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 “大寒”中医推荐3个驱寒食疗方

   2020-06-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民谚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1月20日,大寒节气如约而至,对于气虚、阳虚、血虚患者来说,这个时候最怕冷。中医推荐3款食疗方,帮你驱寒。1、气虚——黄芪牛肉汤案例:许女士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很郁闷,因为自己比较怕冷,但是又容易出汗,她常常认为

民谚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1月20日,大寒节气如约而至,对于气虚、阳虚、血虚患者来说,这个时候最怕冷。中医推荐3款食疗方,帮你驱寒。

1、气虚——黄芪牛肉汤

案例:许女士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很郁闷,因为自己比较怕冷,但是又容易出汗,她常常认为只有热量比较足的人才会在“小寒”这样寒冷的节气出汗,自己明明很怕冷,怎么可能还出汗呢?

专家解析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当人“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也难以控制毛孔的开阖和汗腺的分泌,从而出现怕冷但又爱出汗的症状。

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往往表现为肌肉松软,体力较差,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稍大就容易累。身体防御能力一般不怎么好,容易感冒,感冒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别人长。

【推荐食疗方】黄芪牛肉汤

原料:牛肉(瘦)1000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大葱20克,姜15克,料酒20克,小葱5克,胡椒粉1克,盐10克,味精2克。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经过加工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加入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上炖熟透;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点评: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2、血虚——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朋友怕冷多是由于血虚,为什么这么说呢?专家介绍,经、带、胎、产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

【推荐食疗方】鸡丝阿胶汤

原料:鸡胸脯肉100克,牛奶1000克,阿胶80克,姜10克,盐2克。

做法:鸡脯肉洗净,切成鸡丝;阿胶碎成小块,放沸水锅内隔水蒸化;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点评:阿胶为补血之佳品,尤为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止血常用阿胶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

3、阳虚——干姜肉桂羊肉汤

不少人都认为怕冷就是阳虚,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如何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阳虚呢?

中医认为“阳虚则外寒”,人阳气不足时,不能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会出现怕冷的现象。一般阳虚的人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是完谷不化等症状。根据心、肝、脾、肺、肾五脏的不同,表现的症状各不同。

比如心阳虚,除了通常阳虚都会有的症状外,还有心悸、憋闷、心前区疼痛、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等表现。

肝阳虚,可出现头晕目眩,两侧肋下不适,乳房胀痛,易惊恐或情绪抑郁等表现。

脾阳虚,可出现食欲不佳,打嗝、嗳气、大便稀溏不成形等症状。肾阳虚,有腰膝酸软、小便或不通、阳痿早泄、性功能衰退等表现。

肺阳虚,通常表现出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音低且少言等症状。

但是无论哪种阳虚,怕冷、手脚冰凉是阳虚者的最主要表现。如果阳虚怕冷的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尝试食疗驱寒。

【推荐食疗方】干姜肉桂羊肉汤

原料:羊肉(瘦)150克、干姜30克、肉桂15克。盐1克,大葱3克,花椒粉1克。

做法:羊肉切块,与干姜、肉桂共炖至肉烂,调入盐、葱花、花椒面,即可。

点评:很多人对生姜比较熟悉,但是并不很了解干姜的功效。干姜多数是生姜晒干或烘干后的成品。生姜偏于散寒,干姜比生姜多了温中回阳,尤其是温暖脾阳的作用,着名古方理中汤中就有它。凡阳虚怕冷、脘腹冷痛、四肢不温者都比较适合用。肉桂是寒冷季节最为常用的调味食品,有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的功用。

肉桂甘辛大热,不仅能补阳气,又能散寒邪,故凡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之人,最宜食用。干姜、肉桂与羊肉一起做成药膳,更有利于增强补阳祛寒的功效。

 
标签: 大寒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24节气之大寒养生谈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
    12-30 大寒
  • 大寒养生大法 秘制金莲花茶
    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疗部主任李建指出,大寒恰逢四九,依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大寒节气是个“坎”,对他们的健康是个挑战。在饮食上,人们首先要多吃温热食物,如牛羊肉、鹿肉、狗
    12-28 大寒
  • 大寒过后吃什么 6款暖胃食疗方推荐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月展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注意:湿
    12-23 大寒
  • 大寒节气 保阴潜阳
    大寒节气,天气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大寒养生,注意防寒保暖。医学专家指出:大寒“寒”仍在,保阴潜阳是原则。“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的说法。这是因为,大寒时节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加上近年来雨雪相对较少,使感
    12-21 大寒
  • 大寒节气 饮食起居的养生诀窍
    一听大寒,不少人为之寒颤,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最冷的时候,那么,大寒节气怎么养生呢?大寒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章中看看,大寒养生吃什么吧!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
    12-17 大寒
  • 大寒吃什么 五款食疗帮你养生
    大寒即将来临,在这个二十四节气里最后一个节气,我们要吃什么菜能够健康的度过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五款食疗,帮助你们健康温暖的度过这个节气,不受大寒寒气 的侵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大寒吃什么1、八宝饭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
    12-06 大寒
  • 大寒节气 细说各地大寒习俗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了,“大寒小寒,冻成一团。”由此可见大寒节气是很冷的,大寒时节,各地的习俗是有差别的,那么大家对大寒的习俗了解多少呢?今年的大寒时1月20日。大寒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正处于“冰上走”的四九寒冷时期。《三礼义宗》
    12-01 大寒
  • 大寒节气 养护身心很重要
    都说“数九严寒”,这个“寒”指的就是“大寒”节气。大寒节气气温多变,容易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身心?大寒吃什么对身体好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大寒节气 更需养护身心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
    11-21 大寒
  • 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7件事
    中医认为,大寒时节,积雪冰封,万物闭藏,阳气潜伏,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冬季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达到养阳滋阴的目的。1、健脚在冬季我们应经常保持脚部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及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
    11-16 大寒
  • 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好预防“五寒”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那么大寒如何养生呢?大寒养生要注意哪些呢?要预防哪五寒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大寒,大寒,抱
    11-13 大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