先生,他早被曹操给灭了,灭完刘备,曹操下一个,就会干掉孙权,这样,就不是由晋朝,而是魏来统一天下了。所以,正是诸葛亮的出山,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命运,
  • 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会隐居一生吗?
    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并为此而大力招揽人才,因此真正有才之人不用君主将他放置“囊中”,也能够脱颖而出。诸葛亮跟随刘备时已经二十七岁,按理说那个时代也不算年龄太小了
  • 三顾茅庐 诸葛亮玩“三顾”给他带来哪些利益?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商自诩,其实,他们身在山林,心在朝阙,待机而出,作帝王师。就说那个诸葛亮吧,他生于东汉末年,本是个躬耕南阳的平民百姓,可他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他的真心话吗?他不甘心躬耕,
  • 诸葛亮曾三顾茅庐请哪位高人出山而不得?
    刘巴(?-公元222年),今湖南衡阳人,少便知名。207年,曹操征伐荆州时,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其命前往长沙等地,招降刘表残部。谁料赤壁一战,曹操大败北归,劝降告吹,不过刘巴仍打算回去复命。此时诸葛亮在衡阳催缴税赋,他
  • 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他当时很了解​诸葛亮​吗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往汝南(袁绍的本郡)一带活动,以扰乱曹操的后方。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进击刘备,备逃到荆州,刘表令备屯驻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从这时起,备在荆州居住达十年之久。荆州靠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