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注意哪些事项 老中医的经验之谈

   2020-05-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临近寒露,秋分瑟瑟白露为霜,这时已经深秋!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到了寒露,养生都注重防燥润肺。那么寒露时节注意哪些事项?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寒露养生指南一:添衣保暖防感冒就快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临近寒露,秋分瑟瑟白露为霜,这时已经深秋!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到了寒露,养生都注重防燥润肺。那么寒露时节注意哪些事项?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寒露养生指南一:添衣保暖防感冒

就快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了。专家表示,寒露的温度持续下降,气候渐渐转冷,大家要要注意保暖,当心着凉,加强锻炼,预防感冒。

养生专家表示,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此时大雁南飞,菊花渐黄,相比一个月之前的“白露”,此时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养生指南二: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宜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

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养生指南三:寒露过后谨防呼吸道疾病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以防“寒从足生”。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专家提醒,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寒露过后,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寒露这些细节要注意

气候:燥邪当令

寒露节气,虽说江南地区还会出现“小阳春”的暖意,但是在北方,可见树叶飘零,早霜袭人,东北和西北有些地区已进入冬季,俨然一派白雪飘飘的冬天景象。

寒露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很多人容易患感冒,因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有些原本天热时血压平稳的高血压患者,会因为天气突然转寒,导致血压骤升,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不但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另外,哮喘、慢性扁桃体炎也容易在此段时间复发。

温馨提示:心脑血管病人在寒露前后应注意保暖,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宜太多、太快。

起居:适当早起

寒露凉爽之时,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寒露前后适当早起,可减少或缩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温馨提示:超过80岁、血压较高、心脏也不太好的老人,必须有足够睡眠,早晨则不要过于早起床。

晨练:量力而行

寒露前后,正是运动的好时机。此时,年轻体壮者可选择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年老体弱者可进行一些动静结合的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静态运动,以养心静气。

温馨提示:老人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好的老人不宜在清晨锻炼身体。因早晨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担本来就重,若早起运动,对身体就更不利,所以老人最好等傍晚身体状况好时再运动。

饮食:保养阴精

寒露前后容易口唇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同时,还应充分摄入维生素和水分。寒露前后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维生素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因此,在寒露前后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充足。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1~2片复合维生素B和50毫克维生素C。

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特别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

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睡前还可用热水泡脚。

寒露登高习俗 登高五大注意事项

登高注意事项

预防突发常见疾病

人老身先老,难免有些小毛病,但这出游的时候,忽略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在此小编强烈建议老年人出游需带上常备用药。尤其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必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预防感冒

感冒看似小病,但人在感冒期间身体免疫能力急剧下降,对于老年人讲,很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至此,锦江之星提醒您外出时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鞋袜大小合适,不宜坐阴冷潮湿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致病。在出游时如遇雨受凉,到家后可用生姜、葱头加红糖适量,用水煎热服,以驱风散寒。睡前用热水洗脚,睡时脚部适度垫高,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预防摔伤,滑倒

这就建议您出游时莫忘携带手杖。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为您把出游时滑倒的几率降到最低。因此,小编建议高龄老人外出旅游时应携带手杖。

防止意外

出游时,老人应尽量避免走陡峭的小道,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以免发生意外。小编提醒您,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

预防过敏症状

重阳到来,登高赏菊是自古就有的习俗传统。但在这里小编提醒有过敏史的老年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也可事先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以防花粉过敏。

结语:寒露时节进补需要以阴阳平衡为原则,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点上文也提供了,如果大家都按照原文说的做的话,相信一定能健健康康过寒露。

 
标签: 寒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寒露养生 登高的习俗有益身心
    寒露的习俗有很多,登高就是其中一种,这对于寒露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更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登高的注意事项你们知道多少呢?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寒露习俗之登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而重阳节又在寒
    12-30 寒露
  • 寒露是什么时候 今年寒露什么时候到来
    寒露节气逐渐来到我们的身边,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寒露节气到底是什么时候到来吧。不过在下面这篇文章中,小编会详细告诉大家寒露节气的时间。寒露节气养生最重要,那么在寒露节气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养生呢?想知道答案的,就来和小编一起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吧。
    12-26 寒露
  • 寒露养生 顺应气候全面调整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
    12-24 寒露
  • 寒露节气后宜滋阴润燥
    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中医专家提醒人们,“寒露”后虽然秋高气爽,但气候干燥。建议人们最好吃些滋阴润燥、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蜂蜜、鸡肉、牛肉、鱼肉、大枣等。如果出现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等情况,更要注意
    12-24 寒露
  • 寒露过后天短夜长 注意早睡早起别熬夜
    寒露是秋季倒数第二个节气,此时,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除全年飞雪的青藏高原外,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寒露时节话养生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
    12-23 寒露熬夜
  • 寒露时间 寒露节气是什么时候
    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过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但是,却没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到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今天小编将向大家介绍一个节气:寒露节气。我们下一个节气便是寒露节气,那么在这寒露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
    12-22 寒露
  • 寒露节气 衣食住行需注意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衣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
    12-20 寒露
  • 寒露养生 寒露调养必须注意四大点
    寒露节气逐渐想我们走来,虽然还有些时日,但为了我们的身体,我们最好还是为寒露节气的到来做一些准备。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寒露节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寒露节气养生最重要,那么在寒露节气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养生呢?小编来告诉大家。寒露节气养生要点寒
    12-17 寒露
  • 寒露吃什么 寒露时节推荐食谱
    寒露时节,饮食很重要,所以寒露吃什么养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以下就是寒露时节推荐的食谱。鸡汁粥制作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先将母鸡剖洗干净,切块,水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10~15分钟,然后关火待用。将粳米放入另一锅内,水煮
    12-16 寒露
  • 寒露节气 天气寒冷防秋燥
    养生专家张东生指出,秋天,尤其是寒露前后开始,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空气趋于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躁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躁的饮食良方,即:“朝朝饮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
    12-15 寒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