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与含义

   2020-06-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的由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节气的气候特征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话,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要求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只有1至5毫米。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突出。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相当冷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的民间习俗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常用的灶神联上也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也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的,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尽管过去从封印日至开印日都是过年活动期间,但从古至今最隆重的便是除夕与元旦这两天。我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焕然一新,还要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谒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新中国建立后,安神烧香活动渐废,其它欢庆活动依然。近年来,于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等新内容。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

  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到子时,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偷偷压在小孩枕下,其意义均相同,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而有更大的收获。

  大寒节气的养生知识

  饮食方面

  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也应该有所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

  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例如,当有人因外感风寒而致轻度感冒时,常常会用生姜加红糖水的方法来治疗,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道我国腊月传统美食-八宝饭的制作方法:

  配料:糯米1500克、莲子750克、红枣1250克、薏仁米、密冬瓜条各500克、蜜樱桃、桂圆肉各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猪油、湿淀粉、纯碱各适量。

  做法:

  1、将炒锅置旺火上,加1500克清水烧沸,加入莲子和35克纯碱,用竹刷帚不断搅打去皮(约15分钟)后捞出,倒净锅水。第二次仍用同样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纯碱继续在锅内搅打,直至去净莲子皮为止(约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用细竹签捅去莲芯,入笼在旺火上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2、薏仁米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100克浸没,用旺火蒸约半小时至开花,出笼后再用清水淘洗沥干。

  3、糯米淘洗干净,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调匀后,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

  4、红枣洗净去核后与蜜冬瓜条、桂圆肉都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颗粒。

  5、取碗十个,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瓜子仁分别顺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别盛在上面,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

  6、炒锅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将蒸好的八宝饭下锅,一起拌合烩沸,再加入猪油75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分盛十碗,分别撒上蜜樱桃即成。

  起居方面

  大寒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标签: 大寒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24节气之大寒养生谈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
    12-30 大寒
  • 大寒养生大法 秘制金莲花茶
    北京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传统医疗部主任李建指出,大寒恰逢四九,依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大寒节气是个“坎”,对他们的健康是个挑战。在饮食上,人们首先要多吃温热食物,如牛羊肉、鹿肉、狗
    12-28 大寒
  • 大寒过后吃什么 6款暖胃食疗方推荐
    材料:肉桂3克,砂仁6克,陈皮3克,鲜牛月展250克,生姜3片。制作:先将肉桂刮去粗皮,砂仁打碎,陈皮、生姜洗净。牛月展洗净切块,飞水去膻味。然后把全部材料放入炖盅内,加凉开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调味食用。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注意:湿
    12-23 大寒
  • 大寒节气 保阴潜阳
    大寒节气,天气寒冷,大家一定要注意大寒养生,注意防寒保暖。医学专家指出:大寒“寒”仍在,保阴潜阳是原则。“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的说法。这是因为,大寒时节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加上近年来雨雪相对较少,使感
    12-21 大寒
  • 大寒节气 饮食起居的养生诀窍
    一听大寒,不少人为之寒颤,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最冷的时候,那么,大寒节气怎么养生呢?大寒养生的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跟着小编到文章中看看,大寒养生吃什么吧!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
    12-17 大寒
  • 大寒吃什么 五款食疗帮你养生
    大寒即将来临,在这个二十四节气里最后一个节气,我们要吃什么菜能够健康的度过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五款食疗,帮助你们健康温暖的度过这个节气,不受大寒寒气 的侵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大寒吃什么1、八宝饭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
    12-06 大寒
  • 大寒节气 细说各地大寒习俗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了,“大寒小寒,冻成一团。”由此可见大寒节气是很冷的,大寒时节,各地的习俗是有差别的,那么大家对大寒的习俗了解多少呢?今年的大寒时1月20日。大寒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正处于“冰上走”的四九寒冷时期。《三礼义宗》
    12-01 大寒
  • 大寒节气 养护身心很重要
    都说“数九严寒”,这个“寒”指的就是“大寒”节气。大寒节气气温多变,容易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身心?大寒吃什么对身体好呢?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大寒节气 更需养护身心大寒时节历来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期,民间有古谚流传“大寒
    11-21 大寒
  • 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7件事
    中医认为,大寒时节,积雪冰封,万物闭藏,阳气潜伏,是人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在冬季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达到养阳滋阴的目的。1、健脚在冬季我们应经常保持脚部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及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
    11-16 大寒
  • 大寒养生 大寒要做好预防“五寒”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那么大寒如何养生呢?大寒养生要注意哪些呢?要预防哪五寒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大寒,大寒,抱
    11-13 大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