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滚滚来 如何科学防中暑有妙招

   2020-12-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连日来,热浪滚滚,酷暑难耐。吃什么最健康?穿什么最凉爽?室内怎样保持低温?出门又该如何避开骄阳?这些问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获得一些祛暑妙方。这些良方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习惯中,使用起来并不太难。怎么吃最健康——多喝水

连日来,热浪滚滚,酷暑难耐。吃什么最健康?穿什么最凉爽?室内怎样保持低温?出门又该如何避开骄阳?这些问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获得一些祛暑妙方。这些良方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习惯中,使用起来并不太难。

怎么吃最健康——

多喝水食粥 勤吃瓜果蔬

高温酷暑下,市民该如何调节身体呢?泉州市营养师协会常务理事柯东伟营养师提醒市民,夏季养生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食补,而食补最重要的原则是“补气去火、多酸多甘多果蔬”。

出汗喝盐水 睡前喝蜜水

“首先一定要补水。”柯东伟说,炎热的夏季,人体容易大量出汗,如不注意补充水分,人会感到倦怠无力。所以,大汗淋漓时,应饮用含盐量为千分之二左右的淡盐水,且喝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还可以在早晨、午休起床时,还有晚上临睡前喝上一杯蜂蜜水。

“小白菜、油菜、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卷心菜、花菜等富含维生素E,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苦瓜、西瓜、草莓等性凉、清暑的蔬果有利于去火。”柯东伟认为,多吃些新鲜蔬果和酸甘的食物,能补充人体必需的能量和水分。

膳食应清淡 汤水宜多些

高温酷暑天常常使人感到胃口不好、食欲差。资深中医林医师提醒,这个时候如果吃生冷食物,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特别是老人、孩子和体弱多病的人。

“出现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可食用莲子大米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林医师建议,进入夏季,饮食应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

避开高温时段疲劳需多休息

高温下,司机驾车要如何避开酷暑?行人如果突然中暑又要如何急救?昨日,记者采访了交警和医生。

严禁穿拖鞋开车

有的司机喜欢穿拖鞋开车。石狮交警大队王警官表示,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如果踩油门或刹车,拖鞋不跟脚,有可能因此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其次,有的司机有抽烟解乏的习惯,且爱将打火机放在仪表台上。这样做非常危险,一旦车内温度达到40℃以上,打火机的气体会受热膨胀,塑料壳体可能发生爆炸。

此外,一些司机为了躲避刺眼的阳光,喜欢戴颜色很深的墨镜。然而,据有关方面研究,这种墨镜会使司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导致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

如何使用车内空调也有讲究。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车辆工程系唐副主任提醒,车主一定要先将汽车启动起来后再开空调,而关闭空调也要在汽车熄火之前。很多车主喜欢躲在车内开空调睡觉,这种做法不可取,有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如果一定要停车时开空调,至少要打开一个车窗,才能确保安全。

10时-16时易中暑

在高温下开车或行走,容易中暑,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武祥建议,司机或行人感到疲劳时,就应立即停下来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脸,待精力恢复后再出行。最好是缩短工作时间或避开在10时-16时这个高温时段出行。

一旦有人出现头痛、晕眩、皮肤干燥泛红等中暑状况,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给患者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患者的头部和颈部,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让其体温下降,同时让患者服些正气水或十滴水。如果患者昏倒,可用手指掐压人中穴,等其苏醒后再让其坐起休息。

一些市民外出回家就赶紧去冲凉。这种行为,李武祥并不提倡。“这很容易造成中医上所说的‘毒火攻心’,也就是着凉、感冒。”他建议,市民从外面回到室内时,最好要等到身体的温度逐渐降下来后才冲凉。

怎么住最舒适——

空调温度不宜低 风扇勿对头直吹

高温天气下,市民都喜欢待在空调房里,或者是猛吹电风扇。医生提醒,开空调时要避免室内外温差太大;而吹电风扇时,切勿对头直吹。

屋内保持通风

福医大附属二院内科医生刘清权说,室内与室外温差大的话,人经常进出房间会感到忽冷忽热,这将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头痛,易患感冒。同时,低温环境会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为此,空调的温度不宜过低。

他提醒,市民要保持屋内通风,开空调时,特别是有小孩的应将家中空调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不应与自然温度相差过大。同时,开空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应一至两个小时就间断一会,最好不要整夜开空调。孩子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因此患上感冒,甚至引发肺炎。

同时,空调的出风口不要对着人体直吹,可以在室内放盆水,增加湿度,防止空气干燥对咽喉的刺激,起床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电扇直吹易头痛

有的人过于贪图凉快,将电风扇置于离身体很近的位置,久吹不停。这样一来,能吹到风的一面汗水蒸发很快,体表温度显着下降,未被吹到的一面,汗水蒸发慢,表皮温度相对较高,体表血管仍处于舒张状态,最终导致人体的血液循环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诱发中风。

医生提醒,吹电风扇时,风速不宜过大,电风扇也不能对人直吹,尤其是在身体虚弱或大汗淋漓时,最好让电风扇朝一个角落吹。还有,电风扇宜吹吹停停,吹时要摇摆。要注意出汗较多时,不要立即在静坐或静卧情况下吹风,因为凉风吹袭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病毒细菌易侵入,可产生上呼吸道感染,肌肉、关节疼痛,有的甚至腹痛、腹泻。

怎么穿最凉爽——

穿黑色衣服 未必就更热

夏天如何穿衣,才最凉快,其中有不少学问。打赤膊也不一定凉快。

在网友开展的征集活动中,不少人认为打赤膊最凉快。那么,打赤膊真的会比较凉快吗?

