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简介

   2020-06-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左右为处暑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这个节气让人琢磨的是这个处字。一直以为,处暑就是仍在夏天。不是吗?虽说已过了立秋,也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民谚,可这天气怎么看也不像凉爽的秋

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的8月23日左右为处暑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这个节气让人琢磨的是这个处字。

一直以为,处暑就是仍在夏天。不是吗?虽说已过了立秋,也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民谚,可这天气怎么看也不像凉爽的秋天。骄阳继续唱响天气主旋律,天空格外明朗,高温炎热天气比夏季犹甚,让人体会到了“秋老虎,毒如虎”的威风。据说,西方人把秋老虎叫做“老妇天”。这个名称有些奇怪。国人常把厉害的妇女比做“河东狮吼”,是不是西方人也知道母大虫最难对付?这样看来,东西方人的价值取向还是有些一致的,在此刻达到了平衡。

没想到的是,处暑的处字竟然是隐蔽、躲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上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就是说,处暑意味着酷热的天气结束了。处字的隐义,可从古人名、字之间的关系得到证实。古代贵族男子生下来即命名,二十岁成人行加冠礼时,再取一个与其名含义相关的字。如西晋极负盛名的周处,其字就是子隐。我们所熟悉的,处女原来所指的就是所谓待字闺中的女子,处士指的是隐居家中藏其才德未出外做官的士人。

这一点的确有些难以理解。二十四节气中,牵涉到季节迎立,必然有一个节气标志到了顶峰而急转直变。比方夏至的“至”,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到了”的意思,但标志夏天到来的节气是立夏,夏至的“至”,其实是大到极致的意思,此时夏天才有了真正风物的浓郁。因此,明明立秋了,却不给秋的情意。按说应该先处暑再立秋的,这先立秋再处暑,怎么看都有点先结婚后恋爱的味道。

虽然真正的秋还没有到来,但已经能感受到凉风起于青萍之末。就如有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指尖微凉。指尖上的凉,你能感受到吗?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到了处暑,暑气少了,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自如,而不像盛夏时浓云滚滚成团成块。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而处暑节气正是农历七月。这个时节,柔和的凉风习习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凉爽,而不像夏天那样的热风,让人难以承受。农作物都已进入成熟期,夏天娇艳的荷花已变成结满莲子的莲蓬。虽然古人说,“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意思是,处暑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大汗淋漓的日子。但处暑被认为是代表天气由热到冷交替的转折点。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临近处暑的这一段时间,黎明或夜半时分,突然会没有预约地下起暴雨,甚至还有震天动地的雷鸣和迅疾来去的闪电。雷鸣和闪电撕裂了城市上空的云层,敲击着古朴的大地。在屋子里也能体会到,雷击的力量是何等的宏大,这是自然界中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是哭泣的天空,没完没了地滴落着泪花。“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还是不喜处暑下雨。立秋落雨,则整个秋天风调雨顺,而处暑下雨,整个秋天就大雨滂沱,难以收拾。好的是雨过的清晨,阳光细细密密地漏进屋内,许是湿漉漉沾了些水汽,便觉一丝微凉,秋的成分就在一场场雨中增加了。

节气的由来都是和农事活动相关的,所以它们本来的意义就是和农事更贴近,处暑也是如此。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这个节气,翱翔于空的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秋不凉,籽不黄”,凉爽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暑气慢慢消退,人体也慢慢感到舒适起来。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为了粮食有一个好的收成,农民必须在这个节气加强对农作物的最后管理。

初秋,阳光开始不再是耀眼的白,而是带点不易辨认的色彩,清澈而迷离。陆游有两句诗“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就是对处暑的最好描绘。这原本是干净而明朗的金属季节,是能清晰触摸到的有纹路、有质感的季节,然而却充满了离别。

处暑前后,中国传统重视的节日有七夕、中元节,再往后推还有农历七月晦日的地藏王生日。这三个节日,都是告别的节日,都是舍弃和眷恋的仪典。七夕虽然有爱情的浪漫成分,但是中国古代爱情经典更多具有浓厚悲剧因素,现实人间不能撞破红尘的铁墙,就在另一个空间里实现“团圆”。《孔雀东南飞》里哀哀和鸣的鸳鸯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翩翩起舞的蝴蝶如此,七夕鹊桥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更长的时间里却要隔着银汉迢迢相望。民间将农历七月称为“鬼月”。“鬼月”之说,应该是附会于中元节与盂兰盆会的一种民间说法,而中元节与盂兰盆会确实又都是和祭鬼相关。民间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月到中元照衢明,小儿竞擎荷叶灯。成群结伴游巷陌,银花万点似火城。”描绘的就是旧时中元节的情景。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幽冥两地,相见无期,纵然割肠断心,也唤不回逝者,不过是一个念想罢了。至于地藏王菩萨,在佛教诸佛之中,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最强,据说默祷其佛号,即可获得佑助。“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王菩萨的誓言,也是在最大的舍弃之后,方才成就的无穷愿力。其实世上最难以割舍的就是舍弃。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看似赢得了最大的利益,却失去了最大的人生。舍得舍得,舍就是得,得必须舍,中间的禅机谁能真正参透?

处暑时节处于夏秋之交,天气由热转凉而风劲急,地气肃而物变色,人也应顺应天时而变化。总是离别愁,后面的是天高云淡的秋。“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秋处露秋寒霜降,节气要一节一节地过,人生也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壶中岁月长,菊花佳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好日子还在后头。

 
标签: 处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处暑的概况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
    12-29 处暑
  • 处暑养生食谱推荐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以下是参考食谱:芝麻菠菜:[配料]鲜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滚烫一下,
    12-28 处暑
  • 迎最后一个伏天 “处暑”宣告盛夏结束
    40天的伏天终于结束了!前天就是今年最后一个伏天,而周二也就是前天会迎来“处暑”节气,这个节气意味着盛夏光阴的结束。昨天是个闷热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温30.9℃,下午时空气相对湿度高达50%,感觉闷热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天空也并不那么让人胸襟舒
    12-26 处暑
  • 处暑节气气象条件与农事活动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12-18 处暑
  • 处暑养生 告诉你处暑五个注意事项
    一年一度的处暑时节又将要到来了,天气终于可以变得凉爽一些了。那么你知道处暑是什么意思吗?你知道到了处暑应该吃什么对人体好吗?你知道处暑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您这些疑惑,告诉你处暑五个注意事项!一、多睡一小时即将到来的处
    12-08 处暑
  • 处暑时节多吃这物身体好
    处暑时节天气转凉,处暑养生方法可以通过改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处暑的养生食疗方法是非常多的,适当的运动对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处暑吃什么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处暑时节多吃这物身体好1、莲藕莲藕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生
    12-08 处暑
  •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养生篇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
    12-04 处暑
  • 处暑节气的历史由来
    处暑节气即将到来,我们要了解处暑节气的由来,并对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疾病,对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么处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处暑节气的历史由来处暑就是太阳
    11-29 处暑
  • 处暑养生 告诉您处暑时节养生方法
    立秋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要迎来处暑节气。你还在不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如何养生而烦恼吗?你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吗?你知道在处暑的时候应该吃什么好吗?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处暑时节养生方法。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
    11-20 处暑
  • 处暑节气 最容易引发哪些疾病
    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保健专家提醒说,处暑时节,天气渐凉,早晚温差大,公众要当心乙脑、感冒等疾病的侵袭。据了解,处暑表示炎热夏天即将结束。处暑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处在22摄氏度以上,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11-19 处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