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暑的养生需注意

   2020-08-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二十四节气养生都很有讲究,据说每个节气养生是最好的,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大暑、小暑的养生宜忌。看看你有那几个违反了呢?大小暑的养生需注意小暑气象特点与养生7月7日左右为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

二十四节气养生都很有讲究,据说每个节气养生是最好的,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大暑、小暑的养生宜忌。看看你有那几个违反了呢?

大小暑的养生需注意

小暑气象特点与养生

7月7日左右为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的小暑节气,正是台风来临之际。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注意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多食生冷寒凉,会损伤脾胃阳气,以致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

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会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

节气养生:立秋与养生

8月7日是廿四节气的“立秋”。它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从每年8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季节意义上来说,立秋也就是说这一天起秋天开始了。

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我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今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我们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祖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副标题#e#

立秋的养生

中医认为立秋的养生要诀是,护阳养心防暑湿。夏日和长夏时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火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之时。

现代生活常见的是用空调冷饮来消暑,而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具体来说要注意摄入适当的补养之物,同时可多进搭配适当的汤水和粥品,这不但能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还能补养身体。

此外,还要保证睡眠时间,有条件的都要午睡。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因为气温过高则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情况,所以这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春夏防暑湿、秋冬防肺燥”,这是广东民间总结出本土地域特点的四季养生要素,涉水淋雨会造成水湿之邪气入侵人体;多食甘腻之品会造成水湿内停机体之患。因而防“暑湿”的“湿”是既要防外水湿之邪气,亦要防水湿内停之患。

养生饮食上这节气宜多食粥品,尤其是豆类的汤,因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有效补充体内的蛋白质不足,满足机体代谢,更主要的是它不含胆固醇,没有吃肉制品的后顾之忧,且还可降低人体的胆固醇。

此外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此节气之用。宜食的豆类粥品有红豆、绿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还有一些如小麦粥、黑米粥、莲子粥等都是对此节气养生十分有益的。

在汤品上解暑养阴的有冬瓜银耳煲去皮老鸡,健脾利湿的粟米煲猪骨,去积通便的白皮白心番薯煲大芥菜,消暑生津的海蛰马蹄煲排骨,坠火下气的冬瓜干、竹芋干、粉葛干煲鸡脚鲫鱼,健脾补益的清补凉煲猪。

总结:果然,节气有这么多讲究,看了以后是不是觉得学到一招呢!一定要注意哪些适宜,哪些禁忌哦!(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7,作者:温如玉,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标签: 小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小暑时节大棚西红柿管理技术
    1、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通风透光、加强防治病虫害、加强温度管理等措施。西红柿的病害能防难治,应以“防”为主。温度管理就是白天应适当加大棚室通风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
  •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篇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
    12-23 小暑
  • 小暑养生 小暑养生过六关
    小暑时节预示着酷暑的来临,虽然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是各地已经感受到了滚滚热浪,那么,小暑时节该如何养生防暑呢?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
    12-14 小暑
  • 小暑节气 控制好情绪勿中暑
    小暑节气已至,大家做好小暑的养生方法了吗?在炎热的天气里大家该追寻怎样的养生之道呢?小暑的一些由来和古诗词中对小暑的描述又是怎样的呢?如果你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小暑的故事吧。小暑节气小暑节气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左右。古语有话说
    12-12 小暑中暑
  • 24节气之小暑养生宝典
    7月7日为廿四节气的“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反映夏日暑热程度的节气。气候特点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一年最热的时期。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
    11-28 小暑
  • 小暑吃什么 小暑养生必过六关
    小暑时节预示着酷暑的来临,虽然不是最热的时候,但是各地已经感受到了滚滚热浪,那么,小暑时节该如何养生防暑呢?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
    11-25 小暑
  • 小暑的农谚
    小暑小禾黄。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睡了
    11-24 小暑
  •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什么时候
    小暑也是属于24节气中的一个,意味着夏季温度的升高,农作物都基本成熟了,但是你知道小暑是什么时候吗?你知道小暑是什么意思吗?小暑该如何做好养生的工作呢?今天360常识网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小暑时间:小暑是几月几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
    11-15 小暑
  • 小暑节气 关于小暑的饮食习俗和养生原则
    小暑节以后,人们的生活马上要转入热的节奏。天气的炎热加上社会生活节奏的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断的糟糕。今天小编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小暑的节气的一些民情风俗和小暑里的养生知识。小暑节气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至此以后,天气逐渐的转热
    11-11 小暑
  • 小暑与大暑的保健之道
    进入7月份,小暑和大暑将至。俗话讲:“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因此应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所以养生强调要注意补充
    11-08 小暑大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