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吃什么 处暑节气吃啥最养生

   2020-02-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现在的很多人们都早已忘掉了节气的存在,甚至都不知道一年之中有多少节气。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一年之中共有二十四节气,而现在,正处于处暑的节气之中。所谓处暑,就是暑热结束的时候,处是终结的的意思,处暑代表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季来临,提示着我们

现在的很多人们都早已忘掉了节气的存在,甚至都不知道一年之中有多少节气。中国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一年之中共有二十四节气,而现在,正处于处暑的节气之中。所谓处暑,就是暑热结束的时候,处是终结的的意思,处暑代表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季来临,提示着我们要在这个时候注意保养。同时,一些人们会问,处暑应该吃什么呢?处暑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下面这篇文章,告诉大家这些答案。

处暑吃什么

处暑节气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气,也许前一天还是感觉热气扑天,后一天就是秋风瑟瑟。热遇冷的转折,也代表着饮食的改变。因为温度的突然转变,也导致了许多人们会突然生病,而其中的原因,很大部分来源于饮食。人体随气温的变化当然会有些不适应,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注重饮食,那么,处暑到底吃什么呢?

处暑,正是鱼、虾、贝类等海产发育成熟的时期。吃螃蟹常有“七尖八团”之说,到了8月,河蟹、海蟹正肥,您可以尽情品尝丰富的海鲜产品带给您的不一般的享受。

另外,蛏子、黄鳝等都是滋补的美味佳肴。海带结蛏子汤、萝卜蛏子汤都是既易做,又营养的秋日美食。尤其萝卜蛏子汤,做法是,将蛏子洗净,放入淡盐水中泡约2小时,下入沸水锅中略烫一下,捞出,取出蛏子肉。把萝卜削去外皮,切成细丝,下入沸水锅中略烫去苦涩味,捞出,沥净水分。大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蒜瓣切碎花。锅里放油烧热,下入葱段、姜片煸锅,倒入鲜汤,加入料酒、精盐烧沸,放入蛏子肉、萝卜丝、味精再烧沸,拣去葱、姜,盛入汤碗内,撒上蒜花、胡椒粉即成。

除了吃海鲜,处暑还有吃鸭子的习俗。民间吃处暑鸭,有很多种吃法: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五花八门。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到处暑,北京人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自家可以烹制鸭子煲山药、白斩鸭、清蒸鸭等,并按自己的口味调制些调料汁,鸭子,就能吃出各色的味道来。如果喜欢泡菜口味的鸭汤,可以买来四川泡菜(泡姜、泡笋等)与鸭子同煮,但千万不要放酱油,汤的颜色白白的,味道是酸中带鲜,口感特别清爽。

处暑,还要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不吃过于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处暑养生

处暑时节,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气候逐渐干燥,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尽量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寒凉的瓜果,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应急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类的水果。处暑节气还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但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睡眠养生的重视就很少有人通晓,其实,科学的摄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

中医的睡眠理论从唯物的形神统一出发,认为睡眠、清醒是人体寤与寐之间阴阳动静统一的功能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包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昼夜阴阳消长决定人体寤寐

由于天体日月的运转,自然界处于阴阳消长变化之中,其表现为昼夜的交替出现,昼为阳,夜为阴。而人体的阴阳之气也随着消长而变化,于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寤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二、睡眠的生理基础是营卫运行

人的寤寐变化是以人体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功能的气)的运行为基础,其中以卫气运行最为相关。人体的睡眠与清醒是受心神的指使,神静则寐,神动则寤;情志过极则难寐。

现代医学研究将睡眠分为四期:①入睡期,②浅睡期,③中等深度睡眠期,④深度睡眠期。当你进入①和②期时是在朦胧状态,易被唤醒,③与④期则处于熟睡状态,一般地说熟睡时不易被叫醒。

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十问》医书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凫、雁、粛霜(鹔鹴)、蛇檀(鳝)、鱼鳖、耎(蠕)动之徒,胥(须)食而生者,胥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可见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睡眠的作用包括五个方面

一、消除疲劳

睡眠时,人提的精气神皆内守于五脏,若五脏安舒,则气血和调,体温、血压、心率均相对下降,呼吸及内分泌也明显减少,使代谢率降低,体力得以恢复;

