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才子李约为何一生不近女色?

   2020-11-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唐朝的文人雅士以风流才情而流传千古,就连“人民诗人”白居易都偷过情的。然而,独有李约,“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这个仅传世十首诗的李约,虽不为现代人所熟知,但在当朝也还是挺有名的,因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地位仅次于

唐朝的文人雅士以风流才情而流传千古,就连“人民诗人”白居易都偷过情的。然而,独有李约,“性清洁寡欲,一生不近粉黛”。这个仅传世十首诗的李约,虽不为现代人所熟知,但在当朝也还是挺有名的,因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元懿玄孙、汧公李勉之子,地位仅次于宰相的儿子。从史书对他的评价“雅度简远”、“识度清旷”来看,李约算是个有份量的人。

但在那以风流引为时尚的唐代文坛,李约难道以洁身自好来赢得英名不成?一个人可以一时不近女色,难就难在一生不沾女色,除非他是和尚。然而李约又不是个与尘世隔绝的人,相反还特别关注现实生活,他的《观祈雨》《过华清宫》等诗,还颇有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的诗风。

这个在国防部供职的男人,按道理应该受到雄性氛围的强烈熏陶,却偏偏宁愿养一只猿猴也不养女人!让当朝仰慕他的女子大失所望。据《全唐诗话》载,李约“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在润州得古铁一片,击之清越。又养一猿,名山公。月夜泛江,登金山鼓琴,猿必啸和。”看看,那时的文人纵情山水时,必有艺妓相随,饮酒作乐,鼓琴唱和。李约倒好,他简直是浪费了大好的月色,牵一只昵称为“山公”的猿夜游江上,当他独自鼓琴时,猿的一声长啸他竟引为知音!

有学者说李约不近女色与他嗜茶有关,因为茶能让他清心寡欲。原来李约还是一个煮茶的高手,温庭筠在他的《采茶录》中专门介绍了他的煮茶技术:“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沸,庶可养茶。”因为这手功夫,文人雅士多来他的住处弹琴品茗,可是,那些个文人们三句就离不得女人,往往这时,李约便拂袖而去,并威胁再不供好茶。当朝文人都以为他是个假正经,可确实在他一生中,没有发生半点绯闻。

茶能清心寡欲不错,但饮茶的男人同样骚气十足。这便令碧华对李约的生理现象产生了探究心理。产生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李约的一首诗露出了破绽。

在《赠韦况》中他写道:“我有心中事,不向韦三说。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韦三和张八都是两个男人,李约传世仅十首诗,却有这一首专门涉及两个男人,诗是赠给韦况的,心事却“不向韦三说”,韦三就是韦况,这有些像撒娇女人或赌气女人“我偏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的意味。碧华认为,这正是李约吃了韦三的醋的缘故,特地剌激韦三的。这韦三是什么角色呢,他在德宗贞元二年(786)当过左拾遗,宪宗元和(806-821)中当过太子左庶子。他的爷爷是武则天时期的平章事韦安石,父亲是玄宗时期的集贤院学士韦斌,算是名门之后。这个韦况在当官的时候,有段时间突然与李约弃官而去,过了一段隐士的生活。“隐士生活”这当然是当时文人们的理解,可碧华认为他俩在搞同性恋!也许韦三后来对这种变态生活产生了厌烦而不与李约配合了,所以李约才转而与张八搞起同性恋来。

张八又是个什么角儿呢?张八就是李约的同事员外张谂,《太平广记》载李约避世不结婚,也不积攒家产,“独厚于张,每与张匡床静言,达旦不寝,人莫得知。”看看,一个男人不结婚不近女色不积攒财富,唯独与同事张八搞得火热,特别是与张八经常睡一张床,通宵达旦不知搞些什么名堂。当时的人没有同性恋概念,现在看来,这不是同性恋又是什么呢?所以那首《赠韦况》的诗就是争风吃醋的诗,如此说来,这个所谓的高洁之士,其实也够让人呕吐的了。

《太平广记》揭密了他和张八之间的真实关系。张八指的是主客员外张谂,和李约是同事。李约避世不结婚,也不积攒家产,“独厚于张,每与张匡床静言,达旦不寝,人莫得知。”这段收集于《尚书故实》的奇闻让人感到一头雾水,一个不愿意接近女色的男人,却和另一个男人同宿一床,说话时总是非常投机,经常整夜都不睡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这要从他和张谂通宵达旦的谈话说起,李约究竟有什么话非要说到天明?查查张谂家谱令人茅塞顿开。张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收藏世家,张谂的叔叔张弘靖为武周时的显贵,喜收藏法书名画,所得多为汉魏六朝真迹。张谂对收藏也颇有研究,并有所著。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张谂与李勉父子一向友善,李张两家算是世交。按理说,两个有共同爱好的男人,深夜交谈一下收藏的心得,也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儿,可和一个看到女人就烦的男人来来往往,唧唧我我,同床共枕,私秘相处,这里面似乎有文章。

实事上,早从李约的父亲起,李、张两家关系就不一般,李约养成收藏癖绝对与张谂这个老收藏不无关系。李约从小爱好收藏,一方面是家庭熏陶,很大一方面是受张谂的影响,自童年起他从心眼里是非常崇拜张谂的,张谂早已成了李约的心中偶像,占据了梦中情人的位置,李约不近粉黛的罪魁祸首当属张谂这个人。但李约不这么想,他认为,天下最知心的人就是张谂,有了说心里话的人,还要女人干什么?至于养猿隐居,这只是他借着当时文人放荡江湖的习性作出逃避人生的一个可笑举动罢了。

一个男人,父母掉了几斤肉才来到世上,来之不易,不养女人养猿猴,讨厌女人爱男友,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作风?对李约来说,他写的“我有心中事”这首诗就是一个最真实情感表白,这首诗至少透露了李约内心深处的一点隐私:天下女人数不清,不近粉黛最轻松,心中早已有真爱,张君是俺梦中星。

 
标签: 才子 唐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这四个人,唐伯虎当然是最有名的,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给人留下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美名。但是真实的唐伯虎生活并不是那么如意,他20几岁遭遇了父母、妻子和妹妹接连去世,他
  •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1、唐伯虎。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2、祝枝山。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3、文征明。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
  • 大才子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实内幕!
    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
    12-26 才子
  •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柄。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也是国家教育制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怎么死的?
    唐伯虎是自然死亡。唐寅(1470?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居吴趋坊,和文徵明同岁而略长数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识,与张灵友善。初学画于周臣,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什么样的
    几百年来,唐伯虎已经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一出“唐伯虎点秋香”不知倾倒了多少人,而唐伯虎的风流故事也不知被演绎了多少次。在我们的眼中,他永远是那么的机智、有才、幽默、风流、帅气、乐观,可事实呢?很多影视剧里都说唐寅生长在一个富贵之家,是个典
    12-24 唐伯虎
  • 明代大才子汤显祖竟以性病为荣 还要写进诗文里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汤显祖写了一组七绝,共十首,寄给他的好友,当时处在病中的屠隆。汤显祖的这组诗题名为《长卿苦情寄之疡,筋骨段坏,号痛不可忍。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戏寄十绝》。所谓“情寄之疡”,即为当时“梅毒”的雅称。你把感情寄
  •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