科学研究表明,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36.8℃左右)时,打赤膊不仅不凉爽,反而更热。因为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而盛夏酷暑之日,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

哪款面料清凉 须视情况而定

现在,市面上服装面料种类繁多,究竟哪种面料比较凉快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服装系主任陈小锋介绍,选择服装面料要视情况而定。

含有化学纤维的面料重量轻,因而有人喜欢用它做夏天的衣服。不过,夏季人体出汗很多,而化纤布料虽然较轻较薄,但吸水性、透气性稍差,皮肤较难通过汗液蒸发进行散热,因而夏天穿这类面料的衣服并不是绝对凉爽。

陈小锋认为,就传统面料而言,棉、丝、麻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柔滑的丝绸具有最佳亲肤性,高档衣服都采用丝绸,兼具舒适及美观。

吸热快散热也快 穿黑色衣服亦凉爽

夏天不能穿黑色衣服?这个问题应当辩证地看待。

陈小锋认为,白色的衣服不易吸热,但也不易散热;黑色衣服容易吸热,但也容易散热。因此,二者各有千秋,黑色衣服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样,穿起来“比较热”。

另外,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炎热的夏季,穿黑色服装比穿白色服装凉爽。专家们指出,人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向外散发。诚然,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热多,但吸收的热量可以成为衣服内形成对流的动力,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可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消散,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凉爽。

生活小贴士

衣服宜宽不宜紧

如何判断所要购买的衣服是何面料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是看成分标示。无成分标示或标示不符合的衣服不予考虑。

要想夏季穿着凉爽,还必须考虑到衣服内的“吸风”和“鼓风”作用,衣服要做得宽松些,尤其领、袖、裤腿等开口处要做得敞开些,牛仔裤和紧身衣不适合夏天穿。喇叭裙、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大的鼓风作用,因而穿起来比西装套裙更凉快。

生活小贴士

专家提醒,如果自己动手制作一些降温饮品,不时喝上几口,可有效预防中暑。同时,家里准备一些防暑药物也很有必要。

降温饮品

山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清暑药物: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十滴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标签: 妙招 中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大雪养生 盘点让你百病不生的养生妙招
    大雪节气预示着雨雪节气的到来,寒冷也会随之而来,一些抵抗力弱的朋友们就会感染冬季疾病。所以大雪养生变得十分重要,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让你在大雪节气里百病不生的小妙招,帮助你健康过寒冬。大雪养生一、养宜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
    11-23 大雪妙招
  • 不同人群防中暑小妙招
    室外工作者防晒很重要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进行长时间户外工作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
    11-01 妙招中暑
  • 秋季养生重在养阴 7个妙招益肺保健康
    下面为你推荐几个秋天益肺养阴的妙招:一、养肺先要宁心神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
    09-13 妙招
  • 小暑养生 以热制热10妙招
    现在已经是小暑时节了,在小暑时节里。天气慢慢的要变热了,我们应该及时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那么,你知道防暑降温的一些小常识吗?你知道该如何防暑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防暑降温的小常识。小暑养生喝热茶夏季喝冷饮不能彻底的解暑,而且冷饮食用过
    09-05 小暑妙招
  • 冬至养生 4个妙招抗疾病
    冬至的到来预示的冬季最冷的时候即将到来,在寒冷的冬季很多抵抗力不好的人都会感染冬季疾病,所以在冬至我们尤为要注意养生。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4个妙招帮助你有效对抗冬季疾病。冬至养生第一,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冬天很多人喜欢呆在室内
    08-09 冬至妙招
  • 大雪养生 3妙招助你养生保健
    大雪节气到,冬季寒冷的北风呼呼的刮着好多人都受不了寒冬的冷意而导致心情烦躁抑郁,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今天小编就为你推荐3妙招帮助你们大雪养生保健,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的度过这一冬季。大雪养生时有“上火”之感最好平补吕妍说,从中医养生学角度来
    08-05 大雪妙招
  • 秋分养生 秋分这些小妙招可保健康
    秋分,这一天白天、黑夜时间一样长,秋分过后,白天要短于黑夜。就温度来说,温度下降很明显 ,白天夜晚温差还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些常见疾病,在这个时候也会危害到健康,如何保健身体,可以从这些小 事情着手,这些生活小妙招能够让你保健身体,一起来看
    07-13 秋分妙招
  • 秋冬防寒5个小妙招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秋冬防寒抗病的5个小妙招。一、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二、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
    07-01 妙招
  • 小寒养生 小寒节气的养生妙招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的节气,一般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做好小寒养生的工作呢?不要着急,接下来一起跟着小编去文章中看看吧!在“小寒”莅临之际,人们应
    05-12 小寒妙招
  • 处暑养生 中医4个小妙招防病保健康
    24节气中的处暑节气,处暑实则就相当于“出暑”,也就是说暑热之气逐渐褪去,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正在来临。然而处暑仍然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此时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在发生变换,既包括了夏季的炎热,同时还有秋天的燥气。因此,为了更好的养生防病,处暑
    05-10 处暑妙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