二、保护大脑

大脑在睡眠状态中的耗氧量大大减少,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储存,帮助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

三、增强免疫

睡眠不但是智力、体力的再创造过程,还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睡眠中能产生更多的抗原抗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此现代医学常把睡眠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来治疗顽固性疼痛及精神疾病;

四、促进发育

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儿童的生长速度在睡眠状态下增快,所以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是儿童身高增长的条件之一;

五、利于美容

许多人在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回到家直接就睡觉,然后,这种不科学的睡眠方式会对皮肤造成巨大的影响。在睡眠之中,皮肤老化表皮脱落加快,代表着皮肤的再生同时加快,而脸部因为有杂质的原因使得老化表皮无法全部脱落,从而使得面部略显憔悴。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睡觉之前一定要用清水洗脸,这样在睡眠之中再生皮肤就可以完全取代老化皮肤,使得面部憔悴等情况在睡眠中得以恢复。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具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的观点的。另外,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如果能正常地进入睡眠四期,你的大脑将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保证第二天的最佳精神状态,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处暑节气的特征

北方气温下降明显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北方冷空气总是来得非常突然,有时候空气还是很干燥的时候,冷空气突然来临,从而造成了刮大风的现象。如果空气中略微湿润,暖冷气流不断交汇,经常就会形成下雨天气,不过这种雨都不会是大雨,一般都是小雨到中雨,给人一种很清凉的感觉。而在下雨之后,气温便会有很明显的降低,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

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继续出现“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但9月份,仍是南海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多的月份之一,该月热带气旋平均生成5.3个,仅次于8月份;而本月在我国沿海登陆的热带气旋有1.8个,与8月份相等。

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暴雨,对华南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降水强度一般呈现从沿海向内陆迅速减小的特点。疾风暴雨带来洪水地质灾害仍需关注。

华南、西南、华西——雷暴活动较多

进入9月,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

华西秋雨

进入9月,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的范围,除渭水和汉水流域外,还包括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现。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但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总结:文章已经阅读完毕,通过文章,小编告诉了大家处暑节气的养生细节,同时也告诉了大家在这个节气中应该注意些什么,相信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帮助。天气已经转凉,小编希望大家能多多注意身体,同时最好也能运用起上述文章中的养生方法,尤其是对于小吃货们哦,一定要注意饮食哦。

 
标签: 处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处暑的概况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
    12-29 处暑
  • 处暑养生食谱推荐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以下是参考食谱:芝麻菠菜:[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
    12-28 处暑
  • 迎最后一个伏天 “处暑”宣告盛夏结束
    40天的伏天终于结束了!前天就是今年最后一个伏天,而周二也就是前天会迎来“处暑”节气,这个节气意味着盛夏光阴的结束。昨天是个闷热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温30.9℃,下午时空气相对湿度高达50%,感觉闷热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天空也并不那么让人胸襟舒
    12-26 处暑
  • 处暑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12-18 处暑
  • 处暑养生 告诉你处暑五个注意事项
    一年一度的处暑时节又将要到来了,天气终于可以变得凉爽一些了。那么你知道处暑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到了处暑应该吃什么对人体好吗?你知道处暑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您这些疑惑,告诉你处暑五个注意事项!一、多睡一小时即将到来的处
    12-08 处暑
  • 处暑时节多吃这物身体好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处暑养生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适当的运动对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处暑吃什么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处暑时节多吃这物身体好1、莲藕莲藕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生
    12-08 处暑
  •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养生篇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
    12-04 处暑
  • 处暑节气的历史由来
    处暑节气即将到来,我们要了解处暑节气的由来,并对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疾病,对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处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处暑节气的历史由来处暑就是太阳
    11-29 处暑
  • 处暑养生 告诉您处暑时节养生方法
    立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要迎来处暑节气。你还在不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如何养生而烦恼吗?你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你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应该吃什么好吗?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处暑时节养生方法。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
    11-20 处暑
  • 处暑节气 最容易引发哪些疾病
    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保健专家提醒说,处暑时节,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公众要当心乙脑、感冒等疾病的侵袭。据了解,处暑表示炎热夏天即将结束。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处在22摄氏度以上,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11-19 处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