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重温补避寒邪

   2020-02-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养生专家提醒称,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因此,冬至之时更应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

养生专家建议,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饮食:多用温补少食寒凉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饮食调养方面,营养专家建议,公众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还不可过食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温热食品来保护脾肾,吃饭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热温补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过食羊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冬至时还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它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

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番茄、菌类、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猕猴桃、甘蔗、柚子、大枣、桔子、龙眼、苹果、桂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起居:防寒保暖动中求静

有了食物温补方法,大家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养生学上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我国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隆盛,专家提醒公众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天气寒冷时,最好还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在日常发现生活当中的乐趣。避免劳累过度、早睡晚起、积劳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公众在日常起居上应有所讲究、合理调节。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养生保健专家表示,勤晒被褥可避免潮湿;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也会更加蓬松、柔软。穿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在冬装的选择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穿脱方便,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标签: 冬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生活保健 冬至应该怎么养生
    目录:第一章:生活保健 冬至应该怎么养生第二章:冬至怎样养生第三章:冬至养生 中医专家教你四原则第四章:冬至养生要护阴滋阳第五章:冬至气温下降 防寒防病讲策略今天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适合养生保健的时节,那么这一时段人们应当如何做好养生工作呢?
    12-31 冬至
  • 冬至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冬至的由来与含义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
    12-29 冬至
  • 冬至吃什么 冬至节的7个习俗
    冬至就像过年一样重要,各地冬至习俗也不一样,而苏州冬至习俗更是多样化,比如:拜冬、吃冬至夜饭、吃馄饨、冬酿酒……这些苏州冬至习俗,你听说过吗?苏州冬至吃什么呢?冬至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为你一一介绍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苏州冬至节的习俗苏州人过
    12-20 冬至
  • 冬至养生 健康温暖在冬至的四秘诀
    冬至是三九时节养生的最佳时节,作为一个会养生保健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好好的保养我们的身体。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冬至养生的四秘诀让你健健康康的度过这一冬至,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冬至养生保暖:从脚开始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
    12-16 冬至
  • 冬至进补吃什么 冬至必吃的7道菜
    冬至是个进补的黄金节气,那么在这黄金节气里我们该吃些什么进补呢?吃哪些对我们身体好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冬至比吃的7道菜,让你在这个冬至节气里补好身体,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冬至进补地肤子蒸鱼原料:海鱼500g.地肤子10g,橘子2个,
    12-02 冬至
  • 冬至养生 冬至节气注重四大方面
    冬至节气的到来,气温将会进一步下降。为此人们更应该做好各种防寒养生工作。那么冬至节气要怎么养生呢?冬至养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别急,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冬至养生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过来看看吧!冬至节气天气将会更加寒冷,这也就到
    11-27 冬至
  • 冬至节气 冬至养生注意要点你注意了吗
    冬至是我国24个节气中的第22个,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是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接受阳光照耀时间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就开始数九了,天就要特别的冷了。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冬至改如何养生吧!冬至过后就是我们所说的数九的开始,天气会越来越冷
    11-24 冬至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养生
    “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从天文学角度说明了昼夜长短变化
    11-21 冬至
  • 冬至养生 男人冬至养生吃什么好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也是节气中比较受老百姓重视的一个日子。冬至是今年的12月22日,冬至各地的习俗不一样,那么男人冬至养生吃什么好?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一般来说,中年以后,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中年养生
    11-20 冬至
  • 冬至习俗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冬至即将到来,在日常生活中每个节气都有习俗。冬至的习俗就是吃饺子,那你知道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下面就更随我一起来看看吧。冬至习俗据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
    11-07 冬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