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为何堕落?石守信的堕落与赵匡胤有关吗

   2020-06-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匡胤称帝暗中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

因“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和征伐南唐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匡胤称帝暗中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部队顺利回京。因此,赵匡胤称帝后把他列在了六位“翊戴功臣”(即主要开国元勋)之首。

取得了如此崇高地位的石守信,当时正值32岁的盛年,之后的漫漫人生路途,该如何前行呢?这位成功人士曾一度为此感到茫然。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在酒席宴间对他们这些武将宣讲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的价值观,石守信闻言顿有拨云见日之感:义兄是想让俺一边歇着去了!石守信遂于次日主动请求解除兵权,回家养老。见义弟如此知趣听话,义兄皇帝顺水推舟,大方慷慨地赏赐了良田、美女,以此为代价交换了义弟的兵权。

拥有了巨额财富的石守信,从此开始享受酒梦浮华的人生。可是闲日子过久了,也挺没劲的。正在这时,他老朋友梁彦温的儿子梁周翰前来拜访,石守信一见这个文才不错的青年才俊,顿生爱才之心,便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后生的名字。又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谈到他身边缺个能文会写的“秘书”,并说要让梁周翰过来试试。石守信心中暗喜,回家后就把这件好事偷偷告诉给了梁周翰。

青年才俊梁周翰得到石守信的通知后,心情极度兴奋。他急急忙忙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皇上。收到感谢信的赵匡胤,顿时龙颜大怒,不仅当即取消了这项任命,还把梁周翰赶出京城,外放效力。

石守信听说了这件事,当即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本想既为老朋友做个顺水人情,又帮义兄皇帝找个好笔杆子,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这明里是贬谪梁周翰,暗里不就是敲打他石守信吗?你好好听话,服从命令乘凉去,义兄不会亏待你,但如果你敢插手政事,特别是干预人事,就别怪义兄我不客气!领会了义兄皇帝意图后,石守信马上就行动起来,在天平军(今山东东平)节度使的任期内连续17年不离岗,“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努力践行着义兄皇帝倡导的享乐主义价值观。

多年以后,石守信的义兄皇帝赵匡胤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人世,其弟赵匡义即位,是为宋太宗。立足未稳的宋太宗赏给石守信一个中书令的傲人头衔,并派他担任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渐渐老去的石守信这时崇奉佛教,利用职权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这话说白了就是他当了个建筑业的黑心老板,逼着员工干活还不给钱。听到了情况汇报的宋太宗,心里一下就乐开了花,因为他知道老百姓绝不会跟着人品奇差的石守信造反了。而石守信此时更是心花怒放,因为他从这件事中摸到了新老板的脾气:老板虽然换了,但不希望我入政坛的理念没变,照这么干,或许晚年富贵地位就能保住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雄心大起的宋太宗挥军攻辽,意欲乘势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个中原旧疆。在进攻辽南京幽都府(今北京)的战役中,盛年不在的石守信被起用为前军都督,他又似乎重新找回了当年的勇武之感。但遗憾的是,在不识兵法的宋太宗的亲自督战下,宋军惨败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宋太宗坐着驴车狼狈逃回,一度与大军失散。在这种情况下,石守信又一次被冲到了政治漩涡的中心地带,他承担了本不应由他承担的战败责任,带着“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被贬为崇信军节度使。

虽有些冤枉,但又能如何?接受,还能继续挥霍已不太多的剩年时光,但如果有一点不愿意,肯定是没有好果子吃的。石守信还是装着很情愿地去上任了。

不久之后,自知理亏的宋太宗又用另类的方式给石守信平了反,晋封他为卫国公,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项任命其实就是给石守信的安抚和怀柔。可是,早已信佛、本该洞穿世事的石守信居然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个荣誉称号,为什么呢?答案其实不言自明,那就是曾经的将领石守信已经掌握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精髓,更深层次地领悟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个千古不变的硬道理。

太平兴国九年六月,活了57岁、消费了23个剩年春秋的石守信终于驾鹤西游。感念他平生业绩,赵宋皇朝追封他为威武郡王,赠以“武烈”的美好谥号。石守信能以如此圆满方式为个人生命画上句号,相对于历朝开国之初众多武将“狡兔死,走狗烹”的惨烈命运,无疑是幸运的。但我们必须知道,他能得以善终的前提,是他对专制皇权保持了绝对的服从,同时也让自己的一世清名沾满了污垢。

 
标签: 赵匡胤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