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2020-1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请不要打扰专注中的孩子你是破坏孩子“专注”的凶手么?【观点】你的孩子专注么?看看你的选择就知道!你买了一堆益智玩具给孩子,孩子很开心。他拿起了一个小汽车玩了起来,半个小时以后,他还在玩小汽车。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A、拿起一个新玩具,告诉他

请不要再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请不要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你是破坏孩子“专注”的凶手么?

【观点】

你的孩子专注么?看看你的选择就知道!

你买了一堆益智玩具给孩子,孩子很开心。他拿起了一个小汽车玩了起来,半个小时以后,他还在玩小汽车。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A、拿起一个新玩具,告诉他这个也很好玩。

B、不管他,让他继续玩车。

答案是:

如果你选择了A,你可能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

如果你选择了B,你就在培养孩子的专注。

如果孩子长时间玩一个玩具,或者做一件事情,即使你觉得非常无聊,也请不要打扰他。

孩子能长时间的做一件事,肯定是对这件事有兴趣,他可能是在观察,可能是在思考。即使什么都没有在做成,这已经保护了孩子专注的品格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破坏孩子专注的“凶手”。而且在孩子逐渐丧失了专注的品质后,还责怪孩子做事怎么就不专心呢!

分享给朋友,不再做那个“凶手”了。

请不要打扰专注中的孩子

当孩子无法专注做事情时,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爸爸妈妈们,如果你留心自己的言行会发现是自己的行为导致没有养成专注的习惯。

很多孩子过了2岁之后,就能主动安静下来,因为他对某个东西感兴趣,喜欢研究,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兴趣就会保持相当的时间,并维持一定的强度。如果孩子常常专注的做一件事,这种专注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如果孩子的专注总被打扰,那么孩子的关注就会慢慢丧失掉。

镜头一:打扰,使孩子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2岁的安安,本来正在地板上专心的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了:“宝贝该喝水了”;一会儿有说:“宝贝,你饿不饿?”。然后爸爸凑过来了:“乖,不要总是推倒嘛,来,我们盖个结实的大高楼!”,爸爸边说边拿来积木动手。谁知乐乐却说:“我不嘛,我不嘛”。本来玩得好好的孩子发起飙来……

专家分析: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干什么都坐不住。看了安安的故事就该知道原因了!两岁多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经常全身心的投入到那些成人看来也许很无聊的事上。此时,父母不要去干扰孩子,这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也是注意力发展的良好时机。

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看护人不去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从容地做完他投入去做的一项“工作”。

镜头二:打扰,使孩子缺乏独立性

4岁的翔子,正在很认真的堆房子,摆摆这边,摆摆那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坐在那里想。这个时候妈妈经常在一边大呼小叫:“摆上边更高,摆上边!啊,红色漂亮,快拿一个红色的……”

专家分析:孩子如果能够独自玩一些没有危险的游戏,家长不应该过多的干预,你一喊一叫一插手,当然会影响他的专注力,也会减少他的探索欲望,而且家长帮忙越多,孩子独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赖性。比如,他以后做事容易不能坚持,做一会没有成功,就急于向你求助。所以,不要打扰孩子的专注,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吧。

镜头三:打扰,使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兴趣

动物园猴山周围,很多的游客,一个5岁的小男孩高兴地在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兴致勃勃。一旁的爸爸说:“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小家伙不为所动:“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快走了,这有什么好看,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

专家分析:家长不要小瞧孩子,每个孩子都具备专注的品质。一个5岁多的孩子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猴子,一个2岁多的孩子可以看半个小时的河马,这不但常,亦且可喜。当孩子专注于观察的时候,家长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孩子蓬勃的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探索的乐趣。蒙台梭利说:“活动是儿童人格的一部分,儿童必须使用他的感觉,透过活动来发展自己。任何禁止儿童活动的行为,都将损害儿童智能的发展——而专注力只不过是被损害的能力的副产品”。

别打扰孩子 做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和协助者

在自由和不受打扰的前提下,专注的能力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总是充满了干扰的因素。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做孩子的观察者与协助者,孩子能够独立玩耍的时候,不管他的玩法是否符合你的满意度,你都要耐心的欣赏,孩子需要你一起玩的时候你要积极的参与,当他有困难的向你提出帮助请求的时候,你可以引导他解决。孩子不喜欢你扮演“教师”角色,而是希望你是观察者、协助者、鼓励者,这样孩子的独立性会得到培养,专注力也会充分发展。为了保护孩子的注意力,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准备一个不受干扰的房间

