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喝四款汤 解困又健脾

   2020-06-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春天,人们会感到精神不振、倦怠疲乏、口淡乏味、食纳不香以致腹胀,甚或腹痛、大便稀烂,四肢困倦。这是因为春湿的天气影响人体的代谢,使我们感到不适应。中医认为,健脾即可化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疗以助健脾化湿。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材料:每次可选

春天,人们会感到精神不振、倦怠疲乏、口淡乏味、食纳不香以致腹胀,甚或腹痛、大便稀烂,四肢困倦。这是因为春湿的天气影响人体的代谢,使我们感到不适应。中医认为,健脾即可化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食疗以助健脾化湿。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新会陈皮6克,去心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怀山药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制法:先将水鸭肉用清水洗净血污,斩件。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怀山药用水稍浸,陈皮、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齐放进汤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本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尤宜。

山药芡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可选用怀山药15克,芡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怀山药,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陈皮白术猪肚汤

材料:每次可选用新会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先将猪肚去除肥油,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陈皮、白术、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

功效:本汤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作用。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党参黄芪薏米粥

材料:每次可选用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

制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汁;药汁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本粥能补中益气,健脾去湿,对于春湿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宜。

 
标签: 健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立冬吃什么好 9种食物御寒健脾胃
    现在是立冬了大家知道吗,早晨起床是不是觉得有点冷了啊,有些人能够懒床很久的呢。立冬的到来意味着真的是冬天了,小伙伴们一定要多穿衣服哦,我们也不能够因为怕冷就疏忽运动,这样是不好的。那么,立冬吃什么好呢,吃哪些食物能够抵御寒冷呢?下面我们就来
    12-24 立冬健脾
  • 今日谷雨 养生最宜健脾除湿
    今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它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节气之后,降雨量逐渐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潮湿的环境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适的影响。专家建议,谷雨时节养生最适宜健脾除湿。“谷雨节气过后,
    12-12 谷雨健脾
  • “惊蛰吃梨”润肺又健脾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
  • 雨水节气养生3法则 健脾祛湿重养阳
    雨水是24节气之一,顾名思义这段时间将会春雨绵绵,那么日常养生要注意啥?雨水一多人体就容易湿邪入侵,那么雨水养生要吃些啥?2月18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从这个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也逐渐增多。但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仍与暖空气频繁地
    12-08 雨水健脾
  • “雨水”养生 需要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在雨水时节,阳气萌发,人们容易“肝强脾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健脾祛湿呢?请看看下面文章的精彩解读吧。雨水养生湿气重 健脾祛湿调饮食雨水节气空气湿气过重,很容易导致湿邪困扰脾胃,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朱小霞称,中
    11-27 雨水健脾
  • 夏至养生 勿忘健脾
    人们常常感觉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口苦粘腻、神疲乏力、头昏脑涨、心悸短气、小便短赤等,中医认为,此为暑热伤脾伤致。因此,夏至养生勿忘健脾。运动不宜剧烈夏至之后,天气炎热,运动最好安排在清晨阳光初照或夕阳西下时为好,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散步、
    11-25 夏至健脾
  • 24节气立冬 不可错过12种健脾暖胃养生食物
    24节气中的“立冬”,代表着冬天的开始,天气将会越来越寒冷,人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那么,在这个时节,立冬吃什么能够抵御寒冷呢?关于立冬养生,有哪些小窍门呢?鲢鱼温中益气。主治: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成分:含蛋白质、脂
    11-17 立冬健脾
  • 小满养生 3食疗让你在小满节气健脾化湿
    小满是我国传统的24个节气之一,同样也是立夏之后的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不同的养生之道,那么小满该如何养生呢?一起去看看吧。小满养生小满过后,雨水多起来,天气闷热潮湿,
    10-28 小满健脾
  • 霜降养生 保暖润燥健脾养胃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特点为偏凉,向冬季过渡。本节气的养生宜以调畅情志为主,而在饮食上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霜降这个节气好发的疾病有消化系
  • 立秋饮豆粥健脾利湿生津止渴
    我国传统节气“立秋”。我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尤其是南方地区,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因而祖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时仍要注意保
    10-24 立秋健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