如果条件容许,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玩耍的房间。房间的色调要统一,可以用白色或者米色为基调。有为孩子设计的玩具架,上面整齐的放着孩子喜欢的玩具,能够方便孩子自行取用。另外,成长中的孩子喜欢席地而坐,房间的地面最好铺上地毯或者垫子。这样孩子可以在这个房间安静专心的玩耍,不被打扰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建立规则,大胆放手

父母总是对孩子独自玩耍不放心,但是可以建立规则来保护孩子自由的探索:

不可以伤害自己;第二,不可以伤害他人,第三,不可以伤害环境。

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违背这3个原则,就不要去打扰他。例如孩子喜欢爬高,要是爬的高度威胁到安全了,妈妈就把他抱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继续玩,不批评他也不打扰他。

清除孩子身边的分心事物

让孩子在某一段时间内做一件事情,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如果孩子在看一本书,妈妈就应该将孩子身边的其他书收起来,不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样的,玩玩具也是一次玩一个,不是一堆。如果书或者玩具成堆,孩子就容易一会玩这个,一会看那个,形成分散注意力的坏习惯。同时当孩子专注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不要去打扰,不要一会叫宝宝吃东西,一会儿放音乐给她听。

一遍说清,拒绝唠叨

父母对孩子谈事情,不要总是重复。有些爸爸妈妈对同一件事情或某一点要求总是反复交代强调,久而久之,孩子也习惯了一件事要反复听很多遍。这样孩子入学之后,听课会表现出漫不经心,以为老师也像父母那样重复地讲。所以父母要拒绝唠叨,将自己的要求一遍讲清,并确认孩子听懂,不要毫无重点的重复唠叨。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孩子胆小自卑怎么办
    如何帮孩子摆脱自卑?一、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一般说来,孩子的自卑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大人们教育不得法造成的,如果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恰当,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还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的行为横挑鼻
    12-31
  • 幼教专家建议小宝宝学手语
    那么,宝宝手语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呢?小宝宝还不会说话,和爸爸妈妈沟通就会有障碍?宝宝手语Ba-by Signs的创始人苏珊·古德温博士却不这样认为。经历了长达25年的研究调查后,她告诉年轻的父母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们可以尝试用宝
    12-31 宝宝
  • 父母教育严厉有度 BB更易接受
    花花家长来信:听人说孩子有毛病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所以我对一岁多的女儿花花,就在各方面对孩子进行了严格的管教。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会把孩子碗中的饭全倒掉;如果孩子不好好刷牙,家长会把牙刷一折两半,丢进垃圾桶;不好好背古诗,就用戒尺打手心…
    12-31
  • 宝宝早教到底教什么?
    早教到底教什么?现在的爸爸妈妈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早教,各种早教班也非常火爆异常,有各种理由吸引父母为孩子的早教支付不菲的金钱。教育?启智?还是其他?对孩子的早教,家长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真正的早教立足点事怎样的?这是本期讨论的话题。早教,早教
    12-31 宝宝
  • 孩子幼儿园放学回家 爸妈第一句话请一定说这句
    刚上幼儿园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来接,孩子看到妈妈来了,嘴巴嘟嘟很委屈的样子。妈妈故意忽视孩子的表情,微笑着问:“今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女孩滔滔不绝地跟妈妈描述她跟一个小同学如何将积木堆成了一个小山……其实本来打算抱着妈妈大哭一
    12-31
  • 好父母的九项“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一:交流职责说明:少说多听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和你交谈,怎样才能跟他开始愉快地交流呢?那就先试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吧。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千万不要把跟孩子的谈话演变成你滔滔不绝的说教,这可是很多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
    12-31
  • 孩子骄傲自满 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拥有谦虚的品德,这对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都具有正面的帮助。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想教导出谦虚的孩子,父母能否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以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面
    12-31
  • 儿童性教育七个常见问题
    在现代生活中,最令父母头痛的事情那就是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即使一些很自信的父母也会觉得尴尬。但是,父母们也都不应该逃避这个话题,一定要正确的回答孩子问的性问题。那么,儿童性教育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孩子什么时候
    12-30
  • 父母比较的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则越大
    父母比较的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则越大
    父母比较的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则越大花花4岁多了,活泼可爱,喜欢画画,于是妈妈给她报了绘画班,跟同事的女儿欢欢一起上课。每天上课结束,接花花时,妈妈总爱把她的画和欢欢的进行比较:“花花,你画的云彩怎么不像啊?你看欢欢画的花朵多好看。”“花花,你
    12-30
  • 5类小游戏不适合小宝宝玩
    宝宝不适合玩的五种游戏:捏鼻子有些人见宝宝鼻子长得扁些,或想逗宝宝笑,常用手捏宝宝鼻子。危害性:这么做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会引起损伤或出血,甚至并发感染。宝宝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又比成人低,乱捏鼻
    12-30 宝宝
点击排行